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年前的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我們是站在無產階級的和人民大眾的立場。”
自此,文藝界“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立場”的創作便開始興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經磨難的中華大地百廢待興,“大干快上”、“趕超英美”等更成為舉國上下的一致訴求,在這樣的歷史大時代中,小橋流水、疏影橫斜,“躲進小樓成一統”……等舊文藝思想更是遭到了無情的鞭撻。
激情燃燒的歲月,繪畫界同樣祭出了一面烈烈飄揚的紅旗:
勵志!大刀闊斧!豪邁奔放!與舊時代訣別!謳歌新時代!
一批凝結著幾代人記憶的紅色經典作品應運而生。
紅色一號:
主席詩詞、偉人故里及革命根據地
上世紀50年代初,善于從古人詩意中尋找靈感的傅抱石開始從主席詩詞中尋找靈感。
他創作了很多新時代“ 詩 畫 合 一 ” 的 典 范 之 作 !如《清平樂·六盤山》《蝶戀花》等等。
1959年,國務院還特意安排傅抱石和關山月為人民大會堂迎賓廳創作了《江山如此多嬌》。
毛澤東主席豪邁磅礴的詩詞成為很多畫家的創作源泉。
除了主席詩詞,偉人故里、革命根據地也成為畫家們的重要創作來源。

關山月
北國風光
設色紙本 鏡片
166.5×221.5cm
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周年紀念·中國榮寶齋展覽”,1979 年。(主辦:中國文化部榮寶齋)
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紀念·中國榮寶齋展覽會》,P35,1979 年 11 月,日本東京西武百貨發行
創作來源:毛澤東《沁園春·雪》

錢松巖
黃洋界
設色紙本 立軸
51×41cm
出版:《錢松巖畫集》P48,鳳凰出版社。
創作來源: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黎雄才
大井
紙本設色 立軸
136.5×68cm
出版:《松風山色:黎雄才書畫精品集》P4,2017年5月,嶺南美術出版社
創作來源: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故居






郭沫若 致康生信 附《滿江紅·讀毛主席新詞》
1962年作
水墨紙本 手卷
14.5×86cm




康 生
手稿 抄毛澤東詩詞及郭沫若和主席詩詞
水墨紙本 鏡片
35.5×25.5cm;
35×20.5cm;
35×15cm×2

啟功
行書 毛澤東《十六字令》
水墨紙本 鏡片
65.5×33cm

鄭誦先
章草毛主席詞
立軸 水墨紙本
133×66 cm

顧廷龍
篆書毛主席長征詩
立軸 水墨紙本
1964年作
95×44.5 cm
紅色二號:
謳歌新時代典型人物
謳歌新時代典型人物,也成為新時代文藝創作 的一個重要航向。






郭沫若
草書《水調歌頭·贊焦裕祿》
水墨紙本 冊頁
24×102;于立群題簽24×17cm
創作來源:謳歌新時代典型人物

李可染
赤城霞
立軸 設色紙本
68×47.5 cm

宋文治
長江之晨
設色紙本 鏡片
56×176cm

郭沫若
走路兩條腿;建國一盤棋
水墨紙本 立軸
351×70cm×2
說明:上款人軼歐即曹軼歐,康生的妻子。

康生 左書‘戒驕’
1964年作
水墨紙本 鏡片 45×89cm

劉 峴
祝福—魯迅與祥林嫂
1960 紙本黑白木刻
67×45cm
《中國美術館藏劉峴捐贈作品集》 P96 文化藝術出版社
《版畫先驅劉峴》 P117 中國美術館文化名人系列叢書

劉 峴
青年毛澤東
1971 紙本黑白木刻
43.5×36cm
《劉峴木刻選集》P8 人民美術出版社
《劉峴木刻肖像集》P3 河南美術出版社
《中國美術館藏劉峴捐贈作品集》 P206 文化藝術出版社
《版畫先驅劉峴》 P53 中國美術館文化名人系列叢書
《劉峴畫傳》 同心出版社 2008

劉 峴
微笑的周恩來
1979 紙本黑白木刻
33×28cm
《中國美術館藏劉峴捐贈作品集》 P238 文化藝術出版社
《版畫先驅劉峴》 P121 中國美術館文化名人系列叢書
《劉峴畫傳》 同心出版社 2008

劉 峴
鞏固團結 抗爭到底
1938 紙本木口木刻
10×10cm
《劉峴木刻選集》P20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4年
《劉峴版畫選》P30 四川美術出版社 1985年
《中國美術館藏劉峴捐贈作品集》 P33 文化藝術出版社
《版畫先驅劉峴》 P60 中國美術館文化名人系列叢書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