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于2009年入職上海大學,而肖素紅老師早已是上大美院元老級的教授,但與肖老師相識卻是源于四川美術學院的黃原獎學金。2015年前后我們先后受邀黃原獎學金評委,后來才慢慢熟悉起來。
肖老師的待人接物首先給我了留下了深刻印象,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國畫系教室。她真誠、坦率、熱情,言談之間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癡迷。漸漸地,我對其繪畫作品關注起來,看到最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的現代水墨畫——大陸漂移系列作品。我于繪畫應該算是外行,但我喜歡她的畫,凝重、大氣,構圖奇特、色彩豐富,物象與自然融合,像來自遠古的呼喚,充滿奇幻與想象。

肖素紅從小熱愛繪畫,1979年進入雞西師范學校美術專業學習,得到北大荒版畫家牟成老師指導,開始熱愛版畫。那時的老師中還有上海下鄉青年謝榴寶老師,他是上?;B畫家謝之光的孫子。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她在國畫上得到了啟蒙教育。
畢業后分到高校任教,家人朋友都認為職業已經很不錯,但一心想著得到繪畫深造的她,不顧家人反對,1983年又一次報考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并最終如愿以償。在大學期間,較為系統地學習了國畫專業技法、美術基礎理論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當時的班主任是王曉東(微博)老師,他從事油畫創作,對學生要求很高,尤其重視學生的基本功的訓練與創作能力的培養。

師范大學美術系的繪畫學習,還是不能滿足她對繪畫藝術進一步的追求,因為當時許多水墨畫技法與觀念依然困擾著她。于是1989——1990年她又來到了素以中國書畫專業教學著稱的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畫專業插班進修學習,當時任課的老師有潘公凱、馮遠、吳山明、劉國輝、佟振國、唐勇力、尉曉榕、王贊、胡壽榮等,這些老師們給了她許多專業上的指導,為她深刻理解繪畫與進一步提升創作水平,打下了扎實基礎,并增強了她從事水墨人物畫創作的信心與決心。

經過長達六年的努力,肖素紅于1996年考取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碩士研究生,導師有何家英、陳冬滯、霍春陽、楊德樹等,其中何家英的工筆肖像寫生功底深厚,在全國首屈一指,對繪畫的認識要求也很高;霍春陽傳統筆墨功夫深厚,花鳥畫創作十分熟練;楊德樹老師則專門指導其畢業論文。在這些導師們的悉心指導下,肖素紅的寫生功底、筆墨技巧、繪畫觀念、理論基礎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水墨人物畫創作上,逐漸展現出自己的個性與風貌。
在畢業創作中,她的人物畫長卷《有陽光的日子》,成為她繪畫道路上一幅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這幅作品是她研究生階段專業學習的一個總結,也是她前半段人物畫創作的一個高峰。這幅作品從構思到完成,幾乎跨越了她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階段。
此幅作品有一百多個人物,為了創作,她畫了一千多幅人物肖像速寫,大部分人物是大學生或者畫家,場景是他們工作學習的常態,基本限定在美術圈內,人物都是寫實的。每作一個人物,她都反復畫了小稿,因此光草稿就畫了三四個月。從鉛筆素描,到水墨草稿,不斷積累、推敲。這幅畫中的一百多個人物,其實是她從積累的一千多幅人物肖像寫生作品中整理而成的。整幅作品由58張六尺整幅的紙拼接而成,二米寬,近六十米長。作品完美地展現了她人物畫的扎實基本功,出色的敘事能力,以及她超乎尋常的勤奮與努力,并正因為此作,使得她獲取了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教職。

2011年她又去中央美術學院(微博)訪學,師從唐勇力教授,這次訪學對她畫風品格提升有直接的影響。在此期間,唐勇力老師上了許多鑒賞課,引導學生繼續鉆研,挖掘個性、展現自我。
肖素紅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她曾經舉辦過四次具有代表性的個展:1996水墨人物畫展,2009現代水墨藝術展,2010古意人物畫展,2012現代油畫作品展。此外還有頗有影響力的群展,如。主要專著有:1998 《素描教學范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004《突破難關—人物速寫》(安徽美術出版社)、2006《肖素紅專集》—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集(上海畫報出版社)、2008《高考速寫輔導教程》上海大學出版。獲獎經歷:1987《童年》獲“中華杯”中國畫大賽佳作獎(中國美術家協會)、2001《自由天空》“全國高等美院新秀展”獲“金華獎”(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大陸漂移說NO108》“獲2011全國美術教師作品展覽”三等獎。

