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道同行·名家邀請展(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成立十周年院慶巡展)將于2017年5月6日上午9:30在安徽省合肥市亞明藝術館開幕。參展藝術家有:李夜冰、陸賢能、王木蘭、 劉松林、 張根虎 、關玉良 、孫榮琨、 希熱布、霍俊其、程浩、 張偉、楊運高。

展覽海報

展覽前言
展覽地點:安徽合肥、亞明藝術館
展覽時間:2017.5.6——5.13
開幕式時間:2017.5.6上午9:30
主辦單位: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中國收藏家協會、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安徽省中國畫學會、山西中國畫學會
承辦單位:亞明藝術館、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安徽分院、安徽久遠文化藝術館、安徽古樓小鎮博物館
參展藝術家介紹(藝術家順序按藝術家年齡排序)

藝術家 李夜冰

層層綠浪繞徽鄉 69×69 2014年

落霞有情伴蓮紅 90×90 2012年

皖南小鎮 69×69 2014年

萬紫千紅均嬌艷 90×90 2012年
李夜冰,1931年生,河北省井陘縣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山西大學客座教授、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員。
20世紀40年代起開始參加解放區的美術工作。曾任過民教館員、政府干部、教師、戰地宣傳隊隊員等,從事美術創作70年。青年時代調中國革命博物館工作有幸在羅工柳、董希文、石魯、程十發、關山月等大師教誨下學習和創作。對油畫、版畫、年畫、工藝美術、舞臺美術等各藝術領域,都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幾十年來足跡遍及祖國各地,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寫生了數以萬計的作品。隨即有計劃地出訪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的120多座重點城市進行藝術考察,創作異國風光作品200多幅。
1986年出訪英國舉辦展覽;1989年率領太原市藝術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并舉辦展覽;自1992年以來先后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并進行藝術交流及講學活動; 2009年首次在國內太原舉辦“李夜冰從藝60年畫展”;2010年在山西大學美術館舉辦“李夜冰寫生畫展”;201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彩墨情韻——李夜冰畫展”; 2015年在安徽博物館舉辦“彩墨情韻——李夜冰畫展”。
出版有《李夜冰素描集》《李夜冰國畫集》《彩墨五洲——李夜冰世界五大洲中國畫作品集》《李夜冰畫集》《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李夜冰》《李夜冰文集》等。新近中央數字書畫頻道五集連播“李夜冰和他的中國畫新六法”專題片。
多年的創作實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繪畫語言,并在繪畫理論上進行探討、研究、升華,發表多篇理論文章并總結出“李夜冰中國畫新六法”:以色代墨見其筆;色墨混用求其韻;線面結合含其骨;疏密得當觀其勢;有法無法取其度;有筆無筆重其神。

藝術家 陸賢能

丹鳳迎陽 180×97 2014年

三 晉 攬 勝 (人民大會堂自建國以來收藏并展示的三十六張巨幅畫作之一) 144×367 2012年

長天一幟 53×234 2011年
陸賢能,又名陸沉,1938年12月生于四川省合江縣。1964年秋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分配到山西省輕工業學校(即現在的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任色彩和中國畫教師。1984年主持建立美術科并擔任首任科長11年,隨學校升格為大學而被評為教授。1979年,參與創建山西省水彩畫學會(后稱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水彩藝委會),先后任理事、副會長、藝委會主任,已歷37年,水彩、水粉畫代表作: 《九寨溝》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水粉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被聘為山西省政府文史館員,現為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流行色協會、中國工筆畫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當代工筆畫藝術研究院院長。
其繪畫深受李有行及“李有行體系”影響。擅中國畫和東、西方色彩藝術及設計藝術。以傳統筆墨法、“色彩歸納法” “變異寫生法”和“墨彩構成”等方法入畫,形成獨特多變的藝術風格。2001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現代藝術批評與理論研修班”學習現代藝術理論。2003年1月在山西省博物館舉辦“墨彩空間——陸沉教授水墨重彩畫陳列展”。五年后又舉辦“墨彩空間·2007陸賢能中國畫巡回展”,在山西的八個主要市縣巡展一年。喜作廳堂大畫或巨作,在人民大會堂山西廳、毛主席紀念堂、山西省博物館、山西省委大堂、山西省政府接見大廳(淵誼堂)、省政府梅山會議廳、省政府辦公室、太原站候車大廳(3)、晉祠賓館宴會大廳、中央文史館、山西省文史館、太原美術館、山西省圖書館、太原理工大學體育館、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等處都有重要收藏或長期陳列。曾在《美術研究》《中國美術》《流行色》等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提出“水墨重彩畫”和“墨彩構成”的理論技法初探,提出“色彩的空間形態和運動軌跡”的理論和確認方法。主要藝術評論有:《玄素輝華譜心章——譚興渠的彩墨畫藝術》(載入《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譚興渠》)、《黃永玉<益鳥也>》《王迎春楊力舟<太行鐵壁>》(均載入《20世紀·中國文藝圖文志·美術卷》,范迪安主編)。已出版發行的主要畫冊、書籍有《陸沉國畫集》(山西人民出版社)、《色彩技法與創作》(中國紡織出版社)等六種。

