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展覽時間:2018年1月9日——2018年1月14日
展覽地點:北京·炎黃藝術館
展覽主題:工逢盛世
展覽內容:中國工筆畫
開幕時間:2018年1月9日下午十四時
主辦單位:中國工筆畫學會
承辦單位:北京京徽畫院
支持單位:安徽省長隆文化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組委會成員:
名譽主任:劉大為
藝術顧問:(按年齡排序)
邵大箴 孫 克 鄧福星 牛克誠 尚 輝 杭春曉
主 任:馮大中 何家英
副 主 任:蕭玉田 郭公達 王中允 杜 林
展覽組委會:(按姓氏筆畫排序)
牛克誠 尹滄海 王天勝 王中允 孫志鈞 劉金貴 劉泉義 陳孟昕
杜 林 張 策 林容生 莫曉松 唐勇力 謝振鷗 喻 慧 張峻德
學術主持: 尚 輝 陳孟昕
秘 書 處: 羅 翔 杜 永 許貴球
辦 公 室: 陳忠村 徐 博 葉 靖 周生亮
展覽編輯: 張 丁
策 展 人: 郭慶志
參展畫家:(61位,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 佳 白 珂 壁 光 陳 端 陳 林 陳孟昕 陳志峰 陳 治
陳 子 崔 進 董婷竹 杜 峰 馮大中 高 茜 郭華衛 郭慶志
何家英 胡明哲 黃援朝 賈寶鋒 焦 洋 金 沙 雷 苗 李碧霞
李傳真 林木炎 林容生 劉 臨 劉選讓 欒 劍 羅 翔 莫曉松
牛克誠 桑建國 沈 寧 沈益群 蘇百鈞 孫 愷 孫震生 孫志鈞
唐秀玲 唐勇力 王冠軍 王海濱 王仁華 王天勝 王裕國 夏荷生
蕭玉田 肖鵬飛 謝振甌 謝宗君 葉 靖 葉麗美 喻 慧 張 策
張 見 鄭慶余 周建祥 莊道靜 縱 杰
唐宋氣象,明清風采,工筆畫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進行著審美價值的自我調節,從而在中國美術史中一直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進入當代,隨著多元文化的不斷交融,根植傳統文脈的工筆畫,吸收、借鑒西方新視覺藝術語言,展露出活躍的發展態勢,用創作、理論再現著工筆畫藝術傳承的精神力量。新時代工筆畫的多維度發展,一方面取決于工筆畫家以“工”的創造精神俯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砥礪前行;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演進過程中時代審美價值的需要,這正是“中國文化,高度自信”盛世的表現。
“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站在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的學術觀點, 以“工”為旗幟,“盛世”號角,誠邀當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筆畫名家, 對當代工筆畫取得的成就進行集中展出的同時, 配合深度的學術研討會,進一步探索“工”所具有的文化意識、“以審美而知時代”的理論衍變、以及工筆畫面對的時代問題和挑戰。

出版書籍:


