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族真跡——溥佺、溥佐繪畫作品
在清代愛新覺羅家族里,幾乎人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的棋琴書畫、詩文戲曲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民國時期,北平城愛新覺羅皇族中有“八溥”,除溥伒、溥僩、溥佺、溥佐四兄弟外,還有溥儒(溥心畬)、溥靖秋(女)、溥修、溥杰,八個人都是能書善繪者,達官貴人求畫,必是“八溥”一人一幅。他們自幼師從于當時著名的學者,吟詩作賦,揮毫潑墨,加上王府中匯集了大批歷代著名書畫家的真跡,讓他們耳濡目染、眼界開闊。其中溥佺、溥佐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兩位。

溥佺《蒼山云海》
溥佺(1913-1991),清宗室,滿清皇族后裔,道光帝四代孫,近現代著名書畫家。字松窗,以字行,筆名雪溪、堯仙、健齋,與溥伒、溥僴、溥佐兄弟四人并為書畫大家,被稱為一門四杰。1928年入松風畫會。1936年參加中國畫學研究會。23歲即被聘為輔仁大學美術系講師,教授國畫山水。曾兼任北平國立藝專講師、教授,北京大學美術補習班教授。新中國成立后,參加北京新國畫研究會,后為中央文史館館員,北京畫院畫師,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畫協、美協會員。1953年加入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并任執行委員和秘書處主任,1955年被選為理事。1958年入北京中國畫院。1956年沿著紅軍長征的路線寫生,與徐燕孫、王雪濤等合作《長征手卷》。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師范、藝術院校講授國畫。1985年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為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大代表,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書法研究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山書畫社顧問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

溥佐《雙駿圖》
溥佐(1918—2001),愛新覺羅?溥佐,滿族。著名中國畫畫家。北京人。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堂弟。自幼在父親愛新覺羅?載瀛及兄溥雪齋、溥毅齋、溥松窗熏陶下,酷愛書畫。
1937年入溥雪齋創辦的松風畫會。1944年與堂兄溥心畬合作在天津舉辦扇面展覽,名聲大噪。1946年任北京大學出版部職員。1949年后在河北藝術師范學院、天津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有《溥佐畫集》出版。與孫其峰、張其翼合作出版《花鳥畫范》,與孫其峰等人編繪出版《翎毛參考資料》等。天津很多知名品牌的牌匾很多出自溥佐先生手筆,比如廣為人知的“狗不理”包子、“正陽春”烤鴨店、“老美華”鞋店等等。

溥佺 溥佐合作《竹石圖》
松山畫會簡介:
松山畫會成立于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發起人為五位著名國畫宗師:溥雪齋、溥毅齋、關松房、溥心畬、惠孝同。以勁松品格為精神和藝術宗旨,屬于自娛自樂怡情消閑的小型文社雅集,是紫禁城宮廷藝術的延續。

合影
松風畫會由溥伒(松風、雪齋1893-?)、溥儒(松巢、心畬1896-1963)、溥僴(松鄰、毅齋1901-1966)、關恩棣(稚云、松房1901-1982)、惠均(孝同、松溪1902-1979)等人發起,早期主要是宗室子弟之間的雅聚,或寫字、或繪畫、或彈琴、或吟詠、或賞花、或飲宴,其他遺臣遺老如溥侗(1877-1952)、陳寶琛(1848-1935)、寶熙(1871-1942)、葉昀(仰曦、松蔭1902-1983)、溥佺(松窗1913-1991)、溥佐(庸齋、松堪1918-2001)、祁崑(井西、松崖1901-1944)、啟功(元白、松壑1912-2005)等也先后因緣際會參與活動。
自1925年開始,松風畫會初期規定每月一聚,每年一展。又因為“松風”畫會取名于溥伒,所以眾人往來聚集都到溥雪齋府上,成為北京藝林比較具有特色的藝術文化中心,一般宗室遺老也以此為聚會懷思舊日的地方。
松風畫會的雅集人士屬于宗室遺臣,屬于小圈子內的藝術文化交流活動,文字記錄往往是散逸式的筆記,欠缺專人整理記錄,所以關于畫會的文字記錄很少,也使得相關研究一直裹足不前,知情者少,論者自然不多了。畫會中的代表人物溥雪齋、溥心畬、溥松窗、溥庸齋、啟元白等人在書畫藝術方面較為名,書畫作品為人熟悉,其中雪齋、心畬、元白三人在琴、書、畫、學術的流芳韻,尤為世人稱道。
二、齊白石最小的兒子——齊良末繪畫作品

齊良末《上水人家》
齊良末先生在藝術上牢記父親齊白石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導,吸取了齊派藝術的精髓,在父親的基礎上,始創了“紅花墨葉”的畫法,把齊派藝術推向了另一個高峰,為齊派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齊良末
齊良末(1938—)北京殘疾人協會顧問,男,漢族,湖南湘潭人,1938年生于北京。著名畫家,中國畫研究會會員,北京書畫研究會會員,北京殘疾人協會顧問,海南中島集團藝術顧問。系齊白石幼子,母親胡寶珠為齊白石的繼室。自幼隨父學畫,攻山水、人物、花卉,追求氣派風格。
他出生時,齊白石先生已是75歲高齡的老人,因此,齊白石先生給他的這個兒子,也即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個兒子,取名時在良字后加一“末”字。齊良末出生時,白石老人在日記中寫道:“二十六日寅時,鐘表乃三點二十一分也,生一子,名曰良末,字紀牛,號耋根。”齊白石還在良末的命冊上批道:“字以紀牛者,牛,丑也,記丁丑年懷胎也。號以耋根者八十為耋,吾年八十,尚留此根苗也。”齊白石老人對他的這個小兒子特別鐘愛,夫人寶珠難產去世后,他就一直將良末帶在身邊。

齊良末《群蝦》
齊良末8歲時,齊白石老人就開始手把手地教他繪畫,還專門為他制作了作畫的范本。10歲時,父親教他畫的《鐘馗捉鬼圖》備受人稱贊。良末先生自幼受父親熏陶,聰穎勤奮,經過多年努力,他對中國畫的構思極富特色,他筆下的魚、蝦、昆蟲等藝術形象極富齊白石老人的風范,其畫功與齊白石極為相似,因此他被許多喜愛收藏齊白石繪畫作品的日本友人譽為“小齊白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