藝術家 王木蘭

旁人未必知心事 100cm×50cm 2002年

清韻圖—蕭凄春腸斷 2016年 97cm×44cm

天 韻 68cm×68cm 1999年
王木蘭 ,1943年生于甘肅平涼,祖籍山西平遙。山西省藝術學院美術專科畢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優秀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山西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員。 第五屆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第七屆、第八屆政協委員,山西省藝術專業系統高級職稱評委。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被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一等功,2001年獲山西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主要美術作品《農家樂》獲全國第六屆美展優秀獎,《梅蘭竹菊》四條屏獲全國第七屆美展銅獎,《相思篇》四條屏入選全國第八屆美展,《天韻》四條屏入選全國第九屆美展,《紅娘與鶯鶯》四條屏獲全國第四屆年畫大展銅獎,《母子情》四條屏獲全國第六屆年畫大展銅獎。
1993年應邀赴美國舉辦個人畫展,同期受聘為美國加州華人美術學會顧問;1994年應邀赴日本進行文化藝術交流;1997年應邀赴中國臺灣舉辦個人畫展;2006年赴俄羅斯參加中國當代國畫名家赴俄作品展。有百余幅作品被中國香港、北京、山西等地出版社出版畫冊、掛歷、年畫、賀年片、郵票等全國發行。

藝術家 劉松林

花雨柳蔭聯 138×34×2 2017年

精氣神 97×60 2017年

唐李白詩 97×60 2017年
劉松林,1949年出生,北京通州人。早年在軍委空軍工作,轉業到地方后,先后在司法部、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國務院參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館工作。曾任國務院參事室文史司司長,創辦《中華書畫家》雜志并任主編。現為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委員會委員。
劉松林從小受家庭影響,對中國傳統的東西頗有興趣,尤其喜愛中國的書畫藝術。小時候家里的一本《柳公權玄秘塔》字帖讓他愛不擇手,遂“照貓畫虎”地仿寫,從此踏上了學書之路。真正下功夫學習書法,還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的事。那時他已是解放軍空軍的一名軍官,在上海經周志高先生(現任上海市書協主席)介紹,拜上海著名書法家王寬鵬先生為師。王寬鵬是上海書法高手,當初是上海市從工人中選出的進入上層建筑領域的三人之一(其他兩人為周慧珺和韓天衡)。王寬鵬從基本功開始,手把手的教,把他真正帶上了學習書法的正路。后來,他又結識了蘇州的書法家祝嘉先生,祝老先生指導他學習直接取法漢魏,認為漢魏渾穆高古,質樸雄強,不會沾染甜俗的毛病。到北京工作后,又受到劉博琴先生的指點,和現任中國書協主席蘇世澍先生同門學藝。這些名家的教誨,讓劉松林的書藝進入了一個飛躍時期。
到中央文史研究館工作后,長期侍奉啟功、田世光、秦嶺云、盧光照、許麟廬、林鍇諸先生左右。作品被專家首肯,受海內外收藏家所喜愛。著有《學書指要》、《書法指要》、《松林書法》等書籍。
劉松林先生是一位具有開拓和進取精神的藝術家。書作既有江南的秀潤,又具北方的雄渾,飛揚超逸,氣勢恢宏,充溢著雄風和大氣,不矜于一點一畫的得失,注重通篇的整體效果。有隸書底蘊,又有行書的風華,有金石的厚重,亦有筆墨的靈巧,沒有刻版的工致,而有著變動不居、求新求變的時代氣息。他的行草書寫得平和天真、不激不厲,透露出的蕭散風神是他的過人之處。書法之道,神采為上,格調與氣韻才是品評書作高下的關鍵。書法藝術講求由技入道,技術只是表達書家心靈的手段,這一點他把握的很好。

