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半年的準備之后,誠軒書畫部再次發力,精心準備了兩本“好菜”奉獻各位,“菜譜”不日即達,敬請期待。作為本季秋拍書畫的第一篇推送,甄選部分有意思、好玩的趣作,與讀者共賞。

041 溥心畬 百戲圖卷
手卷 水墨絹本
11.6x66cm. 約0.69平尺(畫心一)
13.9x55.1cm. 約0.69平尺(畫心二)
展覽:“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臺北)歷史博物館,(臺北)歷史博物館、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主辦,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3月22日
出版:《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繪畫》第178至179頁,(臺北)歷史博物館,2014年12月
估價(RMB):700,000-900,000
溥心畬的作品,尺幅越小越是可愛,這一卷尺寸也很袖珍,畫的是絹本馬戲,一共有三十多個人,十幾個項目。這題材,各位可曾見過?
要說溥心畬畫鬼怪少見,尚有羅聘的《鬼趣圖》先例;這馬戲,只怕是從未被傳統畫家描繪過的,可以說是全無底本了。舊時王府常作百戲,雜技又見于北京天橋一帶,料想是這位舊王孫回憶起了這些,隨手畫著玩,甚至可能連畫家本身,都沒想著這是“創作”。正因如此,這樣的作品才有趣、稀缺。

馴馬、頂象

頂虎、耍壇、搏熊、空中飛人

小丑獨輪車、平衡桌(看著也太難了)

蹬人、疊羅漢

駕牛車、負孩

走鋼絲、轉輪

抬球、走馬

轉碟、飛叉
是卷曾參加臺北歷史博物館“遺民之懷”展覽,并出版于展覽圖冊。


039 溥心畬 自書潤例
鏡心 水墨紙本
28.1x79.5cm. 約2平尺
展覽:“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臺北)歷史博物館,(臺北)歷史博物館、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主辦,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3月22日
出版:《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書法詩文》第124至125頁,(臺北)歷史博物館,2014年12月
估價(RMB):150,000-200,000
潤例,就是書畫作品的價目表,這件拍品即溥心畬在臺灣為自己制定的書畫價目表。全文值得一讀,茲列如下:溥心畬書畫潤格。書。五尺對聯一千五百元。四尺對聯一千元。三尺對聯八百元。三尺屏條一千元。二尺屏條八百元。扇面一千元。匾額三字一千元,三字以上二千元。畫。四尺屏畫四千元。三尺屏畫三千元。二尺屏畫一千五百元。冊頁每開一千元。扇面一千五百元。題畫每張五百元。手卷另議。點景加倍。工筆、楷書加倍。先潤后筆。題古畫另議。書畫一律按方尺計算。
這些文字里面信息量很大,關于近代書畫家的潤例潤格,有不少專文研究。一句話,溥心畬的價格在當時是很貴的,而且是從一出道就很貴。在民國時期,身份是作品價格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諸如皇親貴胄、翰林學士之類,價格就比純書畫家高出一截。如果參照當時的物價水平,臺灣那個時候的高收入者一年的收入,也遠遠買不到一張溥二爺的四尺條(四千元)。

本場中國書畫(一)編號49拍品 溥心畬《青波茅亭》
從潤例來看,當時四尺條的價格是匾額的兩三倍,現在匾額都那么貴了,畫價怕是還要漲。

067 齊白石 江村孤帆
鏡心 水墨紙本
32.5×6cm. 約0.18平尺
估價(RMB):300,000-400,000
這件作品的尺寸很特殊,寬只有6厘米,跟大號的手機屏幕差不多,高也就是兩三個手機的高度。

拍品實景
從尺寸上來看,這件作品應屬插屏一類。北京的畫家偶爾為之,但流傳不多。此件從題款和印章來看,應是白石老人1930年代初的作品。2016春季北京拍場上曾出現一對類似尺寸的齊白石小山水,以接近兩百萬的價格成交,可見此類稀缺拍品的熱度。

069 齊白石 芋圃蛙趣
立軸 水墨紙本
102.5×34cm. 約3.1平尺
估價(RMB):500,000-600,000
據胡佩衡、胡橐父子講,齊白石畫青蛙,原本是為了給魚蝦蟹配四屏的。從實際情況看,他的青蛙相較于其它水族,畫的少一些,處理的也往往更有趣。

青蛙局部
三只青蛙呈品字形分布,一只在下,似在等待不遠處的同伴,上面的兩只將跳未跳,正向下方而來。筆簡神似,令人忍俊不禁。

432 黃永玉
水滸人物孫新·時遷·李立·李云
鏡心(四幀) 設色紙本
68×34.5cm.(4) 約2.1平尺(每幅)
展覽:“黃永玉水滸人物畫展”,(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5月20日至27日
出版:(孫新)《收藏天地·第2期》第36頁,(香港)收藏天地雜志社,1989年9月
估價(RMB):300,000-400,000

433 黃永玉
水滸人物焦挺·石勇·王定六·段景住
鏡心(四幀) 設色紙本
34.5×68.5cm.(4) 約2.1平尺(每幅)
展覽:“黃永玉水滸人物畫展”,(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5月20日至27日
估價(RMB):300,000-400,000
這兩件拍品都是黃永玉畫水滸人物。據黃永玉自己講,他曾畫過兩套水滸人物,這兩件拍品源自同一套,此套于1989年5月在香港三聯書店展覽,部分出版于同年9月香港《收藏天地》雜志。

香港《收藏天地》雜志
這兩件拍品中描繪的人物,分別是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的孫新、時遷、李立、李云、焦挺、石勇、王定六、段景住,題卻都很有意思,比如孫新“吃得下母老虎,還有何話可說”、時遷“宣和至今幾百年,時遷的手藝不值錢”、李云“讓人做了手腳,還怕人家不收。世上最多這號老實人”等等,幽默風趣。

王定六題曰“如在今日,少不得參加奧運會”
黃永玉曾經說過,畫水滸冊頁,趣味在于有感而發的題識,而非叱咤沙場的名將。從這個角度說,這八幀應該是畫家的得意之作了。

時遷題曰“宣和至今幾百年,時遷的手藝不值錢”

168 張谷雛 吳越楚紀游冊
冊頁(三十七開) 設色紙本
14×21.8cm.(37) 約0.28平尺(每開)
估價(RMB):30,000-40,000
這件拍品共有三十七開,是畫家張谷雛1929至1930年前后游歷南京、無錫、蘇州、上海、杭州、九江、安慶等地的寫生之作,每開里面的內容,都是各地名勝古跡,畫的娟秀古雅,十分可愛。

鄧尉探梅

三潭映月

石鐘山

清奇古怪
清奇古怪是蘇州司徒廟中的四棵古柏,相傳為漢代鄧禹手植,諸多畫家都曾以之入畫,本次誠軒秋拍就還有吳冠中四尺整張《清奇古怪》上拍,且聽下回分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