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貴君,中國第三代寫實油畫的代表人物。充滿靈性的畫面有著很強的辨識性,技巧和能力令人嘆服。與前輩相比,對于當代情感的表達上,更具特點和新意。是當今中國油畫界一個有影響的重要符號。被譽為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的寫實畫家之一。
李貴君是一個性情恒定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行進在他的生活和藝術史當中,他的性情乃至相關的一切都和藝術混合在一起;他執著而又堅定,單純卻不失智慧。更深層的看,堅定與智慧乃是來自于心靈的原則和審美意趣之穩固。唯有如此,他才能這樣自信地徜徉在自己的生活里,游走于花樣迭起的當代藝術格局里,并獲得屬于自己的有尊嚴的一席之地。
李貴君 《飛 》190x126cm 2008 布面油畫他把繪畫當做生命的一部分,他是以一種虔誠到敬畏的心態來面對繪畫、面對自己的創作。據說,每次在拿起畫筆之前,他總是要焚香凈手,以厘清與世俗事物之關系。
李貴君自始至終在追求一種高貴的精神境界和行為淮則。他是個單純而率真的人,對于高貴的向往和追求,是他的一種理想,這樣的理想發自于心,點點滴滴地映射在他的生活和治藝之中。情之所至,可以因感懷而潸然落淚,義之所至,也可以為朋友而赴湯蹈火。
李貴君《感覺你的存在》156x62cm,2011 布面油畫李貴君的藝術成就也可以看做是中國油畫藝術語言建設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對語言的精微求索乃是他追求之所在,其他的一切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建構成立的。這也是他之所以立足之根本。
從九十年代開始,李貴君即被歸為“寫實畫派”的中堅,其畫風也有著寫實性的明確外表,然而與很多寫實畫家所不同的是他對語言的認識及其觀念:“其實我不認為寫實繪畫裡的藝術尺度是以描繪物件惟妙惟肖為標淮的”,于是李貴君公開反對以十九世紀為標淮的寫實體系,卻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為贊嘆。
李貴君《迷惑》2015,60cm直徑 布面油畫在近期的作品中,李貴君逐步聚焦于“靈性”的表達。它包括了針對女性“靈”與“美”的描述,其筆下的形象已經進一步跳離開了單純的外表或者優雅的姿態,卻強調為某種內斂而含蓄的“美”的氣質;而對“靈性”的詮釋,又常常是藝術家自身的靈機乍現或者遷想妙得,它并非直接來自生活的本身和客觀對象的激發,卻來自于藝術家的內心深處以及人生經驗的積淀。
李貴君力圖將語言回復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那個情境之中,即繪畫語言是人類視覺的光彩和妙趣的創造力展現,是人類情感與精神的相互感動與彼此溝通。在此基礎上,李貴君認為淮確不是根本,根本的東西是視覺妙趣,它構成了繪畫的本質。”

專家評論
在中國當今的寫實油畫中,李貴君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重要藝術家之一,不過從我的立場看,李貴君藝術的重要性,或者說超越其他同樣具有很好的寫實能力的藝術家的地方,不僅在于他有高超的油畫寫實能力,而且還在于他能以靈敏的筆法,詩意的境界,觸及女性身體和心靈最纖細的地方,以表達生命的奇妙和偉大!
李貴君藝術的感染力來自他對詩意的追求和表達。在此方面,充分體現了李貴君從現代的立場出發,對中國和西方古典文化的重構與融合。所謂從現代出發,不僅是指他畫的是現代女性,而且還因為他把一些不符合生活邏輯的事物,如鳥和魚,以及自我漂浮的紅布引入畫中,從而用一絲的荒誕打破了古典式的寧靜和單純,從而使其具有了現代藝術的意味。所謂重構和融合中西古典文化,則是指他把西方古典藝術崇尚的理性和秩序,與中國傳統繪畫中反復描繪的鳥、魚、花等形象相結合,創造了一個靈動而又平和,且極具東方意韻的詩意空間。
——鄒躍進(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史論家、批評家)

在中國當代油畫史的框架里,李貴君的藝術毫無疑問地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藝術的力量不僅來源于藝術本身,也來源于他的堅定和執著,在20年現代藝術大潮的沖擊之下。他恒定地堅守著自己的藝術價值觀,并終有所獲。
李貴君是寫實畫派最早的創始人和參與者,“李貴君“在當代中國油畫屆是一個有影響的重要符號,可以說這個符號業內人士均耳熟能詳。他早在大學一年級就展露了他的藝術才華。他的成名作是大學一年級所創作的《畫室》,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中廳展出,在當時猶如嘯谷乳虎,吸引了很多關注的目光。之后他在屬于他的藝途上一路凱歌,直至今日。
——常磊(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油畫院畫家)

李貴君作品展現出了某種非同一般的和諧美感:形象單純洗練,形式富有變化,語言在統一中多樣豐富,畫面呈現了藝術家極強的控制力和想象力。“中國人在對傳統油畫語言的研究和表達上,我做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李貴君如是說。的確,這是藝術家從八十年代以來一直堅持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李貴君所認識到的“繪畫”的永恒價值和當代使命,“繪畫就是繪畫,重要的不是去詮釋什么理論,而是應該提供給人一種由眼至心的美妙體驗。
如果說將“靈性”對應于藝術家內心是個人內省化的取經,那么李貴君在畫面上所營造出的靈性妙境即為“靈性”的某種外化落實了。事實上,李貴君已經將古典精神拓展為自我繪畫中的視覺性永恒,即他要通過繪畫去呈現經典性的視覺瞬間,這絕非是照相機般的如實記錄,而是具有詩意的情境凝結。在其中,古典精神已經幻化為“靈性”般的理想存在,而在李貴君的筆下世間萬物亦由此而永恒不滅!
——趙力(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策展人)