藝術家 張根虎

大山情深 138×34 2014年

善為至寶 138×34 2016年
張根虎,1955年7月生,山西省襄汾人,畢業于太工美院。1976年參加工作,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山西省文聯主席,山西省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協會員、山西書協、美協名譽主席,山西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副會長、傅山書畫院名譽院長、山西大眾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山西省委聯系企業經營管理高級專家,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
書畫作品先后參加了世界華人書畫展,第二屆中國職工藝術節“潞安環能杯”全國職工書法美術作品展,紀念傅山400周年中國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海峽兩岸120位書法家公祭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活動,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中國夢 黃河魂 三晉情”首屆中國黃河九省一市美協、書協主席作品邀請展,中國產業(企業)書法美術攝影展,鵲境人居全國百位書法名家作品展,五臺山百名書法家寫經活動等多項展覽,近期作品還受邀參加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志愿活動并被水立方博物館收藏。
其書畫作品先后在由國務院參事室主管、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的國家藝術類大型專業期刊《中華書畫家》、《收藏家雜志》、《藝術雜志》、《人民日報》、《人民代表報》、《山西日報》、《太原日報》、《書法報》、《書法導報》、《團結報》等媒體進行了刊登和展館收藏。

藝術家 關玉良

山神圖 129×248 2013年

水墨牛 180 x 140cm 2011年

中國牛系列 129×248 2011年
關玉良,滿族,黑龍江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深圳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在國際上成功舉辦個人畫展30余次,團體展50次之多。多次獲國內外大獎,走遍30多個國家,講學、交流。
他是一位世界“新藝術”的探索者和苦行僧;他是一位行蹤神秘、性格古怪的藝術狂人;他是一位我行我素、天馬行空的血性男兒;天空的高度賦予了其卓越的才能,于是他醉著生命,生命也醉著他。在他歲月的河里流淌的是飽滿的色彩,在他生命的路上流淌的是豐裕的情感,色彩與情感共同涌動出了這位“重量”與“無常規”交融的他。

藝術家 孫榮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49×180 2016年

唐錢起詩 138×34 2016年
孫榮琨,1956年生于遼寧省莊河市,1973年參加工作,1985年入黨,經濟學碩士,山西財大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中學教師,太原農校校長,太原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太原市委副秘書長,太原市規劃局局長,太原市城市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現為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傅山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榮琨先生自幼酷愛書法,主要臨習王羲之草訣歌,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智永草書千字文。縱觀其作,法度嚴謹,從容蘊藉,筆力輕健,提按頓挫清晰分明,骨氣晴朗峻拔。榮琨先生認為,書法風格是一個書法家成熟的標志,而風格的形成又是一個書法家文化修養的積累和藝術探索的結果。
榮琨先生的作品展現的不僅是一種書法技巧,更多的是一種書法藝術的內涵、為人處世的人格魅力、以及對人生境界追求的一種心得和感悟。

藝術家 果洛·希熱布

千手觀音 (彩唐) 138×69

八駿圖(紅唐) 90×180 2002年
果洛·希熱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當今藏區最優秀的唐卡藝術大師之一,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唐卡藝術研究所所長,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唐卡藝術中心主任兼副院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希熱布大師用10年時間繪制的《十世班禪大師》像,榮獲世界吉尼斯紀念獎,有多幅作品曾在北京革命歷史博物館展覽。許多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都留有他的手跡。
1998—1999年期間,參加了世界最長的“彩繪大觀”的創作。2000年5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了希熱布畫師的第一本畫集。2005年11月應福建省美術館和福建省畫院的邀請,于福建省美術館舉辦了個人唐卡畫展。2006年3月于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個人唐卡藝術畫展。2006年6月于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參加中國文化遺產日——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展出唐卡,并獲金獎。2008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對希熱布大師的唐卡文化共同頒發了國家級世界文化遺產證書。2011年3月受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邀請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希熱布大師唐卡展。
希熱布大師8歲出家為僧,他自小師從眾多優秀的唐卡畫師。希熱布說,他10歲開始學畫唐卡,至今已有46年。繪制唐卡的顏料,是自己調制的,以金粉、銀粉、朱砂、雄黃等礦物顏料為主,再用植物顏料相配。因為加工過程復雜,繪制一幅唐卡,大的作品耗時多年,小的也要幾個月。他用10年時間繪制的《十世班禪大師》像,榮獲世界吉尼斯紀念獎。他有著廣博的藏文化底蘊,盡得唐卡藝術的真傳。許多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都留有他的手跡。六世貢唐倉活佛、六世嘉木樣活佛、前中佛協副會長茗山大和尚等都為希熱布唐卡題詞。
希熱布大師以他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工藝技能,表現了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創作出富有靈性的藝術作品。這些佛像造型端莊,氣度嫻雅,沉靜安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我們感受到佛菩薩慈眼視眾生的大慈大悲之心。希熱布介紹說:制作每一幅唐卡之前,都要先行觀修,人物的眼睛是最后才畫的,作畫時要求內心祥和,心神寧靜,氣不散亂。這樣繪制出的作品才具有活力。希熱布在每年的冬季都要進行一次閉關修行。
大師希熱布以高超、精湛的畫藝從佛教藝術的角度為眾生播下佛的種子。

