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在國內中國畫領域,可以用“唯美”一次形容的畫家不多,無錫的劉春明算一個。他筆下的人物,特別是一個個美女(仕女),以“唯美”著稱。

劉春明
10月22日下午,“第十九屆上海藝術節劉春明藝術作品展”在無錫書畫院舉行,其最新額書畫和瓷器作品將和愛好者見面。都說劉春明筆下的美女真的美,高高的額頭,烏黑的云鬢,一件件顏值爆表的衣裳,加上或慵懶或俏魅的神情,我見猶憐。省國畫院名譽院長趙緒成評價他的人物畫“有一種醉人的魅力”:“那些獨具一格、充滿詩意的江南風情畫,在畫界十分引人注目。他以深沉的鄉土風情、強烈的人情味、質樸的民間美、鮮明的現代感,吸引著人們,打動著人們的心靈”。

而無論是明艷的美女還是雅潔的高士,在劉春明的筆下均以瀟灑的線條,撲朔迷離的章法呈現,給人全新的感受。他明明走的是寫實的路子,就是學院派風格,畫中卻又總氣勢奪人,濃郁的文人氣象里有些骨子里的桀驁不馴。


想確立人格上的自我和藝術上的自我,對一個畫家來說,是件比較困難的事。劉春明就放棄了曾經很成功的事業,走上畫畫這條寂寞之路,他上世紀80年入無錫二泉畫院從事藝術創作,后入江蘇文藝學院美術系,90年代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高研班,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書畫研究所特聘專家、中國美協江蘇分會會員。細看劉春明走過的道路實際上有跡可循:一個是深入傳統,前面幾十年就是踏踏實實的研究傳統,下功夫,對中國畫最主要,最基礎的東西,筆墨的形式,抓住了。第二個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細致的寫生,兩種積累,傳統和生活的積累,形成了劉春明自己的繪畫語言圖式。“都說我的人物美,我想表達的是,一個畫家應該是個思想者,通過畫畫來表達他的思想,不然和筆墨游戲沒有差別。”劉春明的藝術理念是,真正的畫家是有學術思考的,是用腦子畫畫的,如果沒有必要的美術理論和美學思考的支撐,很難創作出感動人的作品。就“美”這個話題,藝術最基本的底線,就是審美性。當下畫壇現象來看,“唯美”已經是人們接受藝術以及藝術家表現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審美趨勢,較之于“審苦”,在整個繪畫表現進程中,可能被反映接受的多一些。


學生作畫,有時會因為糾結過于強調東方還是西方找劉春明,劉春明的回答是,這反而會淡化自己的狀態,就像表達的不純粹,畫得非常像“揚州八怪”,也是沒有意義的。平時他也一直和學生們講,寫生要畫出現場感,包括形狀、空間感、氣氛,甚至畫出整個氣象,比如說是晴天還是雨天,北方還是南方,是濕潤還是干燥,平光還是逆光,這些感覺都可以盡力畫出來,不然和編畫沒有區別。自1984年舉辦個展以來,劉春明至今已在美國舊金山、新加坡、臺灣臺北、香港收藏家畫廊、首都博物館、上海朵云軒、青海博物館、深圳畫院以及南京等地舉辦個展多次,出版個人畫集二十余本,這次的畫展是對家鄉人的回饋。因此,本次展覽中,他還會呈現在畫瓷領域的最新創作,在瓷盤上作畫與在紙和絹上不同,對筆墨的運用有獨到的講究。除了繪畫本身外,坯胎經過高溫燒制、窯變后,呈現出來的繪畫作品所帶給人的美感與在紙上表達出的也是不同的。究竟是怎么的一種美?22日劉春明和他的作品在現場靜候。
作者:周茗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