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酒會
2017年10月1日下午4點
展覽時間
2017年10月1日-10月15日
展覽城市
北京
展覽地點
798感嘆號藝術館
策 展 人
張 寶 華
主辦單位
感嘆號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換鵝書會
參展人員
王清州
展覽地址
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工美樓一層

展覽介紹:(作者:劉家男)
現當代水墨作品是基于對水墨的現代性思索并賦予各種關懷而出現的,新時代給我們前所未有現當代藝術的感受與真真切切水墨藝術的概念,直至現當代藝術的發展,在勢不可擋的進行著,可以說“現當代”藝術已經在伴隨當代藝術家們的實驗從而成為我們熱愛藝術的人類共同堅持與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純傳統的水墨作品沒有進入現代的可能,更談不上“筆墨當隨時代”了。
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現當代藝術家也開始反思怎樣使水墨進入現代的同時凸顯出本土的文化藝術特點、相互結合,而我的老師王清州先生正是把這樣的現當代藝術的觀點以及基于東方藝術的特征詮釋的恰到好處,他灑脫、自由、意象以及多元化的創作手法給我深深的啟發,王老師勤奮的創作狀態讓我折服,更讓我欽佩的是王老師在書畫印作品、古籍善本、佛造像、碑帖拓片、紫砂壺、奇石、硯臺等領域的收藏研究,以及他的書法功底、傳統畫功夫。幾十年的苦學靜修,滋養了王老師的現當代藝術作品順利拓展。
自從拜王清州先生為師的幾年時間里,不僅學到了從書法、篆刻、小寫意畫、抽象畫的方法,并且更多的是面對世事的態度。克里希那穆說過“一個人必須從內心變得清貧,此時便沒有追尋、沒有要求、沒有期望——一無所有!只有這種內在的清貧能領會生命的真相,其中根本沒有沖突,這樣的生命是一種至福,它無法在任何教堂和寺廟里被發現。”這樣的人生境界在王清州老師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由自主心生敬意。
中國的水墨發展到21世紀,“筆墨當隨時代”的話題說了幾百年,傳統水墨與現代水墨的矛盾還在延續,解決方案就是一定要將基礎打牢,扎根于中國書畫的傳統,再融入現代藝術語言,當代藝術精神,沒有捷徑可走。從水墨發展的歷程來看,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符號的象征,一方面是要將水墨導入現當代性因子,更重要的是要凸顯出水墨的中國文化身份。以東方哲學的視角來說在追求民族藝術的現代化的同時,不單純的挪用西方現代藝術,而是將兩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既不單純照搬西方現代藝術的模式,也不滑入狹隘的民粹主義情緒中從而獲得國際水墨話語權。
傳統水墨與現代水墨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但在不同的時空關系和背景下所闡述的精神和表現形式有相異之處。前者是有固定的,嚴格定義的程式和古老的表現手法,它以線條為繪畫的主旨,以求在書法式線條中表述作者的個性和心態。而后者或多或少地受到西畫之影響,以塊面來表現對時代的感受求得視覺效果,總而言之結合西方藝術當代水墨存在更多的不預測性、不可復制性、不可替代性,深深植入根中才可以源遠流長。
王清州老師的藝術作品立于獨詣的原因是因為他把來自于中國書法、中國傳統畫、東方的哲學,以及他的傳統功底、自身文化素質的修養、美學的熏陶,又能與西洋藝術的時代感貫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