藝術家 霍俊其

高山流水 48cm×178cm 2014年

寒山凈土 69cm×69cm 2015年

孔子講學圖 136cm×69cm 2014年
霍俊其,1965年生于太原。先后畢業于山西文化藝術學校,山西省藝術職業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西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西人物畫學會副會長,山西省收藏家協會藝術顧問,山西畫院專職畫家,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委員、山西分院院長。2000年被評為山西省“跨世紀文藝新星”,2013年被評為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山西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其繪畫作品陳列于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室、人民大會堂山西廳。

藝術家 程浩

潑濕黃山幾段云 69×68 2017年

新安春色 69×68 2017年

一片水光飛入戶 49×180 2017年
程浩,原名程曙東,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研究生學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創作培訓中心主任、安徽分院執行院長,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安徽省職機關藝術委員會國畫專委會主任,合肥市書畫院特聘畫家。
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學習繪畫,由于擅長繪畫被二炮部隊創作室錄取,在部隊長期從事文化工作,19歲在部隊舉行個人戰士畫展,創造的反映軍隊生活的人物畫、招貼畫、連環畫和幻燈片多次獲得全國、全軍大獎。轉業到省委機關工作后,利用業余時間、用手中畫筆為黨員教育宣傳工作服務。
16歲時 第一次游黃山對他日后的繪畫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受石濤作品的感染,他的山水畫初學王石谷,筆墨清潤、丘壑奇偉、富有寫生意趣。繼師宋人山水,后學習黃賓紅、劉海粟、應野平、宋文治、亞明、錢松巖搜盡奇峰。八十年代陪同國畫大師何海霞登黃山寫生,親受大師指點,師法造化,鐘情黃山峰巒煙云,形成兼有雄勁嚴整與雋秀清潤的筆墨特色。他在造型、章法之外,重視書法入畫,講究骨法用筆,往往正、側、逆鋒同時兼用,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以黃山為題作畫者,歷代不乏其人,也不乏佳作。程浩先生畫黃山較好地把握了筆、墨、色的關系,同時也抓住了“雨”和“濕”的那種感覺。其間畫家性酣揮毫,不是夾水夾墨一氣渾成,或潑或點淋漓奔放,所畫黃山有脫塵出俗之氣。筆下的黃山,以黃山的真景作依據,更將自然的黃山升華為藝術的黃山。
他從小生活在徽州,與明清古建筑情有獨鐘,為了畫好老房子,他把老家徽州的明清古宅搬遷至合肥,并和夫人一起創辦了古樓小鎮博物館。其徽州民俗作品皆來源于生活,清新自然,觀其徽州民居畫作、如同品一杯谷雨前的黃山毛峰。
程浩先生是當今黃山畫派新的風格實踐者,他將藝術精髓貫穿在其作品之中,其認為 “余自16歲游黃山之后,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矣”!

