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藝術雜志CreativPaper將開放的視野拓展到全球文化藝術界,敏銳捕捉當代藝術動態和發展趨勢,呈現極具藝術創造力和創新意識的藝術家創作,注重將對人類環境、社會、歷史和文化有深切思考和深刻表達的藝術作品納入雜志中,每期雜志特別邀請藝術家就其藝術思想和創作展開深入對話,共同探討藝術家創作中所涉及到的諸多話題。2017年第6期,CreativPaper特邀中國藝術家傅文俊,就他所提出的“數繪攝影”及個人藝術思考進行了訪談,訪談內容全文翻譯如下。

歐洲當代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紐約聯合國總部,這些曾經為中國藝術家傅文俊舉辦個展的機構,就已經毫無疑問地說明,他已經在當代藝術世界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當今人類所生活的高度商業化世界里不同文化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發生在中國城市里高速發展的文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都是傅文俊作品所關注的一部分重點。他曾經榮獲過許多國際獎項,包括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金獎,巴黎埃菲爾鐵塔大展“世界最佳藝術家稱號”。
在我們與傅文俊的訪談中,我們談到了許多話題,比如他在中國西南的成長經歷,作為藝術家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他的祖國中國所具有的豐富而多樣的文化等等。

傅文俊作品《郵票·敦煌仕女》
C(CreativPaper):可以和我們談談“數繪攝影”,以及它是如何成為您創作的一部分的嗎?
F(傅文俊):我認為藝術是對這個無比廣闊且豐富多姿的世界的一種反映,同時也是我個體生命經歷和思考的一份吐露,藝術家可以借助一切熟知的媒介把它們表達出來,而我選擇了將攝影同繪畫結合起來。通常,人們認為這兩種藝術形式有著不同的美學追求,攝影追求客觀真實(尤其是紀實攝影),而繪畫追求生動再現。長久以來,我一直從事藝術攝影,特別是觀念攝影的創作,將攝影作為一門藝術來對待,而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工具,因此,在我看來,攝影與繪畫絕非勢不兩立的敵人,甚至可以是相互借鑒的摯友。“數繪攝影”就是這種藝術思考的產物。我認為,只要是我的藝術表達所需要的,我就會在攝影藝術創作中,有機地融入繪畫性的視覺元素,繪畫般的色彩質感、生動美感。通過“數繪攝影”虛實交織的圖像和兩種藝術形式的相互跨越,我希望賦予觀者更多詮釋和感知的自由,在作品、觀者之間搭建起不同尋常且極具活力的關系,因為對藝術作品的認知絕不僅僅只有一種觀看方式,對世界的認知更是如此。

傅文俊作品《寵物》
C:您在重慶長大,這是一段怎樣的經歷?
F:我出生于1955年,我的少年時期,整個世界似乎都好奇地想知道我的國家究竟是怎樣的,而其實那時的我們也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受到父親的影響,我自幼學習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繪畫;少年時期更是在一本一本中國古代書籍的閱讀中度過的。我想,我是一個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影響的人。80年代,我進入四川美術學院,開始系統地學習油畫。那時,我大量接觸和了解到20世紀以來的西方現當代藝術,觀念藝術、波普藝術、達達藝術、抽象表現主義,巴勃羅·畢加索、薩爾瓦多·達利、馬塞爾·杜尚、杰克遜·波洛克、安迪·沃霍爾等等這一時期的藝術流派和藝術家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說從我的“數繪攝影”中能看到它們影子,甚至還有中國傳統繪畫的痕跡,這毫不奇怪,因為我的藝術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傅文俊作品《無處安放的軀體》
C:中國擁有豐富且數量眾多的文化遺跡,您希望通過您的作品表現其中的某些方面嗎?
F:我認為,一個國家的文化遺跡也是這個國家歷史文明最為活生生的、獨一無二的痕跡。我為中國豐富的文化遺跡感到驕傲,同時也為慘遭破壞、流失海外的文物感到傷心,更覺得應當把這些文化遺跡和古老的文化在更廣的范圍、被更多的人所認知。回望來時的路,或許會少一些迷茫。很早我就意識到,在這方面攝影是一個極佳的傳播載體,2009-2011年歷時三年創作的《他心通》《無界》《幻化》,2014年的《郵票》《國寶》,2016-2017年的《昨夜西風》等作品都是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讓這些古物走入“數繪攝影”之中,讓它們的美穿越時空走入眼下的世界。


傅文俊作品《郵票·大衛》
C:您如何在您的藝術中探尋美學與意義的平衡?
F:我認為一件藝術作品的靈魂應該是它所承載的藝術家的思想與觀念。我可能會在很長的思考之后,才開始動手創作一件作品。對于我的攝影創作,我現在關注的都不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對于這些技巧、技術我都非常熟悉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得以自如地在二維的空間內,呈現我對很多事物的思考,尤其是有關中西方社會在歷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許多問題,以及東西方社會在當今時代的差異與融合。熟練的技巧使得藝術家擁有異于常人的感受與認知美的能力,并且走入他、融為他的一部分,而當代藝術家對于自我生存現狀與社會環境的深刻思考是為當代藝術作品賦予意義的關鍵,二者結合在一件作品中,我認為其平衡完全取決于藝術家個人的藝術天賦、修養和洞察世事的獨到解讀。

傅文俊作品《來來往往》
C:您認為作為一名藝術家,什么是最困難的?
F:我認為最困難的,是要怎樣不斷地以突破自我的方式,通過藝術表現呈現出我的思考和我希望與人們分享的理念。

傅文俊作品《國寶No.1》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