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崇正2017年秋拍
預展:2017年12月11-12日
拍賣:2017年12月12日晚—13日
展拍地點: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廣州琶洲會展東路1號)
敬請垂詢:
020-83344380
020-83394856

吳昌碩在詩書畫印諸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印學團體——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吳昌碩的篆刻,意境高古,質樸渾融。
“人說我善作畫,其實我的書法比畫好,而我的篆刻更勝于書法。”
沒錯,那么在篆刻方便,吳昌碩到底是怎樣的一枚大師呢?
后面即將出現的這方珍貴的印章,也許可以帶你一窺究竟。現在,我們先來聊一聊今天的另一位男主角——廖壽恒。
廖壽恒(1839-1903),清末大臣。江蘇嘉定(今上海市屬嘉定縣、位上海市西北)人,字仲山,晚號抑齋。壽豐弟。穆宗同治間進士。歷任湖南學政,國史館纂修,侍讀學士。1884年(德宗光緒十年)署刑部左侍郎,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中、法戰爭中,曾力主籌餉制械,抗擊法國侵略軍,鞏固西南邊防。1897年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次年(德宗光緒二十四年)1月24日與總理衙門王大臣約康有為問話,曾詢及變法的方法步驟。“戊戌變法”期間,視諸臣為后進,故能有所指陳,助康有為向光緒帝送書遞折,傳達光緒帝的“上諭”。且助孫家鼐延請康有為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促進變法。1900年,因病開缺回籍。
廖壽恒只比吳昌碩大五歲,可以說是同輩人。吳昌碩為廖壽恒刻的這枚壽山石獅鈕,曾作為廖壽恒的自用印。

吳昌碩刻壽山石獅鈕廖壽恒自用印

印文:“廖壽恒印”

邊款:“張鰲”“擬漢印平實一路 丙申十月一日 安吉吳俊卿”
吳昌碩在繼承前代印人的形式方面,有著多方面的探索,而且在形式方面更有著新的發展。在邊款的格式上,較之于前人,有重點選擇地繼承外,有更多不同點,有別于前代印人。邊款豎橫交錯,即橫向的有二字或三字成行排列,夸到結尾處,又以一至二行的多字排列,形成總體上是先橫后豎的擴充。它使款面有橫豎的對比,兩者互相襯映,使款面極富有虛實之變化。這一類款式在吳昌碩的款式中占較大他比例,是他精心之創造。
這件珍貴的印章曾有多次出版紀錄:
《吳昌碩篆刻選集》1978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P27
《吳昌碩作品集》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P29
《吳昌碩篆刻藝術研究》1995年西泠印社出版P22
《篆刻年歷》2001年4月出版P840



吳昌碩的篆刻從浙派入手,后專攻漢印,也受鄧石如、吳讓之、錢松、趙之謙等人的影響。31歲以后,移居蘇州,來往于江浙之間,閱歷大量金石碑版、璽印、字畫,眼界大開。后定居上海,廣收博取,詩、書、畫、印并進;晚年風格突出,成為一代宗師。

1316 / 清 吳昌碩刻壽山石獅鈕廖壽恒自用印
H: 4.7 cm
RMB: 500,000 - 800,000

1314 / 鄧爾雅為林直勉刻 壽山石獸鈕印章
1917年作
印文:“以平等觀倚仄字”
邊款:“直勉兄與余同里好學工書 毀家救國耳名久矣 今年秋始訂交于蔡子哲夫齋中 近寄芳叔屬刻印 為贈因仿大篆用充文房 丁巳冬爾雅記”
出版:《鄧爾雅篆刻集》P192,黃大德編纂,榮寶齋出版社,2004年出版。
H: 4 cm
RMB: 30,000 - 60,000
上款人:林直勉,原名培光,字紹軒,晚號魯直。在與朋友的通信中,曾落款林畬,林虞、林愚。廣東東莞石龍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書法家。早年任孫中山軍政府秘書。1923年任廣東省政府秘書長、大元帥府秘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積極參加抗日反蔣活動,曾選為國民黨第四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擅書法,尤精漢隸??杏小读种泵阆壬E》。
鄧寄芳,字芰公,號蘇齋,鄧爾雅叔,廣東東莞人,南社社員。


1318 / 清 壽山田黃石薄意海水云龍紋印章
印文:“樂安之寶”
H: 4.2 cm
RMB: 400,000 - 800,000
說明:印面為方形,頂隨材之形雕云紋為紐,四周雕刻海水龍紋奔騰于海浪之上,龍身體隱于海浪之中,自浪濤里沖出,矯健生動,充滿活力,駕馭浪濤,猶如閑庭信步,氣度恢弘,展現出雕刻師非凡的藝術造詣。海水浪濤以淺浮雕刻出,線條如行云流水,圓潤流暢,極具動感,四龍姿態各異,身姿優美,雙目傳神,身上鬃毛凸顯,精細入微,雕刻師技藝之精湛另人嘆服。


1315 / 清 壽山田黃石薄意云龍紋印章
印文:“新鄗”
H: 4 cm
RMB: 200,000 - 400,000
說明:田黃石素來以成印者為尊,此成于清代的云龍紋方章,形制較大,石質綿密細膩。明清時期田黃就備受皇帝寵愛,被尊為“石帝”,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舊時戲稱一兩田黃三兩金,至今已論克計重,田黃之珍貴由此可見。此印整體包漿油亮厚重,石質細結,肌理之下蘿卜紋清晰可見,紅筋顯著。印身周雕云龍紋,于祥云間舞動,須、髪揮灑飄揚,威武雄壯,雕工精致,殊為難求。


1323 / 清 壽山杜陵石三螭龍紋印章
印文:“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2.9×2.9 cm H: 8 cm
RMB: 80,000 - 150,000