藝術家 張偉

群仙雅集圖 248×129 2016年

紫氣東來 248×129 2016年
張偉(覺圣),1967年生于山東棗莊。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委員、山西分院執行院長。
1985年至1987年就讀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1988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2年畢業并獲學士學位,2007年至2009年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劉大為工作室首屆人物課題研究生班。曾任教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北京民族大學美術系。曾為「今日中國美術」副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美術編審,「今日先鋒」美術總監。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并獲獎。
2010年,“張偉覺圣五百羅漢圣像展”,在深圳舉辦。
2011年,“張偉覺圣意筆人物畫展”在深圳舉辦。
2011年10月,世界陶瓷博覽會,二套十八羅漢大瓷板亮相,引起轟動。
2012年入選中國名畫家四條屏展(中國美術館)。
2012年10月,世界陶瓷博覽會,500件十八羅漢釉下青花瓶亮相引起轟動。
2010年開始“九九歸一/張偉覺圣禪畫藝術巡回展”已分別在廣東,江蘇,香港,吉隆坡,等地展出。
2010至2011年「觀復雅集」劉大為工作室中國人物畫全國巡回展,分別在,蘭州,鄭州,廈門,昆明,山東,慶陽,太原等地展出。
2013年8月,美國藝術交流展。
2013年5月中歐藝術對話,中國書畫特展,斯洛伐克。
2013年10月,世界陶瓷博覽會,5米高2米寬世界上最大的文殊菩薩像引起轟動。
2012年被《中國藝術報道》評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人物畫家。
2012,2014年二度被評為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經典人物藝術造像全國提名國畫藝術家。
拍賣記錄:
2013年3月23日北京翰海第80期精品拍賣會,四尺斗方,以4.6萬元成交。
2013年4月27日,北京保利第22期精品拍賣會,四尺斗方,以6.9萬元成交。
2013年9月,杭州舉辦的“中國風,中國當代陶瓷藝術拍賣”,青花梅瓶彌勒菩薩以50萬拍出。
2013年12月7日北京翰海2013年秋季拍賣會,四尺整張,以23萬成交。
2013年,華藝拍賣會,彌勒菩薩像瓷板畫,以20萬成交。
2014年1月11日,北京翰海第83期拍賣會,扇面,以4.6萬元成交,作品在「美術」、「美術報」、「美術觀察」、「國畫家」等刊物發表。
2015年10月10日,香港“奧斯卡之夜”善學慈善晚會及慈善拍賣,作品“文殊菩薩像”以7萬元拍出,善款全部捐贈 內地眼疾兒童治療專用。
2015年11月27日,香港開心健康慈善拍賣晚會,作品“獻壽圖”以9.8萬拍出,善款捐贈港安醫院。

藝術家 楊運高

滄桑古城墻 45x68cm2017年 (參加水墨雙城“南京---弗羅倫薩南京書畫院作品展)

紅河魂 248x280cm 2015年 紙本水墨(中國美術館收藏).

天鏡 120x365cm 2017年
楊運高,生于南粵,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導師為著名畫家陳平先生。現為南京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委員。
24歲作品《紅河行》獲首屆全國青年國畫聯展金獎,28歲作品《紅河魂》獲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29歲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為會員。次年作品《紅河魂隧道》獲第六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優秀獎(最高獎),隨后海選公招進入南京書畫院成為專職畫家。“楊運高山水畫巡回展”曾在山西省美術館、南京金陵美術館等全國各地知名美術館盛大巡回展出。作品個性鮮明,格調高雅,渾厚清新,既有煌煌巨著之氣,又有文人清雅脫俗之韻,為畫壇新一代代表性畫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臺灣傳承藝術中心、李寧基金會等海內外專業機構收藏。
獲獎:
2011•《紅河魂之隧道》獲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 優秀獎(最高獎、廣州美林美術館)
2007•《紅河魂》獲中國美協主辦的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 金獎 (江蘇省美術館)
2006•《雨后青山分外明》獲首屆中國-東盟青年藝術作品創作大賽 優秀獎 (南寧東盟展覽中心)
2004•《百弄印象》獲“黎昌杯”第二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 銀獎 (中國美術館)
•《弄底情韻》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廣西區作品展 銅獎 (廣西區博物館)
• 《河谷蒼蒼》獲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北京)
2003•《紅河行》獲“黎昌杯”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 金獎 (中國美術館)
個展
2013•“紅河魂”——楊運高山水畫巡回展(山西省美術館)
2012•“紅河魂”2012楊運高山水畫作品展(北京798泛空間)
2012•“山川煥顏”楊運高小幅精品展(北京大千畫廊美術館)
2011•“紅河魂”2011楊運高山水畫作品展(北京798傳承藝術中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