展覽序言:(蕭玉田著)
工逢盛世說復興
——為“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序
作者:蕭玉田
工筆畫是中國畫的正宗本源,古稱丹青。西晉陸機論畫說:“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工筆畫是一門講求內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講求溫柔敦厚之詩教,講求恢弘雄奇之大美以及積極有為、齊家治國的入世精神的藝術。縱觀中國工筆畫2500多年的發展軌跡,工筆畫的起伏升沉與國勢的盛衰強弱高度契合,國勢強盛則工筆興,以漢唐雄風為標志的工筆畫,成為盛世文化中最鮮明的美學標志。北宋之前,工筆畫一直是中國畫的主流形態,獨撐中國畫門面。靖康之亂后,國勢持續走弱,自元至清,盡管有康乾時期的回光返照,但難挽國家下滑至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頹勢。朝代興廢,政權更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文人的地位、心境也發生了改變-或地位淪落到老九,與娼妓、乞丐為伍,塊壘難澆;或心懷亡國之痛,怨天罵地,牢騷滿腹……在這種大背景下,宣泄憤懣,抒發心中郁結的不平之氣,追求率性、清逸、蕭疏乃至荒寒的藝術主張,漸漸取代了漢唐時期國人崇尚雄強、雍容、華貴、壯美的審美取向,以恢弘富麗為藝術特質的工筆畫也日漸式微,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工筆畫仍處于被邊緣化的境地,曾經創造盛世輝煌的工筆畫淪為寂寞之道,陷入后繼無人的尷尬地步。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偉大復興的壯麗史詩。
工筆畫大師潘絜茲先生居高看遠,審時度勢,發出復興工筆畫的號召。1979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豐先生和北京市美協主席劉迅先生的支持下,潘絜茲先生牽頭,與劉凌滄、王叔暉、任率英等發起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工筆畫藝術團體-北京工筆重彩畫會。1985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潘先生再次呼吁復興工筆畫,并與葉淺予、常書鴻、周令釗、常沙娜、陳白一、劉文西、喻繼高、徐啟雄、朱理存、王玉玨、謝振甌、鄭小娟、何家英等69位代表聯名發出成立國家級工筆畫學術組織的倡議書,得到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大力支持,并確定由中國美協北京分會、湖南分會協助潘絜茲先生和陳白一先生負責籌備工作。1987年,中國工筆畫學會的前身當代工筆畫學會在山東成立,潘絜茲先生當選首任會長,林凡、蔣采蘋、陳白一、劉文西、喻繼高、徐啟雄、朱理存等當選副會長。自那時起,全國工筆畫家在中國工筆畫學會的組織領導下,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踏上了復興工筆畫的征程。翌年,潘絜茲先生在首屆全國工筆畫大展獻詞中說: “中國工筆畫正走上復興之路,復興不是復古,而是這門衰微已久的藝術獲得新生。”,他信心滿懷的宣告:“工筆這寂寞之道已經不寂寞了!”。
改革開放 ,使偉大的祖國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全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迅跑,至今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6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按照2010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達到33.2%,若按2015年價格計算,中國貢獻率則達到41,3%,遠遠超過美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穩居世界第一位。盡管國際上也有圍堵中國的勢力利用我國人均收入偏低、東西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不斷發出唱衰中國的聲音,但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正是因為我們的強勢崛起,威脅到了守成大國的霸主地位引發了西方的恐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我們的國力強盛和中華民族的振興。中國和平發展,百姓阜安,社會穩定、本固邦寧,軟硬實力同步提升,并以大國擔當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動力。當今中國超越了文景、光武、貞觀、開元,永樂、康乾等史上大治時期,進入新的全盛時代,已是不爭的事實。
波瀾壯闊的民族復興大潮,為工筆畫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生機。“工”逢“盛世”,具有恢弘氣象、盛世情懷的工筆畫感合國家蓬勃興盛、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象,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盛世的呼喚,時代的需要,當代工筆畫家對盛世的由衷體認 ,煥發出“承運共躍麟”的熱切愿望,煥發出巨大的審美創造的能量。從1987 到2017,整整30年,工筆畫藝術家們以“工”為旗幟,以“盛世”為號角,以共筑中國夢的文化自覺,延續中華傳統文脈,弘揚中國文化精神,強化國家民族意識,把握主流審美取向,彰顯當代中國的盛世氣象。在中國工筆畫學會三任會長潘絜茲、林凡、馮大中的帶領下,劉大為、馮遠、劉凌滄、俞致貞、顧生岳、田世光、喻繼高、徐啟雄、蔣采萍、陳白一、朱理存、王玉玨、李魁正、胡勃、高云、榮子林等藝術顧問,以及何家英、謝振甌、蕭玉田、王天勝、唐勇力、孫志鈞、陳孟昕、張策、劉金貴、喻慧、牛克誠、江宏偉、周榮生、李愛國、張偉民、林容生、陳湘波、劉新華、朱訓德、劉泉義、唐秀玲、胡明哲、姚思敏、徐累、祁恩進、謝宗君、賈廣健、莫曉松、張見、王冠軍、孫震生、羅翔、黃援朝、安佳、夏荷生、劉臨、金沙、孫愷、王裕國、劉選讓、郭華衛、郭慶志、李傳真、桑建國、王仁華、陳治、陳子、葉靖、羅寒蕾、賈寶鋒等工筆畫藝術家,用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推動工筆畫藝術實現了偉麗宏闊的大復興和大繁榮。老一代工筆畫藝術家老當益壯、中年畫家如日中天,新銳新秀后來居上,幾代人薪火相傳,活力無限;省級工筆畫學術團體接踵成立,隊伍建設浩浩蕩蕩,兵強馬壯;學術研究成果林林總總,探賾鉤深、引領創新;精品力作層出不窮,藝術語言的錘煉和精神境界的開拓達到歷史新高,引人入勝,在國家級美術大展中摘金奪銀勢不可擋。工筆畫藝術已堂堂正正的重回中國畫的主流地位。
中國工筆畫學會和京徽畫院聯合主辦“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邀請當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筆畫名家共襄盛舉,全方位展示當代工筆畫創作的成就。參展畫家堅定深入生活、服務人民的理念,從不同的視角澄懷觀道,感悟生活,以一種兼容性的開放姿態,不斷拓展表現手段,用不同的表現技巧和風格樣式闡釋他們對藝術本體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理解,為人民而歌、為時代而歌,把工筆畫的言說方式和文化趣味導向當代,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審美視野,顯示了當代工筆畫在追求現代轉型、拓展、建構過程中的努力與執著。此展是獻給中國工筆畫學會成立30周年的一份厚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承蒙安徽省長隆文化投資有限公司鼎力支持,這在一方面說明了國民對民族文化復興的自信,也是傳統文化在盛世振興,溯流從源的體現。相信廣大工筆畫藝術家也會以更強的文化自信,用濃墨重彩構筑中華民族的精神圖譜,凝聚民族力量,讓工筆畫成為為人民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的最好載體,激勵人民滿懷信心的去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必然熔鑄著工筆畫藝術更為輝煌的未來,盛世工筆,這是歷史的結論。( 蕭玉田 2017年9月10日于京華龍吟半島)
蕭玉田
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名家題辭:

1.工逢盛世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題

2.工逢盛世 逸韻高標 丹青筑夢 妙筆逞豪 馮大中

3.錦繡華章歌盛世 丹青妙筆頌人民 蕭玉田

4.盛世丹青 王天勝

5.傳承創新 孫志鈞

6.道無窮 陳孟昕

7.謳歌盛世 輝煌工筆 張策

8.工逢盛世 筆寫華章 牛克誠

9.雅韻 莫曉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