
展覽海報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委會、安徽博物院和安徽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安徽省美協壁畫藝委會、偉祺玻璃建材有限公司承辦的“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全國巡展·合肥”將于8月12日上午9:30在安徽博物院(老館安慶路268號)西一樓開幕,此次展覽邀請了包括唐小禾、王穎生、李化吉、王肇民、馮健親、劉秉江、袁運生、孫景波、曹力、鄭爽、程犁、黃奇士、李林琢、杜大愷、蘇新平、郗海飛、李向偉、張靜、唐鳴岳、陳綠壽、侯黎明、楊清泉、張敏杰、林學明、唐暉、孫韜、林藍、葉南、黃山、毛曉劍、王長興等70位藝術家參展,作者包含了老中青幾代壁畫家及其他畫種的杰出代表,共展出作品88件。展覽由中國美協壁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唐小禾擔任總策劃,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委會秘書長齊喆擔任策展人。
“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于2017年10月29日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后,獲得廣泛好評。為進一步介紹和推廣這門藝術,在中國美術家協會支持下,“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全國巡展”開始啟動。2018年6月8日,巡展首戰在武漢美術館開幕,6月23日,巡展在徐州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繼廣州首展、武漢、徐州巡展后的第四站展覽。
這是國內首次舉辦馬賽克鑲嵌藝術展覽,具有開拓性意義。藝術家提交的畫稿,題材豐富,既有展現中華歷史的盛世華章,也有展現近現代歷史的光輝時刻,既有展現地域文化,也有展示遠古神話,還有展示祖國各民族風情以及異域風情的作品。畫稿風格多樣,既有以寫實手法體現鑲嵌的造型功能,也有采用裝飾手法完成,還有抽象和意象性的作品。如此多題材、風格、語言不一的作品,展覽將以材料和鑲嵌工藝這條脈絡貫穿始終。
舉辦這次鑲嵌藝術邀請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展示各種鑲嵌工藝在藝術創作中的可能性,并且通過展覽提升中國鑲嵌藝術的水平,進一步推進馬賽克鑲嵌在中國當代壁畫中的應用。壁畫的創作與制作是一個整體,需要壁畫家對制作材料與加工工藝有較深入的理解。制作,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創作意圖應該貫徹到制作的始終。馬賽克鑲嵌藝術的創作與制作過程,應該是充滿智慧與才情的創造過程。不愿費時費力,必然導致制作粗糙。而此次受邀的許多藝術家,在原畫稿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地加工,廣州美術學院齊喆教授帶領研究生團隊與偉祺玻璃建材有限公司的設計師和技師一起在畫稿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取舍,進行藝術的再創造,產生了一批別開生面的馬賽克鑲嵌藝術作品,這在某種程度上也保證了作品的藝術質量。本次展覽主要是對藝術家作品的復制和媒介轉換,但策展過程中同時也考慮將馬賽克這種傳統的工藝方式與材料放在藝術史和工藝美術史的上下文中,討論它在媒介和語言層面在當代的意義,以及它和壁畫藝術的發展、壁畫獨特的物性審美系統的關系。尊重材料的審美特征是壁畫創作的重要原則,充分發揮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材料,用材料去思考,在制作中領悟“物性”之美,對材料的深層美感不斷挖掘,無疑也是拓展與豐富壁畫創作語言的一種思路。
中國幅員遼闊,部分地區因日照強度大,潮濕多雨等特點,在建筑外部及半開放的空間中,繪制和很多材料壁畫都不適宜選用。而鑲嵌壁畫具有其它壁畫材料所不具備的堅固、耐濕、防曬、不易變色的優點,而馬賽克的質感,以及鑲嵌工藝產生的結構、色彩、光影變化的奇妙效果,使鑲嵌壁畫既可以穩重渾厚,也可以色彩斑斕,這些材料特性非常適合在各種環境中制作與保存。
展覽開幕當天將舉辦學術研討會,探討新時代壁畫創作與安徽公共藝術建設。此次“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與學術研討會對推動安徽公共藝術的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安徽鑲嵌藝術的創作水準有著重要的意義。
展覽將持續至8月26日。
前言
鑲嵌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我國早在夏代已經有了鑲嵌綠松石的銅牌飾,在商代出現了鑲嵌紅銅工藝,東周又開始流行錯金銀。此后,各種鑲嵌工藝日趨完善,用于鑲嵌的材質也更為豐富多樣,但主要是應用于工藝器皿之上。
西方的鑲嵌工藝同樣歷史悠久,不同的是多用于建筑之中,其中尤以馬賽克鑲嵌壁畫最多。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帝國,大量公共建筑的地面、墻面都用它來裝飾。到拜占庭帝國時期,馬賽克藝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維塔雷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教堂標志著馬賽克鑲嵌藝術黃金時代的最高水平。
近現代,馬賽克鑲嵌藝術在歐洲、美洲各國,特別是墨西哥、西班牙等國都有過杰出的發揮與展現,每個國家因應本國不同的文化傳統與材料資源在鑲嵌工藝上有不同的發揮,成就了鑲嵌藝術更加多元的面貌。不久前落成的紐約第二大道地鐵中,藝術家創作了大批馬賽克鑲嵌的壁畫作品,產生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被稱為“紐約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共藝術”,一個“地下美術館”!
中國的馬賽克鑲嵌藝術運用于壁畫創作始于上世紀 60 年代,至 80 年代,出現了有一定藝術質量的馬賽克鑲嵌壁畫。
馬賽克鑲嵌的材料多采用石料、陶瓷和玻璃。其質地的堅硬,色彩的晶瑩、斑斕,拼貼的趣味,產生著特殊的美感。而且,它防水、防潮,耐候力極強,千年不朽,是用于制作壁畫的理想材料。隨著現代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壁畫與公共藝術作品的增多,馬賽克鑲嵌藝術還會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舉辦這次鑲嵌藝術邀請展,旨在展示鑲嵌工藝在藝術創作中的各種可能性,提升我國鑲嵌藝術的水平,推進馬賽克鑲嵌在中國當代壁畫中的應用。此次受邀的藝術家滿懷熱情的創作,通過偉褀公司的技師、工匠精湛的技藝,并在廣州美術學院師生的指導下,進行藝術的再創造,產生了一批別開生面的馬賽克鑲嵌藝術作品,將我國的馬賽克鑲嵌藝術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展覽作品賞析:

《紅壺》 王肇民 大塊料鑲嵌 80cm×110cm 2017年

《西遞待我夢里尋》 杜大愷 馬賽克鑲嵌 118cm×249cm 2017年

《山影》 郗海飛 綜合鑲嵌 160cm×228.5cm 2017年

《日月同輝》 侯黎明 綜合鑲嵌 140cm×213cm 2017年

《庭院》 陳曉林 綜合鑲嵌 137.5cm×200cm 2017年

《日喀則的織女》 李化吉 綜合鑲嵌 130cm×130cm 2017年

《瑞麗江畔》 劉秉江 馬賽克鑲嵌 190cm×200cm 2017年

《杏花春雨江南》 周炳辰 馬賽克鑲嵌 146cm×150cm 2017年

《比翼》 李向偉 馬賽克鑲嵌 173.5cm×200cm 2017年

《運動時尚》 曹力 馬賽克鑲嵌 130cm×108.5cm 2017年

《水城之夜》之一 孫韜、葉南 大塊料鑲嵌 130cm×130cm 2016年

《金色高原》 毛曉劍 馬賽克鑲嵌 200cm×200cm 2017年

《還不是煙花樣的人生》 齊喆 馬賽克鑲嵌 200cm×162cm 2016年

《萬國來朝》局部 王穎生 馬賽克鑲嵌 280cm×200cm 2017年

《沂蒙金秋》 陳川 馬賽克鑲嵌 194.5cm×110cm 2017年

《共和!共和!》 唐小禾 綜合鑲嵌 300cm×136.5cm 2017年

《聽瀑》 唐鳴岳 綜合鑲嵌 300cm×100cm 2017年

《奈良鹿 NO.9》局部 唐暉 綜合鑲嵌 280cm×166cm 2017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