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展藝術家與宣和工作人員合影
2017年11月19日下午3:00,“南畫大承——2017宣和美術館中國畫學術邀請展”在宣和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是宣和美術館重點打造的展覽品牌“宣和畫譜系列展之一”。展覽以溫潤、飄逸、才情四溢、文采風流的“南畫”為主題,梳理出“南朝、南唐、南宋和民國”四個時期的文脈特點。


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于悲劇中激起浪漫火花的時期,這種時代底蘊造就了南方世族藝術不一般的纏綿沖撞。士子們飄逸精致的藝術氣質下埋藏著略為低調的不羈癡狂,以“氣韻生動”為外衣,包裹著不與外人道的世族才子的頹廢奢靡。展覽中三位畫家在如此的藝術情韻中釋放靈感,在傳統的滋養中流露出“目送歸鴻”般的逍遙與放逸。

南唐的弱小短暫并未阻礙避退江南的才子們重登燦爛的藝術高峰,盤桓于峰頂上的徐熙、黃筌等人“傳授”后人如何運用筆法與敷色來對物事加以歌詠。畫家們癡迷于禽鳥花事,俯下身來以平等的眼光與之對話私語,將解讀到的內容如寫散文詩般娓娓道來,意境溫婉如月,細膩了畫筆,也柔軟了人心。

南宋的山水畫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詮釋到了極致,格物而后致知,在“細節真實”與“詩意追求”的審美趣味中融通心物,使自然界的萬千物象與中國畫的傳統程式結合起來,和光同塵。參展畫家的畫作精細但不刻板,飽含才情和書卷氣息,如煙雨朦朧中觀賞江南的倩影,感受到的空靈淡遠之美既直白又含蓄。

民國時期傳統繪畫與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藝術家在矛盾、困惑和迷茫中探索轉型方向,但即使繪畫中融入了西方的技法,保留著的傳統筆墨仍延續了作品清新純粹的原發性。本單元的三位畫家繼承了明清傳統的清麗婉約之風,又參習西法,洋氣滿溢,纖秀素淡之中摻雜了陰柔頹靡的氣質,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詩意魅力。

宣和美術館(一樓)

媒體采訪秦修平老師

兩位詹老師和商勇老師

宣和美術館(二樓)


藝術家
南朝風度——劉 懿、秦修平、魏全儒
南唐明月——葉 芃、焦騰飛、王 穎
南宋煙柳——徐 鋼、梁 雨、傅穎川
民國詩意——詹 勇、鄧先仙、黃 岑
出品:宣和國藝
策展人:李磊
學術主持:商勇
開幕時間:2017年11月19日下午3:00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19日——11月28日
展覽地點:南京市鼓樓區江東北路197號-1·宣和美術館
主辦單位:宣和美術館
協辦單位:宣和印畫在線
媒體支持:雅昌藝術網、卓克藝術網、藝厘米、網易新聞、揚子晚報、南京晨報、美術報、大美術、南京十八頻道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