1295 / 清 溫其球刻壽山石雙面印
印文:“心守所好口常欲笑”“意在塵外怪生筆端”
邊款:“青廬緊跨 霜風漸加 克膝的短裘 揸不住等沙塵括 空田噪晚雅 牛背上夕陽西下 秋風古道 紅樹槎身 唱道是秋容如畫 丁酉六月避暑聽松山館因刻此石 幼菊”
H: 5.2 cm
RMB: 6,000 - 12,000
作者簡介:溫其球(1862—1941)字幼菊,號菊叟,廣東順德龍山人,擅山水、花卉。曾參與組織廣東國畫研究會。
說明:民國時期廣東畫壇的風光一度被融合型的嶺南畫派獨占,實際上傳統派在廣東也有很大勢力,其中以成立于1926年的廣東國畫研究會為最,在發展盛期其會員達到五六百人,可以說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組織最健全的一個畫家社團,而這個社團的最初發起者就是溫其球、潘達微等人。


1299 / 清 童大年為蔡哲夫刻壽山石印章
印文:“檢淚為圖”
邊款:“哲夫先生用義山為拂蒼苔檢淚痕用意屬治此印 大年記之”
H: 4 cm
RMB: 5,000 - 8,000
作者簡介:童大年(1874~1954),字醒盦,又字心安、心盦,號性涵、松君五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廬、雪峰片石草廬,江蘇崇明(今上海)人。西泠印社元老,篆刻家,精研六書。間作花卉,書法負盛名。
蔡哲夫,原名守,一作有守,字成城,號寒瓊、寒翁、寒道人、茶丘殘客、折芙。齋堂為茶丘、寒廬、有奇堂、味雪庵、磚鏡齋、二條一廛、寒瓊水榭、茶四妙亭。廣東順德龍江鄉人。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黃節和鄧實主辦《國粹學報》,刊輯《風雨樓叢書》,與潘達微合編《天荒畫報》。富收藏文物,治印不專一家,因廣究金石,印作每得佳趣。其半生倜儻,最為艷稱的是與夫人張傾城(取意《詩經》“哲婦傾城”)、如君談月色(又名談溶溶,取晏殊詩“梨花院落溶溶月”)一門并擅“三絕”,均籍隸南社,傳為佳話。


1306 / 馮康候刻壽山、青田石張純初自用印兩方
1941年作
印文:1.純初張逸2.張逸
邊款:1.純初畫師屬,康侯改作,辛巳十二月。2.純翁屬,康侯。
H: 2.6 cm,3 cm
RMB: 10,000 - 20,000
作者簡介:馮康侯(1899~1983),廣東番禺人,原名疆,以字行,別署志康,號糖齋,祖母舅為溫其球,八歲從之習畫,年十三習篆刻,善繪事,論者以其篆刻高于書法,書法高于繪畫。善以鐘鼎博古綴以古梅,劍蘭,雅致宜人,可方海上孔小瑜。1949年后移居香港九龍,設廣雅學社傳授書畫篆刻。



1311 / 1919年作鄧芬刻壽山石張純初自用印
印文:“純初”
邊款:“己未二月為伯義先生刻,曇殊記。”
H: 4.2cm
RMB: 30,000 - 50,000
作者簡介:鄧芬(1894~1964),字誦先,號曇殊,別署從心先生,廣東南海人。嶺南名畫家,兼精篆刻與竹刻,與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等并稱“畫中九友”。


1319 / 1966年 劉友石刻壽山田黃石博古紋印章
印文:“芳醪輕玉食,拙句雜書巢”
邊款:“1966年劉友石篆”
H: 2.9 cm
RMB: 300,000 - 600,000
作者簡介:劉友石(1929~2013),江蘇常州武進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鐵筆金石書畫院高級篆刻師,上海集云閣高級篆刻師,國家工藝美術師,海上“蘭陵劉派”的一代宗師。出版有《毛澤東珍藏自作詩詞印譜》等。


1301 / 清 潘玉茂刻茹鈕扁方章
H: 3.3 cm
RMB: 200,000 - 300,000
作者簡介:潘玉茂,清代同治、光緒間福建壽山石雕名藝人。小名和尚。福建侯官縣人。居福州西郊鳳尾鄉。善刻印紐。在繼續楊璇、周彬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和弟弟潘玉進、潘玉林、潘玉泉,共同創立了壽山石雕“西門流派”的藝術風格,被尊為西門派鼻祖。西門派主要分布在福州西門總督后一帶,以刻制圖章為主。潘玉茂喜作深刀雕刻,刀法簡練,以尖、圓、推、半圓推刀綜合運用,線條垂直勻稱,寧靜端莊。擅雕印紐、博古、薄意及開絲、雕邊等,均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說明:寺坪坃頭石,出版于《壽山夜話》p200
附證書

1302 / 清 潘玉茂刻鰱魚鈕圓章
印文:“一片冰心”
說明:壽山寺坪石
H: 4.8 cm
附證書
RMB: 100,000 - 200,000


1308 / 馮康侯刻壽山石山水隨形印章
印文:“十年長夢采華芝”
邊款:“老康作”
H: 5 cm
RMB: 5,000 - 10,000


1317 / 清中期 壽山田黃石“一路連科”紋薄意方章
附證書
4.2 × 2.8 × 3 cm 77g
RMB: 160,000 - 200,000


1323 / 清 壽山杜陵石三螭龍紋印章
印文:“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2.9×2.9 cm H: 8 cm
RMB: 80,000 - 150,000


1325 / 清 壽山艾葉綠素面石章
附證書
H: 6 cm
RMB: 100,000 - 200,000

1327 / 清中期 壽山石薄意雕云頭紋章
H: 5 cm
RMB: 100,000 - 20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