李貴君是個早熟的畫家,也是一位專注的畫家,20多年來,他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對現實對象本質的把握以及在畫面上的語言轉化。換言之,李貴君一直在尋找那種能夠充分表達自我并能超越生活表象的藝術語言。
跟他老師不一樣的是,李貴君更在意現實題材的象征性表達,以及畫面的抽象的構成因素。換言之,李貴君所要追求的絕不單純是古典的理想美,比起他的前輩畫家,他更希望能夠找到理想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結合點。
與那些單純追求畫面變形的手法相比,李貴君所用的象征主義手法是一種觀念的抽象,即讓具象的畫面形象失去自身的某些屬性,把觀眾的注意引向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余丁(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媒體評述
他的每一幅畫都能給人帶來最本真、最自由的清新和真實感。這也正是很多人在努力尋找的生命的純真。李貴君是藝術的傳承者,他畫中的語言氣質為真實的生命添上了慧美純凈的靈性,他一直虔誠、努力地享受著畫畫的辛苦與快樂,這樣的專注形成了強大的力量,透過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穿透心靈的生命之光
——《人民藝術》(《人民日報》主管、《人民文摘》特刊)
他欣賞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情感和理性精神,宗教精神用在繪畫上,是對繪畫戀愛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虔誠。
——《胡潤百富》
李貴君的畫中隱含著專屬于他的密碼,他去掉了暗示社會身份的職業服裝,她們大多身著吊帶裙或青春煥發的裸體,落筆之處充滿生命的靈性。他的作品沒有口號式的喧囂,但其無聲溢出的、啟于靈魂的力量卻令人為之專注,為之牽引而用心去撫摸它聆聽他的傾訴。
1985年,李貴君憑借一張以大學一年級教室門牌號“140”命名的油畫《140畫室》讓年僅21歲的他從大學生“晉升”為青年藝術家,藝術生涯的藍圖由此鋪開;此后的28年里,“畫室”成為他堅守的陣地,專注于生命之美,用畫筆繪出超越肉眼所見和富于精神性的靈動。
——《Hi藝術》
李貴君最欣賞有靈性的畫面。偶然在采訪中聽到他的朋友說他是一個性格恒定的人,如今想來倒是印證了。“像戀愛一樣的熱情,像對宗教那樣的虔誠。”這是李貴君對于繪畫的態度。
——《北京青年周刊》

李貴君人物生平
1964年11月生于北京,自幼迷戀繪畫,從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到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受到中國最好的藝術教育。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畫家。
1964 出生于北京。
1984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1985 作品“140畫室”參加國際青年美展并獲獎,中國美術館。
1988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
1989 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中國上海。
1992 參加“20世紀—中國”美展,中國美術館。
1993 參加“中國著名油畫家”展覽,新加坡。
參加“第二屆中國油畫年展”,中國美術館。
1995 參加“當代中國油畫,從現實主義到后現代”展覽,比利時布魯塞爾。
取得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學歷。
1996 舉辦個人作品展 – “打開房門”,香港。
出版個人畫冊《打開房門》。
1997 參加“東方遇到西方”展覽,德國柏林。
1998 舉辦第二次個人作品展 – “多夢時節”, 中國香港。出版個人畫冊《多夢時節》。
2001 出版個人畫冊〈李貴君油畫藝術〉。
2002 舉辦個人作品展 – “李貴君作品展”, 中國香港。
出版英文個人畫冊〈Li Gui Jun〉。
2003 舉辦個人作品展 – “李貴君”,泰國曼谷。
2004 與艾軒、楊飛云、王沂東共同發起成立“北京寫實畫派”(后更名為“中 國寫實畫派”),并撰寫《寫實畫派宣言》。
2005 參加“尋源”畫展,中國美術館。
2007 參加“國際現代美術光州藝術展”,光州市立美術館,韓國光州。
2008 參加“尋源問道——油畫研究展”,中國美術館;“尋源問道”畫展,長留美術館,臺北;
2009 參加“燦爛中國2009——中國油畫名家學術邀請展”,時代美術館。
出版個人畫冊《中國寫實畫派。李貴君》
2010 參加“回到寫生。面對原典”畫展,中國美術館。
2011 舉辦個人作品展“李貴君作品展”,燦藝術中心,北京。
出版個人作品集《李貴君》。
2012 參加“倫敦2012。中國藝術展”,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
參加“大家風范”畫展,西洋美術館,天津;
出版各人畫冊《中國油畫名家·李貴君》
2013 參加“味象——龍美術館寫實油畫藏品展”,參加“精神之光——當代經典名家作品展”,北京。 出版個人畫冊《李貴君》
2015 作為演講嘉賓受邀參加“哈佛中國論壇”并演講。
2016 參加“綻放——Hiart space上海空間開幕展”龍美術館 上海
2017 參加“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
參加2004至2016每年一次的“中國寫實畫派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