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畫家吳野洲從事藝術八十余年,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與傅抱石、唐云、張大壯等齊名。書法家于右任曾經盛贊吳野洲的作品,并且以“國畫大師”四字相贈。
吳野洲(1904—1997),字荻聲,江蘇吳江人,早年師從浙江嘉興的名畫家仲光勛,入室學習三年后,畫藝大進。在仲光勛的影響下,吳野洲宗法清代畫家惲壽平,傳承惲派的沒骨花卉畫,兼容宋元古風,于人物、花鳥、山水等無一不精。
吳野洲的作品風格放逸而有韻致,色彩清麗,神趣自足,追求的是詩情畫意和意境之美。吳野洲早年的畫法較工,中年趨于寫意,但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均得精、氣、神、美。晚年變法后,他以逸為品,筆下清石爽朗、草木簡約、荷花率真、柳葉坦誠,畫藝已經出神入化。畫于1995年的《銀塘清景》(見圖),正是吳野洲晚年的一幅代表作。
這件作品畫的是夏日荷塘的美景,在筆墨、構圖、取材、立意上獨具匠心,畫面簡約而意境深遠,透著一股清雅的書卷氣。但見荷葉與荷花穿插顧盼,似有徐徐花香,色墨相映間錯落有致,表現出荷花盛開時的妖嬈姿態。而振翅飛過的兩只小鳥,又讓畫面顯得生機勃勃。畫家用筆飄逸灑脫,整幅作品處處見性情、處處有意趣,觀之令人有老當益壯之感。
可以看出,吳野洲晚年的筆墨越發挺拔、俊秀、豪放。最明顯的就是他如釘如針的用筆,極富彈性,像是跳動在宣紙上的音符一樣撥人心弦。也讓觀者不禁感嘆,吳野洲的畫藝真是與時俱進,九十多歲了還在努力變法,這真是藝壇的佳話。
1956年,吳野洲與上海老畫家姚于琴、張石園、黃幻吾等人集體創作了巨幅國畫《和平友好萬歲》,作為上海市贈送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0周年的禮品,由此可見他卓越的畫藝。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吳野洲的才華似乎被埋沒了,著名美術評論家邵洛羊因此稱吳野洲為“技藝精湛而不耀眼的一代藝術家”。
近些年來,吳野洲的作品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終于贏得了畫壇的盛譽,在美國、法國、加拿大以及東南亞各國廣泛流傳,也頻頻出現在藝術品拍賣會上,深受收藏家的青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