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臣注文選 六十卷
南朝梁 (武進)蕭統 撰
明萬歷二年(1574)崔孔昕刻徐成位重修本
30冊4函 白綿紙 線裝
是書白綿紙極初印,品相頗佳,首有徐成位修訂牌記,敘述此書版本淵源,舊有嘉靖二十八年洪楩刻本,因刻久而殘失,山東崔孔昕遂重刻,萬歷六年徐成位為其修訂,改正錯訛一萬五千余字,并補入昭明太子小傳、文選敘,為最完善、最接近古本之本,明末著名藏書家、刻書家吳勉學也曾刊刻此書,與拍品同為半版九行十八字,或據拍品翻刻,并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文選本以六臣注本最佳,六臣即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呂向。
參閱:《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1717頁
尺寸:28*18cm

陽明先生文錄 五卷 外集九卷 別錄九卷
明 (紹興)王守仁 撰
明嘉靖十四年(1535)聞人詮刻本
原裝12冊 白綿紙 線裝
此版本為最初刻本,拍品較館藏更為初印。王守仁著作至嘉靖間唯《文錄》、《傳習錄》等尚存,其余或散亡或傳寫訛錯,黃琯遂與歐陽崇一、錢洪甫等檢粹而編訂成此書,請聞人詮刊刻。聞人詮,嘉靖五年進士,官歷御史、湖廣副使等值,刻書質量上乘,此書為其代表作之一。拍品中別錄包括:遺言二卷、稽山承語一卷、附錄一卷、傳習錄三卷、傳習錄續二卷。
參閱:《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05968號、《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1388頁、《明別集版本志》第0436號
尺寸:30*17cm

牧齋初學集 一百一十卷 目錄二卷
明 (常熟)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1643)瞿式耜耕石齋刻本
30冊3函 竹紙 線裝
是書于乾隆間被列于禁毀書目,乾隆三十四年六月諭:“錢謙益所著《初學集》、《有學集》荒誕被謬,其中詆謗本朝之處不一而足,豈可聽其流傳,必經早為銷毀。”流傳稀少。全書極初印,沈杜臺閣體手書上板,摹刻精美,出安徽名工旌德劉氏之手,為常熟耕石齋主人瞿式耜委托劉入相所刻,也是現存最早刻本,卷末有“寧國府旌德縣劉入相文華督工鐫刻”條記,按張秀民《中國印刷史》,劉氏是與徽州黃氏、新安汪氏比肩的刻書世家,此書為錢謙益入清以前詩文結集,含詩二十卷、文八十卷、太祖實錄辯證五卷、讀杜小箋三卷、讀杜箋二卷。
參閱:《清代禁書總述》第316頁、《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1499頁、《中國古籍版刻辭典》第455頁
尺寸:25*17cm

愛新覺羅?岳琪舊藏《石墨鐫華》八卷
明 (陜西周至)趙崡 輯
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趙崡自刻本
原裝4冊1夾板 白綿紙 線裝
鈐印:秋好軒主人岳小琴珍藏書畫金石書籍印、小琴心賞、岳琪、岳琪私印、岳氏家藏、秋好軒藏書記、小琴所有
是書藍綾書衣、黃綾云紋手寫書簽,其制式與內府藏書一致,為愛新覺羅?岳琪所藏,滿洲鑲藍旗人,字小琴,室名秋好軒,富藏碑帖,著有《秋好軒石刻目存》,拍品目錄所列碑帖名目上方多數鈐“小琴所有”,可見其藏碑之富。此書為最初刻本,趙崡所藏古碑石刻頗富,常自攜紙墨訪而拓之,積三十余年撰就是書,錄碑刻兩百五十三種,多有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所未收之舊拓。其體例則仿陳思《寶刻叢編》,每碑目錄之下注明其地,頗為詳備。另有元蒙古字碑,皆依樣描之,兼以雙鉤筆法摹繪碑上所刻之年月,復注以漢字釋文,為金石學類重要著作。
參閱:《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748頁
尺寸:26*16cm

《史記統五卷》等三種
明 (紹興)王思任 重訂
明末刻本
原裝4冊1函 竹紙 線裝
鈐印:簣山、孝仲
是書拍場首現,《善本總目》著錄此書僅湖南圖書館一家公藏,且無《東西漢文統》,拍品則存另兩種,頗為珍貴,內有通篇朱墨批校,卷首書有“簣山讀本”,由于刻本無目錄,批者將書內文章整理編目列于冊首。拍品包括《史記統》五卷全;《西漢文統》存卷二至卷五,共四卷;《東漢文統》卷二至卷四,共三卷,其中《西漢、東漢文統》查無著錄。
參閱:《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483頁
尺寸:27*17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