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2018年7月25日,“文脈傳薪——2018中國寫意油畫學派作品年展”于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微博)院長范迪安擔任總策劃,圍繞著“家園”的主題,87位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將呈現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在該領域的全新探索。

開幕式現場
民族的探索
17、18世紀,雖有利瑪竇、郎世寧等先賢以傳教士的身份將油畫傳入中國,而作為一種材料昂貴、制作復雜的藝術形式,只在宮廷短暫地顯現,并沒有在民間大規模流行。19世紀,隨著東南沿海早期的國際貿易發展,廣州地區外銷畫的盛行成了中國近代油畫在民間普及的開端。外銷油畫以流水作業的工藝品形式出現,雖具特殊的地域特質,但少有主觀創作的意識。伴隨著清末民國的留學熱潮,一代背負著民族責任的藝術家向西方尋找救亡圖存的路徑。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徐悲鴻、林風眠等藝術家學成回國,辦學推廣西洋畫,從而奠定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的基礎。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梁宇開幕致辭
油畫從西方傳來,經過幾代藝術家的研究與創造,成為表述中國文化主題和表達中國思想觀念的視覺載體,更成為表現中國畫家文化情懷的語言,油畫在中國的傳播與廣泛的社會接受也使油畫擁有中國自身文化環境的支持。在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以互聯網構建起來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國油畫如何確立自己的身份并尋找自己發展的方向,成為新一代藝術家創作的動力。

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副局長錢強致辭
長期以來,西方藝術理論作為主流觀念被藝術圈反復引用,而從形式出發的具象與抽象概念,面對中國藝術傳統時顯得乏力。作為中國畫的主要類型,“寫意”多用來形容豪邁的水墨風格,而“寫意”的含義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類型,它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訴求。格物致知,胸有成竹,而后落筆有神,寫意是中國文化內化成精神力量而揮灑在畫布上的物化呈現,寫意油畫更是當代油畫藝術家的一種文化選擇。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說:“寫意油畫”的本質支撐和內在學術理想是“寫意精神”,這也是許多畫家在探索上持續投以熱情的根本動力。作為中國藝術傳統的重要特征,“寫意”的內涵博大精深,包含了人與自然、自我與世界的交融,也展現了具有東方文化屬性的語言特征。

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開幕致辭

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研究所副所長丁一林致辭
高山,大海,高士,田園,“文脈傳薪”所呈現的是中國文化中對美的多元理解。藝術家戴士和說:“寫意講究’意’,這個意正是作品的立意。一幅畫好不好看,有幾分好看,耐得誰人之看,關鍵在立意……不在于它’沒有’工匠的俗氣,而在它’有’文人的苦心。”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文禎非說:“中國的文化傳統強調通過自我提升來推動整個世界的發展。相比西方藝術直接的社會參與性,寫意油畫更強調在作品中呈現個人的修為。”寫意油畫是朝著文化家園的回歸。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徐里說,“‘寫意’在中國繪畫里面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是中國精神及中國風格的代指,作為中國美學的核心概念,寫意是中國繪畫有別于西方繪畫的重要特征。”

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文禎非主持開幕式
參展的87位藝術家來自全國各地,以多元的文化視角體悟人文自然,在寫意精神的引領下,油畫的表現技法掙脫流派的束縛,得到自由地發揮,書胸中之意氣,寫神州之風華。作為“文脈傳薪--2018中國寫意油畫學派作品年展”的年度關注藝術家,趙培智的作品描繪新疆地區樸素的日常生活,整體概括的手法準確傳達出當地人民淳樸的精神面貌。張新權的作品則帶著濃郁的時代風貌,不管是畫里的漁船還是城市景觀,他的作品似乎是這樣一個數字時代的隱喻,支離破碎的畫面是當代生活的圖解。

開幕式嘉賓合影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在40年的發展中已經成長為一個世界經濟的奇跡。近年來深圳在文化上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回顧19世紀油畫從東南沿海傳入中國的,展覽“文脈傳薪”在深圳的舉辦呼應了這段歷史,成為對油畫民族化課題的溯源。“文脈傳薪——2018中國寫意油畫學派作品年展”受到國家藝術基金、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的共同支持,正彰顯了寫意油畫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機。

2018文脈傳薪”學術研討會
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寫意油畫在深圳的影響,挖掘和支持本土畫家參加學術活動,形成更廣泛的學術探討,發揮著名寫意油畫藝術家“傳、幫、帶”的作用,關山月美術館自2016年起,每年與深圳大芬美術館共同推出“深圳·中國寫意油畫巡禮”展覽,作為“文脈傳薪——中國寫意油畫學派作品年展”的平行展,旨在展示和梳理深圳寫意油畫家們探索的成果、推動寫意油畫在深圳的發展,為深圳的美術事業創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地點: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
開幕時間:2018年7月25日14:30
展覽時間:7月25日-8月22日
研討會時間:2018年7月25日10:00
總策劃:范迪安
主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
協辦: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江蘇省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嶺南畫院、國家藝術基金、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 支持項目
參展藝術家名單(按年齡排序)
汪誠一 陳天龍 楊松林 李秀實 鷗 洋 田克盛 曹新林 楊 堯 沈行工 鄧平祥 戴士和
孫建平 陳國力 陳宜明 俞曉夫 徐東林 陳和西 丁一林 謝 森 李延洲 曲湘建 徐福厚
范迪安 毛岱宗 砂 金 孫立人 崔國強 張國忠 巴 圖 黃 菁 魯邦林 王 輝 王克舉
閆 平 包澤偉 賈滌非 劉建平 段正渠 王 琨 翁凱旋 楊參軍 張冬峰 胡朝陽 孫 綱
岳海濤 白羽平 金 田 徐 里 郭 寧 劉大明 張立平 陳明華 雷小洲 姚 永 張路江
張新權 任傳文 張雷震 陳淑霞 段江華 顧黎明 文禎非 楊 誠 葉向明 張 杰 趙九杰
鄭金巖 梁 宇 陳樹東 唐滿生 王國建 王建國 張 晉 陳毅剛 黨朝陽 管樸學 袁文彬
李江峰 陳向兵 張淳大寶 李學峰 趙培智 莊 重 黃禮攸 石 煜 劉商英 陳子君
作品欣賞

《澳門氹仔小街》汪誠一 50cm×61cm 布面油畫 2017年

《牛山·春回》陳天龍 160cm×180cm 布面油畫 2009年

《新疆·奧依塔克雪山下》楊松林 100cm×15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墨骨油畫--正月雪》李秀實 73cm×91cm 2007年

《執手天涯》鷗洋 140cm×150cm 麻布、膠砂、油彩 2012年

《女廚》曹新林 130cm×97cm 亞麻布、油彩 2018年

《綠映山村》楊堯 60cm×8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瓶花 2017》沈行工 60cm×6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左翼文學—魯迅與高爾基》鄧平祥 200cm×180cm 布面油畫 2007年

《夫妻美術班》戴士和 80cm×80cm 布面油畫 2010年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師李叔同》孫建平 160cm×130cm 布面油畫 2014年

《齊長城系列之一——齊城風云》陳國力 150cm×25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一花一世界系列》陳宜明 60cm×5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局部一)》俞曉夫 360cm×210cm 布面油畫 2018年

《夜夢》徐東林 50cm×60cm 布面油畫 2012年

《苗寨集市》陳和西 80cm×120cm 布面油畫 2016年

《陜北乾坤灣》丁一林 80cm×12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麗水古堰》謝森 60cm×80cm 布面油畫 2018年

《金口路之二》李延洲 90cm×90cm 布面油畫 2015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