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亨中國畫展”將于8月18日下午14:30在蘇州市姑蘇區人民路858號(蘇州圖書館南廣場3樓)開幕。本次展覽將展出115幅作品。
開幕時間
8月18日下午14:30
展覽時間
8月18日——8月20日
展覽地址
蘇州市姑蘇區人民路858號
(蘇州圖書館南廣場3樓)
主辦單位
蘇州市美術家協會
國墨書畫院
國一金典連鎖機構
協辦單位
蘇州典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蘇州漢林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于亨在園林題材畫中駕馭了用水法,對水性語言把控的得心應手,滿紙淋漓水氣,營造出一幅幅具象寫實與抽象符號相結合,工與寫相配搭,使蘇州園林美,達至似與不似至高意境,走出一條傳統筆墨語言革新創造的個性化道路,立于傳統,屬于現代。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左莊偉
于亨畫的蘇州園林,顯然與園林實景相去甚遠但與園林風月有關,呈現的風景是于亨心靈中的風景。他對園林的興奮點不在對園林景致的如實描寫,他也大量寫生過園林,但他似乎更在意通過對園林元素的解讀和理解,以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為觀者描述出一個具有作者個性意味的園林景象:水墨點畫勾勒湖石、曲廊、小亭、樹木等結構形態,畫面呈現水痕累累,煙云彌漫,一片沖淡清和、含蓄空靈的壸中天地,從中不僅可以體會到作者所崇尚的中國古典文化格調、趣味,更可以看出作者吮墨閑窗,風雅滿懷地對中國繪畫筆墨藝術傳統形式進行現代性的探索。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

于亨
于亨藝術簡介
于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科技大學教授、北京國墨書畫院副院長、蘇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美術總監、北京京華美術館中國山水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曾在中國美術館、北京當代美術館、北京榮寶齋、法國巴黎、奧地利、日本、新加坡、臺彎高雄、巴西、蘇州、呼和浩特、天津、哈爾濱、太原、大同、煙臺、合肥、石家莊、唐山、青州等地舉辦畫展。
曾在中央電視臺、南京電視臺、蘇州電視臺專題報道。作品在《新美術》《美術》《美術觀察》《美術研究》《中國藝術報道》《美術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蘇州日報》《中外畫刊》《世界知識畫報》等40余家專業雜志發表。有500余幅作品,先后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交流中心等專業機構與文化團體及個人愛好者收藏。
出版個人畫集8本、合集多部,出版郵票2套。2002年獲國家人事部“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獎”。2013年被中國百家網絡媒體推選為“中國山水畫十大家”,2014年被評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國畫家。2016年作品《霧染園林》入選新長城文化榜,作品永久鑲嵌在八達嶺新長城,榮獲中國長城文化獎,中國新長城杰出藝術家。2016年美國集郵集團授予中美文化交流大使。2016年作品《祥云染香園林意味長》被人民大會堂收藏。2017年1月受邀參加臺灣“一元復始--「同學一回」繪畫展”。

于亨作品欣賞
1.當代吳門畫家代表之一,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國畫家”
于亨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科技大學教授、北京國墨書畫院副院長、蘇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美術總監、北京京華美術館中國山水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獲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獎”;2013年被中國百家網絡媒體推選為“中國山水畫十大家”;2014年中國教育電視臺《人文中國》欄目以“師法自然”為題予以專訪報道,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30位國畫家”,獲獎作品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美術報》連載刊登;2016年作品《祥云染香園林意味長》被人民大會堂收藏,作品《霧染園林》入選新長城文化榜,作品永久鑲嵌在八達嶺新長城;被美國集郵集團授予中美文化交流大使。中央電視臺、南京電視臺、蘇州電視臺、鳳凰衛視等媒體曾做專題藝術報道。

于亨作品欣賞
2.多次受邀參加中外大型藝術交流活動,多幅作品被外國政要及社會名流收藏
于亨在中國美術館、北京榮寶齋及日本、奧地利、新加坡、巴西、羅馬尼亞、澳大利亞等地舉辦畫展,參加日本“國墨•東瀛——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日本展”,作品被日本前參議院議長、日中友好會館會長江田五月收藏。參加奧地利“自然與人類作品”畫展,作品被德國原駐中國大使修德先生收藏(修德和著名畫家黃永玉為好友,并收藏黃永玉大量畫作)。參加羅馬尼亞“從東方到遠方·一帶一路中國藝術家寫生展”,作品被奧地利前國會第三議長馬丁格拉夫收藏。參加澳大利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作品被澳大利亞女富豪珍妮·普拉特收藏,并懸掛于私人莊園大廳……

于哼作品欣賞
3.獨創大篇幅沒骨山水園林,水墨交融,形成獨特的“水性化”筆墨美
沒骨是中國畫技法之一,成形于北宋。不同于傳統的沒骨畫法,于亨開創性地以江南園林為題,以水入墨,一點、一線、一面都用大量水性的筆墨寫成,充分運用水與墨在宣紙上滲化生成的水跡墨漬,讓水最大限度地表現出潤、活、柔的空靈感,將用水推向極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水性化”筆墨美。“水墨”中帶“工筆”,“空靈”中蘊“詩情”,水跡墨漬重巒疊嶂,工整明麗趣味盎然,達至比肩先人的高度。他是第一位集歷代沒骨畫之優點,將沒骨法運用于整幅作品創作的畫家,而獨創的“開放式園林”山水畫主題,更是極大豐富了中國山水畫創作的筆墨語言,是“沒骨畫”創作卓有建樹的探索者。

于亨作品欣賞
4.全新水墨語言賦予蘇州園林全新表達,于亨山水四條屏堪稱難得收藏
條屏為中國畫的一種經典形制,歷史悠久,最早為皇室貴族階級所專有,成為一種風雅習尚。條屏的量詞為“堂”,具有深刻的象征意涵,條數多為雙數,寓意吉祥成對。其中,四條屏是最經典的代表,也最受追捧,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先民由四方、四時乃至四象等自然觀念,加以延伸至四書、四維等“四”的豐富文化哲思有關。在斗方、手卷、冊頁、扇面等眾多的書法形制里,條屏無疑是其中規模氣象最為恢宏大方者。歷代以來,但凡書香門第,家中必懸條屏,這種濃厚的文雅之風一直延續至今。于亨山水四條屏,以獨創沒骨山水,布局悠遠,境界出塵,將墨分五色的繪畫技法表現得淋漓盡致,賦予蘇州園林以全新的解讀方式,實為當下山水畫題材的特別之作,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
于亨作品賞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