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天府文化是彰顯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在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為促進北京與成都兩座城市的文化交流,使藝術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
魅力天府
成都畫院優秀作品全國巡展
(北京站)
將于2017年11月2日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有共計76位畫家參與,由他們創作的150副作品將在京呈現。
參加此次展覽的不僅有成都畫院專職畫家的佳作,還有成都畫院藝術顧問與特邀藝術家的精品,意為增強文化藝術自信,豐富現實題材美術作品。

七年以后再進京
寫在成都畫院優秀作品全國巡展
(北京站)開幕之際
案上紙墨依舊,筆下氣象常新。
七年前的2010年也是十一月,為紀念成都畫院建院30周年,成都畫院專職畫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七年后的今天,成都畫院優秀作品全國巡展經過了西安、南京和德國杜塞爾多夫、奧地利林茨展出后,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行北京站的展出。
七年前參加展覽的二十多名畫家退休得只留下四個人,在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我們通過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在百里挑一的層層考試、考察面前,我們把畫家隊伍補充到了目前的在職17名。多年的摔打錘煉后,經過老一代藝術家諄諄教誨和手把手地傳幫帶,他們慢慢地長大,慢慢地成熟,可以展開翅膀飛向北京,飛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
這,就是這次進京展覽的重要目的。
我們把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作品呈現給首都觀眾,以此展示成都畫院的藝術文脈,也展示成都畫院重視學術的一貫立場。
在匆匆飛逝的七年里,我們還成功實現了成都畫院的開門辦院。我們通過將成都畫院美術館改造為成都市美術館,實現了每年為社會奉獻四五十場公益性展覽、觀眾數百萬人次的藝術擔當;我們將畫院館藏從一千件增加到一千五百多件,館藏價值翻了一番;我們多次組織如《南方絲綢之路》這樣重大題材的創作工程,使成都畫院的藝術作品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我們經常組織藝術家走邊關、下基層,把高雅藝術緊緊地貼在人民身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一次高屋建瓴地給文藝指明了方向,要求藝術以人民為中心,重視現實題材的創作。成都畫院將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勇立潮頭,再創輝煌。
成都畫院院長、成都市美術館館長
王民平

國畫篇
大渡放筏
吳一峰
96x59cm
紙本設色

高路入云端
張幼矩
122x122cm
紙本設色
古蜀都繁庶圖
魏明陽
200x160cm
紙本設色
羌笛聲聲
李江
220x180cm
紙本設色
墨許山河圖之三
曾來德
35x55cm
紙本設色

藏獒與美女
楊曉陽
68x68cm
紙本設色
蜀道連云
姚葉紅
125x247cm
紙本設色

天驕
李青稞
180x180cm
紙本設色

二十四節氣歌
錢磊
180x97cm
紙本設色

新居
向洋
210x180cm
紙本設色

晨光
劉海濤
215x173cm
紙本設色
絲路綿遠博峽端
盧貞
197x300cm
紙本設色
油畫篇
心愿
萬啟仁
90x130cm
布面油畫

秋林
胡仁樵
92x65cm
布面油畫

絲路春早
簡崇民
150x150cm
布面油畫

會理嗩吶
王民平
120x180cm
布面油畫

消失的琴聲
辜志勇
120x180cm
布面油畫

忠
谷曉艷
200x150cm
布面油畫
版畫篇

成昆線
豐中鐵
69x52cm
版畫
守望
李煥民
148x103cm
黑白木刻

邊防戰士
袁吉中
52x32cm
版畫


參展畫家
(按年齡排序)
國畫:
周掄元 張采芹 吳一峰 沈福文 孫竹籬
黃稚荃 李瓊久 馮建吳 朱佩君 呂 林
蘇葆楨 趙蘊玉 岑學恭 李際科 李道熙
黃純堯 胡伯祥 李文信 曾曉滸 何繼篤
夏亮熹 錢來忠 張幼矩 何應輝 沈道鴻
田旭中 葉瑞琨 江 溶 魏明陽 李 江
施秉偉 高曉笛 劉德揚 曾來德 姚思敏
楊曉陽 姚葉紅 梁時民 文永生 魏學峰
李青稞 蔡寅坤 李 兵 李 暉 陳志才
黃迪全 龔仁軍 錢 磊 向 洋 鐘士敏
劉海濤 曾 珍 盧 貞 朱 迪
油畫:
萬啟仁 胡仁樵 馬一平 簡崇民 何多苓
周春芽 高小華 馬光劍 王民平 蘇 聰
龐茂琨 辜志勇 黃潤生 李 猛 谷曉艷
版畫:
豐中鐵 李少言 吳 凡 李煥民 袁吉中
阿 鴿
多媒體:
陳秋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