肖素紅主攻寫意人物畫,早在碩士研究者畢業創作中,就以她寫意人物長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她的學習過程中,曾受到過吳山明、劉國輝、唐勇力、何家英等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畫家的熏陶與影響,勤奮好學的她,如沐春風雨露,在繪畫的天地間路越走越寬。
她的寫意人物畫主要分古意人物畫、現代人物畫兩種,古意人物畫詩畫結合,設色淡雅,構圖飽滿,點綴人物以文人雅士居多,意境悠遠,富有筆情墨趣。

現代人物畫,構圖與設色都與古意人物畫有不小的差別,構圖更加豐滿,設色更加豐富,人物更加多變,并且背景中加入了一些超現實的物象,使得整體凝重大氣,畫面既現代又古樸,可見其后來現代水墨畫的端倪。或者也可說,她自己在探索現代水墨畫創作的過程中,交叉更迭所產生的又一種個人風貌的作品。
肖素紅的寫意花鳥畫作品相對較少,但其筆墨意趣、構圖特點以及用色技巧與其主要的寫意人物畫、現代水墨畫是一脈相承的,總體的特征是類似的:追求墨色變化、講求筆墨情趣、著意意境營造。在花鳥畫中,她似乎特別鐘情于荷花、小鳥,這兩種題材較為多見。
在肖老師的所有繪畫作品中,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種,一種是她的寫生人物,曾見其2016年去山西煤礦寫生的煤礦工人寫生肖像,當時在微信上看到,她將畫作與真人肖像并列發表出來,感覺很震撼,惟妙惟肖、生動傳神,雖為寫意,但神情畢現,其基本功之扎實不言而喻。

另一種就是個人認為她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個性的現代水墨畫作品。據她個人介紹,她的現代水墨畫——板塊運動系列,其靈感來源于德國地理學家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肖老師從小喜愛地理課,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以及一些關于地殼變化的科學假說,曾經深深吸引了她,如今的她竟由此獲得靈感。再加上近年來科技的發展,視覺資料日益豐富,上至天空下至海洋,出現了很多很美、很抽象的形象,把這些形象串聯起來,引發了她對板塊運動系列作品主題的再度認識與重新挖掘,創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板塊運動系列作品。
在創作板塊運動系列作品之前,肖老師曾嘗試過油畫作品的創作。而這一系列的油畫作品,無論色彩、構圖,甚至物象,都與其后來的現代水墨畫作品是一脈相承。應該說,其油畫創作為其后來的板塊運動系列現代水墨畫作品創作打下了基礎。在油畫創作中她主要是在色彩、構圖、綜合手法以及觀念上進行了嘗試與突破,并且自然地運用到后來的現代水墨畫創作中。

油畫中的厚重艷麗,她能夠巧妙地運用到了寧靜靈動的水墨畫中,并且呈現出整體協調、獨具個人風貌,這一點非常不易。因此,她自己也曾說過:“油畫系列是一個轉型期,在我對材料與色彩上沒有充分把握的時候,可以放下國畫的各種筆法束縛的一個跨越、一個過渡。反過頭來再進行水墨實踐,我就可以從很多傳統沒有的筆法當中綜合起來,對水墨本質的審美進行探索和嘗試。”毫無疑問,她的探索是成功的。
肖老師的板塊運動系列作品,創作手法十分多樣,除了傳統水墨畫的技巧,她運用了摹拓等多種手法,玻璃、海綿、噴壺、膠水等材料與工具也被她巧妙地運用到創作中,使得其現代水墨畫畫面效果極佳,變化萬千,整體風貌厚重凝練、古樸大方,再加上物象、主題的超現實,整體呈現出蠻荒空靈、充滿張力的視覺藝術效果。個人認為這一系列作品是她傳統功力與藝術原創力、想象力的綜合體現,正如繪畫大師李可染所言:“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肖老師做到了,在她的創作作品中,這一系列作品極具代表性。
她這一系列探索作品的成功,跟她的繪畫主張與扎實的傳統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她曾說過:“我認為中國畫跟一個生命體一樣,它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斷地補充新的東西,來新陳代謝、吐故納新,使它的面貌更加有新意,然后還不失傳統的精神。”筆者認為這一段話為我們解讀其繪畫作品提供了核心的藝術創作理念,正是在這樣的核心觀念下,她的創作在保持傳統精神的基礎上,能勇于創新、別開生面。
中國畫從明代中期開始逐漸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至鴉片戰爭后,西方文化、教育、藝術不斷涌入與影響中國,并且有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去歐美、日本留學,早期接受西方藝術影響的代表性中國畫畫家如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等,為中國畫如何吸收西方藝術元素開創了先導,這一時期的受西方藝術影響的水墨畫一般被稱為寫實水墨畫。

