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有羊毫、狼毫和兼毫;有長鋒、中鋒和短鋒。羊毫比較軟,狼毫彈性比較好,兼毫原指兔毫,現在泛指各種動物毛的混合。現在純羊毫、純狼毫的筆比較少,一般會加入一些化纖毛,以增加毛筆的彈性。長鋒比較適合寫草書,中鋒、短鋒比較適合寫隸書、楷書。不管那一類筆,衡量好壞的標準是四個字:“尖、圓、齊、健”。所謂“尖”,就是書寫時筆鋒不散開。所謂“齊”,就是鋒穎齊整。所謂“圓”,就是筆鋒、筆腰運筆時不變形。所謂“健”,就是書寫時富有彈性。符合這四條要求的筆就是比較好用的筆。

歷代書家都非常重視書寫工具的選用,所謂“三分手藝、七分工具”,強調的就是書寫工具的重要性。書畫名家的藝術造詣發展到很高水平時,尤其會在乎筆中的一些細微的差別。這時候,一般的筆店很難滿足他們個性化的需求,所以他們一般都會定制毛筆。筆墨老字號就有為書法大家定制毛筆的傳統。比如吳湖帆向周虎臣定制的“梅景書屋”,沈尹默定制的“尹默選穎”,趙樸初定制的大中小“蘭竹”,胡文遂定制的“胡文遂選穎”等。足見書法家對毛筆的講究。因為好的毛筆會更好表達書家的創作意圖。

對于書法初學者,有些家長認為小朋友學字,隨便什么筆都可以。我認為這是個誤解。較好的筆,容易寫出效果,進步快,可以激發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太差的筆,會增加學字的難度,寫不像,往往會以為孩子學得慢,很少會想到這是工具拖了后腿。所以,初學者選筆也有個恰到好處的問題。剛開始接觸書法,怎么判斷哪一種筆合適呢?我經常使用周虎臣的毛筆,有個簡易的辦法,比如學歐陽詢楷書,可選“九成宮用筆”、學顏魯公的,可以選“魯公書魂”、學柳公權的,可以選“神策軍柳體正楷”、寫王羲之行書的,可以選“右軍書法”、“定武蘭亭序臨帖”、寫隸書的,可以根據字帖,找到周虎臣相應對應的毛筆,比如“張遷碑用佐書”、“禮器碑佐書”、“史晨碑佐書”等。上述所對應的名帖用筆,上海福州路上“曹素功周虎臣筆墨莊”、天貓上“周虎臣曹素功辦公用品專營”店、京東上“周虎臣旗艦店”、“手藝在線”店鋪均能買到正版周虎臣的毛筆。之所以要強調這點是因為網上有一些假冒“周虎臣”牌子的毛筆,要注意甄別,我就買到過假貨,筆的質量差很多。上海福州路也有不少店可以買筆。另外,湖筆中的‘善璉湖’也是羊毫筆的翹楚,比較好用。
此外,有些文藝小說寫名家寫字不擇筆墨,這其實是藝術夸張。事實上,找到合適的筆,無論對于書家還是書畫愛好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