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孝萱上款書畫及信札專場
10月27日 20:00開拍
下載“藝是網拍”APP或登錄官網www.yesauc.com參加競買

儀征卞氏,揚州望族
三代兼祧,書香門第
光緒二十三年,瞿鴻禨任江蘇學政,案臨揚州,甫下車即問,卞家該年有幾位考試生員,悉數錄取。在瞿氏主持下,卞宗禮取為秀才,卞宗禮便是后來文史大家卞孝萱的父親。
瞿鴻禨為晚清清流領袖,何以對卞氏家族垂以青眼?追朔起來,是因為卞氏族中卞士雲、卞寶第父子誅鋤奸猾,扶槙良愿的政治聲望。卞士雲是少年失怙,由寡母養育成人,留下“榴瑞堂”傳說故事,成為卞氏家族母慈子孝的象微。

圖錄號 5015
瞿宣穎(瞿鴻禨之子)(1892~1968) 行書 為卞孝萱作詩歌

圖錄號 5001
吳熙載(1799~1870)等 為卞孝萱先祖父卞冠賢(與卞士云為從兄弟)作 書法·浮巒暖翠圖
卞孝萱的譜名為卞敬堂,1924年出生于揚州。卞先生晚年注重譜牒文獻。根據《江都卞氏族譜》,卞孝萱族中有兩位父親、兩位祖父、三位曾祖父:卞錫齡、卞宗禮、卞孝萱祖孫三代兼祧。所謂兼祧,就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在苦節孤貞,育兒成才的傳統文化世家,對于尚未出生的嗣子卞孝萱,也寄予了厚望,根據“孝義文賢尊宗敬祖”的字輩,取名“敬堂”。
苦節長春書帶香
卞孝萱的父、祖、曾祖皆有太學生的科名及“登仕佐郎”的職銜,從九品。所謂例授就是捐納,可見當日的卞家既是書香門第,也是富足殷實之家。
卞宗禮中年得子,本來是喜事。可卞孝萱以民國十三年夏歷五月出生,父親便于七月因病去世,由寡母李太夫人撫養成人。家中本來有些宅院、田產、古玩,為了度日逐漸典當、變賣。想讓卞孝萱讀書,卻又請不起私塾先生,李太夫人就到學堂或鄰家每天向先生學寫幾個字,回來再教給孝萱,他就是這樣認字啟蒙的。
卞孝萱曾在采訪中自述:
我二月而孤, 與寡母相依為命, 靠變賣家藏文物、親友資助和母親為鄰居做針線的收入過活。母親愛子情切, 望子成龍, 卻無力為我提供好的受教育條件。在我五歲時, 原本目不識丁的母親, 每日先向鄰人學會幾個字, 然后回家教我, 從不懈怠。
“乾坤冷眼看誰擔,新收寒菜葅成甕,舊種霜筠杪過檐。”年輕的寡母靠變賣古董、親友援助及做針甜的微薄收人將之撫養長大。這段慈母教子的佳話,堪比歐陽修母畫荻教子。正是這樣的故事,感動諸生。
卞孝萱曾向諸位前輩征詩畫索字,以頌母德。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十九世紀中后出生的、年長卞孝萱幾十歲的前輩,面對少年后進,慨然起筆贊頌卞母即李梅清夫人之節,滿紙敬意的原因了。

圖錄號 5023
亢惟恭(1874~?) 行書 為卞孝萱作自作釋文
民國著名畫家亢惟恭,敬題卞母李太夫人撫孤守節事略,“儀征有孝子,素無一面緣。忽然通尺素,詞意致拳拳。”

圖錄號 5005
吳煦(1861~1944) 為卞孝萱作松菊幽香圖
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吳煦,在八三高齡,呵著凍手,為卞孝萱作《松菊幽香圖》并題“母慈子孝丹忱結,三益頻添陶徑春。”

圖錄號 5013
楊樹達(1885~1956) 行書 為卞孝萱作七言詩
古文字學家楊樹達題“到處乞言張母德,吾生喜復見龍莊。孤兒教養恩如海,寸草將新報北堂。”
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