現代水墨畫創作則勃興于八五美術運動前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藝術不斷涌入,進一步影響了傳統水墨畫的創作。無論設色、構圖、題材等都得到西方藝術與觀念的不斷沖擊、改造,使得傳統水墨畫無論從文化內涵、藝術表現上都烙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記。這一類水墨畫作品不僅超越了傳統水墨畫,以及寫實水墨畫的藝術框架,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藝術體系。
在很大程度上,這一類現代水墨畫參照的是西方現代藝術,使得傳統的本土水墨畫得到擴充,極大豐富了傳統水墨畫的視覺語言。這批畫家中以吳冠中、劉國松、陳家泠、張桂銘、谷文達等為代表,還有海外畫家如趙無極、朱德群等都極代表性,為推動中國畫的現代化改造作出了貢獻。

他們巧妙地運用國畫材料,從水墨畫多元化狀態來探究中國現代水墨畫的未來趨勢。這些畫家一方面批判性地吸收了西方藝術的元素,在重建中國元素符號的藝術探索中下了大量的功夫。另一方面,他們運用現代意識重新發掘傳統藝術中暗含的現代因子,使得傳統水墨畫這一古老經典的藝術充滿生機,他們的努力對促進水墨畫的現代轉型、為水墨畫創造全新的可能性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而肖素紅則是繼前兩代代表性探索畫家之后,再次崛起的中青年畫家。在她的探索中可見前輩的影子,又不囿于他們的經驗與成果,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與面貌逐漸綻放。
在談到自己未來繪畫的走向時,肖老師以其一慣的淡定從容娓娓道來:“漂移進行時會繼續畫下去,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不同人種,加之不同環境下的動植物。時空交錯,體表及地殼內部生命演進的過程,通過可視形象,運用浪漫的手法、符號化的語言,并置在畫面里。有時還會運用具有象征意義的代表性形象,充實畫面內涵。”對于一個畫家而言六十歲以前還只是起步階段,騰飛還在后頭,讓我們期待肖老師未來更多的突變與創新,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輝煌。
文: 陳一梅

肖素紅
肖素紅 上海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個展
1996 肖素紅水墨人物畫展(黑龍江省美術館)
1999 肖素紅畢業作品匯報展(天津美術學院展館)
2009 墨彩樂章——肖素紅現代水墨藝術展(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展覽館)
2012 漂移 碰撞 融合——肖素紅現代水墨 油畫作品展(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
2015 兩袖逸風~~肖素紅中國畫巡展(濰坊,蕪湖,徐州)
2017肖素紅寫意小品展(深圳)
入選
1994 《正月里》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家會)
1995 《我的朋友》等四幅作品入選第十次新人新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00 《夏日》“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04 《東方欲曉》“第十屆全國美展上海展”(上海美術家協會)
2006 《心語系列》八幅現代水墨作品參加“十一屆上海海平線畫展”(上海美術家協會)
2006 《人物》水墨中國—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國家博物館)
2006 《大陸漂移說》“風景風情”全國小幅油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07 《漂移》系列“水墨在途—上海新水墨大展”(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
2009 《漂移》系列“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區系列展——上海藝術院校水墨探索展”
2010 《大陸漂移說NO.125》“2010百年女性——中外女藝術家作品邀請展
收藏
1987 《月色》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
2001 《多夢時節》中國文聯
2001 《自由天空》黃賓虹美術館
2010 《花鳥》廣州國家檔案館
2011 《荷塘清暉》南京美術館
2014 《荷花清池》桂林美術館
2015 《教子圖》徐州博物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