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2017年10月25 日上午9: 30,由合肥市文聯、安徽省美協、安徽省書畫院主辦,亞明藝術館承辦的“名城之韻——2017’本上藝術名家專題系列展:‘山靜日長——林存安中國畫展’”開幕式在亞明藝術館舉行。

開幕式現場
出席此次展覽的領導和嘉賓有:
安徽省政協常委陸勤毅,安徽省政協常委、省文化傳承研究會會長程傳如,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武揚,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車敦安,安徽省文聯主席、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吳雪,人民日報安徽分社原社長劉杰,安徽省外辦原巡視員沙林森,安徽省人大專委會主任馬亞杰,合肥市人大副主任闞建華,合肥市政協副主席丁家康,合肥市人大原副主任杜昌壽,合肥市人大原副主任張長淮,合肥幼兒師范黨委書記胡守祝,合肥幼兒師范校長方東玲,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楊國新,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浩,合肥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家余,合肥市文聯黨組書記司勝平,合肥市文聯副主席高惠,合肥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董汪權,安徽省財政廳綜合處處長江永泓,安徽省美協名譽主席鮑加,安徽省綠色文化學會會長、著名美學家郭因,安徽省美協名譽主席郭公達,合肥市美協名譽主席裴家同,安徽省書畫院著名畫家朱修立,安徽省書協名譽主席張良勛,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王濤,安徽省美協名譽主席、安徽中國畫學會主席張松,安徽省美協顧問、省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王佛生,安徽省美術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理論委員會委員劉繼潮,安徽省作協主席許輝,安徽省美協顧問朱秀坤、班苓、方賢道,安徽省文史館原副館長韋君琳,安徽省書畫院院長劉廷龍,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張煜,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錢念孫,安徽省美學學會會長陳祥明,安徽省美協副主席、亞明藝術館館長陸小和,安徽省美協副主席徐若鴻,安徽省美協主席團成員、秘書長謝宗君,安徽省美協主席團成員、合肥市書畫院院長廖新,安徽省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史培剛,安徽省工筆畫學會理事胡禮惠,安徽省美協外聯部主任束俊,安徽省美協理事韓陽,安徽輕工學院教授陸鶴成,安徽省書畫院原辦公室主任丁雪郁,安徽省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王永敬,南薰社社長陳兵,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館長吳蒙,合肥市書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陳智,合肥市美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王衍平,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王祥,《安徽書壇》主編劉云鶴,卓克藝術網董事長牛育民,合肥市教育局油畫家張進,中韓東方水墨研究會中方常務副會長王瑤等以及央視國學頻道董事長李靜、中央駐皖新聞單位、省市新聞媒體、藝術界人士、在肥高校師生近千人出席開幕式。安徽省文聯主席、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吳雪,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楊國新,合肥市文聯黨組書記司勝平分別致辭,林存安致答謝詞。開幕式由合肥市文聯副主席高惠主持。

合肥市文聯副主席高惠主持開幕式

合肥市文聯黨組書記司勝平致詞

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楊國新致詞

安徽省文聯主席、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吳雪致詞

林存安致感謝詞

開幕式剪彩

林存安向亞明藝術館捐贈作品
林存安,1955年10月生于安徽皋城,祖籍山東平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原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團成員,合肥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安徽大學兼職教授,安徽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先后在韓國大田、國家畫院美術館、北京恭王府、廣州藝博院、珠海古元美術館、安徽省博物館、皖西博物館等地舉辦個展。《美術觀察》《美術》《藝術界》《藝術博覽》《光明日報》及香港《龍語,文物藝術》等作過專版介紹。

安徽美術理論委員名譽主任、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理論委員會委員 劉繼潮接受卓克藝術網采訪
安徽美術理論委員名譽主任、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理論委員會委員劉繼潮在接受卓克藝術網采訪中表示,“從藝術理論角度來看,存安此次的山靜日長中國畫展是他舉辦的所有展覽中最關鍵的一次展覽,盡管在這之前,在北京等很多重要城市都舉辦過展覽,而且社會影響都很大,但這次展覽是他在離開本職工作、黨務工作之后,真正全身心地回歸到藝術創作領域中來,真正確認他從事中國繪畫專業的身份;此次畫展以‘山靜日長’標題,雖然很簡單,但是表露了存安先生的古典情懷。‘山靜日長’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在今天市場運作的情況下,能夠有‘山靜日長’的古典情懷,才能真正融入到古典山水創作氛圍和創作意境中,這是一種生活方式,藝術方式,更是存安先生的生命方式。當下美術界更多的是受市場驅動,浮躁,這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我們生活在繁華的都市,但存安先生作為畫家個體,從外界轉到內心,做到真正靜下心來沉靜到繪畫當中。”劉繼潮主任也表示存安先生的創作作品,與之前的作品對比來說,無論從作品精度、作品深度來說,都是讓人感到驚喜的,存安先生的作品更多吸收了古典山水畫的空間趨勢,擺脫了寫生山水模式,把中國山水畫古典傳統的精髓繼承到自己的繪畫中。”

安徽省文聯主席、省書協常務副主席 吳雪接受媒體采訪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出林存安先生中國畫作品展105幅,有山水、梅花和書法。其山水氣勢宏大,氣魄、氣場皆融于細致筆墨所體現的云霧、蒼山、勁松、瀑布的整體大氣之中,有著一種開懷擁抱自然、包容萬象的大度。山的層次與起伏,松的枯冷與蒼勁,云的神秘與飄逸,勾勒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透著一種空靈神韻,顯于靜,蘊于動,藏于靈,呈示了畫家身處鬧市向往鄉野空間的心靈祈求。其書法有顏柳楷書、二王行書及漢隸、魏碑的底子,其后沿著從金農到賴少其“漆書”的路子跋涉,逐漸形成融入自已特點的行楷面目。一方面在“漆化”楷書上下功夫,著筆穩重勁健,轉折斬釘截鐵,字體瘦硬峭拔,方正疏朗,頗得以拙為美,以重為巧之意趣; 另一方面將楷書筆法、漆書筆意、魏硨筆勢等融入行草,自然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林氏行書”面貌。他的行書古味盎然,意蘊雋永,其輕重疾徐、藏露節奏等處理得平和含蓄,如老僧誦經,風神端莊,又如老樹著花,姿媚橫出,頗有真率天成的勝境。他筆下的梅花不類時流,絕少以寫意筆法濃墨出枝,重彩敷花; 而是直取陳老蓮、金冬心畫梅之法,以淡墨色枝,輔以焦墨皴擦,曲盡梅干堅如鐵杵、屈如虬龍之妙,花瓣用淡墨圈劃,花蕊以重墨提神,盡顯冰清玉潔、淡雅清新之致。正如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的評價:“林存安是一位修養全面的中國畫家,他的畫有書卷氣,有筆墨,有氣韻,有生活”。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
此次展覽是亞明藝術館品牌活動: 名城之韻一一本土藝術名家專題系列展的重要篇章。開幕式當日上午10:30,在亞明藝術館一樓貴賓室舉行了“山靜日長-一林存安中國畫展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展覽期間,將舉辦公教主題活動,邀請林存安先生為公眾進行藝術講座和中國畫示范等活動。據悉,展覽將于11月5日閉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