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8 月27 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州大學、北京錦都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墨域 —— 吳一函藝術展”于北京錦都藝術中心正式展出,并于當日下午15:00舉辦隆重的展覽開幕式。本次展覽由著名策展人、評論家榮劍擔任策展人, 由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術委員會主任胡偉擔任學術主持。策展人、評論家榮劍提出了“墨域”這個主題,并寫了這樣一個前言:“當代水墨探索,風起云涌,各類實驗引領風騷,從觀念到材質到方法,回首古代,穿越現代,遠望當代,熱鬧非凡,令人應接不暇,何謂水墨?居然成了問題。批評和理論亦同時出場,高論頻出,指點畫壇,是非曲直,盡收眼底。然而,以我之見,所論高明之處,卻未超過南朝宗炳在其《畫山水序》中的寥寥數語,他論道: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畫策之內;由是以瞳子之小,可觀昆侖之大,方寸之內,可圍昆閬之形;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廻。幾句話,即把水墨的遠大氣象和意境給說透了。此番高論,我等只可仰之彌高,恭請于此,豈不是可以用來觀照當下水墨世界中那林林總總的風格和流派嗎?!吳一函的水墨繪畫,謂之墨域,是致力于呈現墨之廣大,其意之深,亦是難測也。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羅斯科的色域繪畫,被人贊不絕口,我也是心向往之,色域這一概念因為羅斯科對于色彩的理解和表達而具有了獨特的審美價值,單色的大范圍涂抹較之五彩繽紛更具深沉和意味。吳一函的“墨域”繪畫,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被視為中國的色域繪畫,他的墨恣意汪洋,鋪天蓋地,渾然一色,細細觀之,卻是氣象萬千,墨呈五色,筆走龍蛇,大氣磅礴而不失精妙,于無聲處而不辭驚雷?;厥自倏醋诒?,真可謂古今一體,同為當代。墨域萬象,藝術無限,惟心永恒。”

對話會現場圖片

作為藝術家吳一函本年度重要的藝術個展,本次展覽主要展出吳一函先生近些年以來在中國當代水墨語境下的藝術探索成果。展出近30件作品,分為“域”“他山”“靜觀”“靈光”“境”五個系列,集中展現了吳一函對當代水墨的思想資源(傳統與外來文化)以及形式語言與價值取向等問題的綜合考量,凸顯了他在藝術創作中的探索欲望與對當下問題的關切——一種基于當代水墨邊界問題的藝術思考與表達。
在這些作品中,藝術家吳一函運用了大量的綜合材質,打破了傳統水墨一般意義上的平面化效果,而增強了他的凹凸感、材料感(部分作品有一種浮雕的感覺),呈現出更加豐富變化與厚重凝潤的氣息。同時,在技法層面運用了拼貼、積墨、拓印、反復疊加、打磨、立體塑造等多種與我們一般的水墨創作手法迥異的方式、手段。在對方圓、軟硬、虛實、濃淡、疏密等關系進行微妙的處理后,使畫面既統一在“墨”的視覺張力下,同時又呈現出瞬息萬變的畫面效果,在當代水墨領域開拓出了一番新的氣象與格局。
部分作品欣賞:

《域之四》,130cmx130cm,綜合材料,2017

《靜觀·謐一》,54cm×54cm,綜合材料,2016

《境之一》,54cmx54cm,綜合材料,2016

《靜觀之一》,48cm×128cm,綜合材料,2016

《靈光之一》,98cm×135cm,綜合材料,2017

《他山之四》,282cm×178cm,綜合材料,2017

《域·相三》,94cmx51cm,綜合材料,2017

《域之三》,282cm×178cm,綜合材料,2017
本次展覽,以“墨域”為主題。正是希望通過舉辦展覽的方式,藝術家吳一函嘗試性地提出當代水墨邊界這一敏感話題,并通過自己的創作來最大程度地挑戰“墨”的底線,擴展當代水墨的邊界。
本次展覽,展期為2017 年8 月27 日—9 月7 日,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北京錦都藝術中心觀看交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