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 園 春 · 雪
這首詞激情澎湃!大氣磅礴!
當然,他革命征途中寫過很多激情澎湃的詩詞,長征路上、井岡山上、六盤山上……
《沁園春·雪》跟他的其他很多詩詞一樣,被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畫家們反復揣摩,那些畫面感很足又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詩詞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創作靈感。
所以,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很多絕世佳作都與詩詞有關。
1959年,傅抱石和關山月還合作了《江山如此多嬌》,被掛在人民大會堂迎賓廳。

傅抱石關山月合作《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如此多嬌》取毛澤東主席詞意《沁園春·雪》詞意,主題由周恩來總理所定,陳毅副總理提出圖中應含“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地理應包含東西南北,季節應包含春夏秋冬。郭沫若特別提醒兩位畫家,要保持各自的風格。
在這件作品中,關山月主要負責前景的松樹和遠景的遠山和云海。
順便來說一說那個時代——
小橋流水、疏影橫斜,“躲進小樓成一統”……
這些舊文人畫的套路都應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
新 中 國 究 竟 需 要 怎 樣 的 新 國 畫 ?
還要不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要怎樣的“畫中有詩”?
上世紀50年代初,善于從古人詩意中尋找靈感的傅抱石開始從主席詩詞中尋找靈感。
他創作了很多——
新 時 代 的“ 詩 畫 合 一 ” 的 典 范 之 作 !
如《清平樂·六盤山》《蝶戀花》等等。
《江山如此多嬌》選中傅抱石,會不會與此有關呢?
關山月在上世紀50年代似乎還沒怎么畫主席詩意詞意圖,何以也被選中?
是不是因為關山月更擅長將筆情墨趣轉化成寫實的語言,可以平衡傅抱石的古意空靈和云煙邈遠呢?這些我們已經無法確切得知。
但那個年代,文藝創作的航向是——
要勵志!要大刀闊斧!要豪邁奔放!
要與舊時代訣別!要謳歌新時代!
不要傷春悲秋!
于是,有了李可染的《萬山紅遍》《長征》《井岡山》
吳作人的《戰地黃花分外香》
錢松巖的《紅裝素裹》
陸儼少的《萬山紅遍》
……
關山月創作于1961年1月,尺幅達到33平尺的巨幅精品《北國風光》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
據關怡女士回憶,傅抱石和關山月在合作完成《江山如此多嬌》后,兩人均覺得留有遺憾,但因為種種原因,合作重畫的心愿并未達成。

創作出更接近內心完美的主席詩意詞意圖,
是關山月的心愿。

1961年,關山月創作《北國風光》的場景。
一件可能更接近關山月
完美之境的主席詞意圖
誕 生 了 !

關山月 北國風光
設色紙本 166.5×221.5cm
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紀念·中國榮寶齋展覽”,1979年。
(主辦:中國文化部榮寶齋)
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紀念·中國榮寶齋展覽》
1979年11月由日本東京西武百貨發行
廣東崇正2017秋拍拍品
《北國風光》既有著關山月招牌的寫實之風——將筆情墨趣融進寫生之中,又表現了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浪漫豪放。
一如《江山如此多嬌》,作者采用了更博大豪邁的橫幅構圖。

局部一
西畫中的焦點透視法在此幅中非常精彩而寫實地表現了遠中近處的景觀:
近處,荒原上的尚未融化的白雪,挺立其上的幾顆老松,與《江山如此多嬌》中前景的松樹一樣,畫家以長期歷練的寫實手法表現松之偉岸雄厚和不畏嚴寒,躍然而出的是一種英雄浪漫主義情懷。

局部二
此處,有天地一片蒼茫的即視感!

局部三
但此處,畫風立即轉變!
右邊一隊拉著雪橇的馬車逶迤而行,其間人馬奔騰,生氣勃勃,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關山月1958年創作的巨幅長卷《山村躍進圖》中“讓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洪荒之力。

局部四
左邊蒼煙滾滾的煙囪和工廠,令人可以想見工廠里面熱火的大干快上的場景。

局部五
還有,寒山路上的牽馬者!為畫面更增添無限生機!

局部六
遠山和云海,畫法與《江山如此多嬌》中的遠山云海如出一轍,畫法甚至更為成熟,也更為瀟灑。

這件《北國之春》的創作要晚于《江山如此多嬌》大約一年半,是關山月思想技法更加成熟后所創作,他畫得非常奔放。
關山月在自己更擅長的寫生創作的基礎上,畫出了“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建設場景,也揉進了毛澤東詞意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浪漫情懷和磅礴之氣。
而更為難得的是,該幅巨制曾參與1979年中國文化部榮寶齋在日本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紀念·中國榮寶齋展覽》。
1979年11月在日本東京池袋西武百貨6樓畫廊區舉辦的《中國榮寶齋展覽》是抗日戰爭后30多年中日之間首次商業性質的文化交流大展,也是具有300年歷史的文化老店榮寶齋首次在海外的展覽,所以不僅得到了中國文化部的支持,也引起了日本文化界的廣泛矚目。展覽匯集了當時國內最炙手可熱的一線名家佳作,包括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蔣兆和、董壽平、朱屺瞻、林散之、沙孟海、啟功、吳作人、陸儼少、吳冠中、關山月、黃胄、黃永玉等等均有佳作參展,同時參展的還有榮寶齋水印的《王熙載夜宴圖》等一批水印精品,以及傳統的新舊文房四寶、田黃石、印章、信箋等。


在日本,關山月的這件巨幅精品是令人震撼的,它所傳遞的時代氣息和政治含意如此鮮明,它如此寫實,而又不無詩意和洋溢著革命的浪漫主義情懷,它既迥別于傅抱石的煙水邈遠,也迥別于李可染等其他任何一位當世大家的巍然崇高。關山月用一種完全屬于他自己的藝術語言,將時代的激情和現實完美結合,創造了一種新國畫的范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