圖錄號 5073
張本義(1950~ )、梁九勝(1938~ ) 為卞孝萱作書法
張本義、梁九勝為卞孝萱作“冬青書屋”
中國的世家子弟,尤其是生父早逝,經寡母撫孤而立身成人者,往往多純孝之士。康有為、嚴復、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黃侃、傅斯年、熊十力、錢穆等,都是幼年失怙,經寡母撫養而學問有成者。
卞孝萱:
我交往的朋友有幾種,一種是研究文學、歷史的,一種是書畫的。我主要向文史專家請教。
當時跟啟功交往,重點還是書畫方面。(和錢鍾書)我是先認識他爸爸,再認識他。解放之后,我在北京,他的爸爸錢基博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因寫《中國文學史》,托我在北京琉璃廠給他買書。那時候舊書便宜得不得了,買了書之后,我就寄給他,他寄錢給我。有時候他讓錢鍾書帶錢給我,我就認識錢鍾書和楊絳,楊絳是大家閨秀,錢鍾書風度翩翩。
卞孝萱自學成家,在古代文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出版專著30 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0 多篇,其在文史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舉世公認,他曾協助范文瀾撰寫《中國通史簡編》,協助章士釗校勘《柳文指要》,協助匡亞明編輯《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對劉禹錫、鄭板橋、曹寅等研究享譽學界。
劉禹錫是卞孝萱喜愛的一位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給白居易的一首詩中有“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的句子,具有老當益壯之精神,卞孝萱將自己的室名定為冬青書屋,用以自勵。
卞孝萱《劉禹錫年譜》用功深厚,考校精當,頗多新見。卞孝萱從北朝民族融合的背景入手,考出劉禹錫為匈奴族后裔,其祖先隨北魏孝文帝遷都,加入洛陽籍。又從唐朝安史之亂時北方人口南遷的背景,考出劉禹錫出生于蘇州地區。《劉禹錫叢考》的交游考,鉤稽佚事,抉發隱情,揭示四百余人與劉禹錫的親疏關系。《劉禹錫研究》闡述了劉禹錫詩對晚唐杜牧、李商隱、溫庭筠以及北宋蘇氏一門、江西詩派的影響,功力深厚。

圖錄號 5033
啟功 致卞孝萱有關板橋集外詩文的信札一通一頁

圖錄號 5037
程千帆 致卞孝萱有關鄭板橋、劉禹錫研究等信札五通七頁
卞孝萱自述少年情景:
當時揚州書畫收藏之風很盛, 大街小巷有許多裱畫店。在裝裱過程中,需將書畫粘于板上晾干,裝裱的書畫不斷更換,每個裱畫店都無異于一個不斷更新的畫展。我小時候出門上街,喜歡在這些裱畫店前瀏覽,遇到不懂之處,便回家查書或請教于人,因而從小培養了對書畫藝術的興趣。
卞孝萱對揚州八怪的研究始于上世紀60年代。上世紀70 年代末,又回故鄉揚州工作了四年,尤重鄭板橋研究。對鄭板橋的詩文、書畫、篆刻、生平、交游等進行了資料整理,并通過鉤沉輯佚、正誤校勘、考證辨偽,解決了鄭板橋研究中的許多問題。
在揚州工作四年后,卞孝萱又至北京工作四年,1984年應南京大學之聘,至中文系工作。此前其在撰著《劉禹錫年譜》、《元稹年譜》等書時,主要是詩史互證,以小說證史不多。到這時,已將研究重點從唐詩轉向唐傳奇。一部《刺客聶隱娘》令侯孝賢導演問鼎戛納金棕櫚,導演靈感之源即為唐傳奇小說,不知是否也曾閱讀過卞孝萱“唐代小說與政治系列研究”之《聶隱娘》新探一文。

圖錄號 5035
陳邦懷、顧學頡 致卞孝萱有關唐朝李益、白居易研究等信札四通五頁

圖錄號 5036
馮沅君、陸侃如、錢仲聯、周振甫、周紹良 致卞孝萱有關唐史研究
1984年卞先生來到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與程千帆先生、周勛初先生等一起組成了實力雄厚的學術隊伍。在南大的20多年里,卞先生培養出一大批品學兼優的研究生。卞先生平易近人,與人為善更為人們所稱道。
卞孝萱:
我雖因父親早逝而家道中落, 生活清貧, 但與親友依禮往來, 自幼見到卞寶第的子、侄輩及其他人物, 熟悉他們的言談、舉止、風度。這些人物與古代官僚文人是一樣的, 待我年紀漸長, 閱史書中名臣、儒林、文苑等傳時, 便覺毫無隔閡。這些從書本和學校之外獲得的知識, 對于我成長后鉆研古代文史大有裨益。
西泠網拍·藝是十月月拍
開拍24小時后次第結拍
10月27日開拍
19:00 案頭盆及盆栽專場
19:00 中國陳年名酒無底價專場
19:30 中國名茶專場
19:30 觀一堂藏明清竹木雕件專場
20:00 卞孝萱上款書畫及信札專場
20:30 璀璨珠寶與古董首飾專場
21:00 日本書畫及中日交往文獻專場
21:30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21:30 中國歷代瓷器專場
10月28日開拍
19:00 滋補養生無底價專場
19:30 青瓷香道專場
19:30 玉印及名家篆刻專場
20:00 紫砂與茶道具專場
20:30 首屆名家名篇文稿專場
21:00 文房古玩專場
21:30 首屆經典動畫原稿無底價專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