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靖
胡靖,生于山東,祖籍江蘇,現居北京,為國家一級畫師。
自 在
——胡靖的水墨人生
文/蓮子
從風景到油畫,胡靖用了從青年到中年的時間。從油畫到水墨,胡靖只用了一小步、一個轉身,也就是一年的時間。

學油畫出身的他,曾經把油畫當作立錐之地,把風景畫當作藝術之門。他曾師從李順亮、周鐵、艾軒、周思聰、吳冠中等先生,他用油彩游走于村莊的自然與四季,從他早期的油畫里,村莊是他鐘情的主題。他用油畫筆低吟淺唱,儼然把村莊當作了初戀情人,于是,作品或者白雪皚皚,或者春芽紫山;雪是那種純粹的白,遠山是那種淺淺的粉紫,近樹是那種剛剛萌芽的新綠,中間地帶用淺灰調和,蒼涼中有溫暖,樸實中有靈動。這種情致是北方特有的,南方不容易體會。

藝術無界,當下時興油畫與水墨的“跨界”,實驗水墨成為新文人畫的一面旗幟。實驗水墨在改革開放、“85現代美術思潮”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其中既可以看到西方現代文化的跡象,又可以看到向傳統文化藝術發問的跡象。

胡靖亦不能免俗,他開始了嘗試,去年一年的零散的時間,他用來與水墨交融。即興地,毫無征兆地,他把水與墨攪成一團和氣,輕點筆尖,宣紙上,小魚游走、黑鳥凝眸、花草葳蕤、果蔬安詳,還有路的延伸——《通往家鄉的路》、《林蔭道》,循著畫跡,通向人間。從油畫到水墨,西風東漸,他試圖從傳統和審美的回歸、從水墨的回歸,找到心靈的歸屬。

無論是油畫,還是水墨,胡靖堅持著寫生的路線。大自然中、山林中、道路旁,他掄起胳膊,鋪開宣紙、揮灑水墨,頗有畫俠風范,點染叢林、盡染山峰,從《寫意朱吳》到《夏澤村的暖冬》、《招虎山寫生長卷》,自然派帶給他的水墨畫一種野生而新鮮的活力。他的水墨風景是寫意的,也是灑脫的,如他整個人一樣,散發著不狂不卑不俗不羈的俠氣。

有了油畫的積淀,胡靖的寫意水墨,多了人氣。從生活中來,又高于生活,《點菜》《坐地鐵》《幸福時光》,一景一幅,一畫一趣,一影一情,胡靖是個有心人,畫的是現代人的生活狀態,畫的是都市中的閑情逸致,他把走路時遇見的人,潑散成了有水墨味道的人間煙火。

從花鳥到山水,從寫意到水品,從胡靖的水墨畫里,我讀到了禪意,從《聽雨》到《荷氣》,從《靜心圖》到《阿彌陀佛》,廖廖數筆,一塵一物,一心一境,抱樸守拙,自見佛性。

胡靖的水墨畫,無關挑戰和“叫板”,與傳統水墨相同,講究的是意趣氣韻,與傳統水墨不同,沒有規范和法則。他的水墨軌跡發端油畫,卻是東方的表達。他的水墨精神根植于傳統,卻不囿于傳統。他的水墨,提供了一種現代水墨的途徑和范本。

師自然、師我、師心,畫境、畫物、畫心,胡靖從油畫中轉身、從現實中抽身,從水墨中找到了另一個真我。在水墨面前,他是安靜的、自在的、閑散的,他的水墨是自由的,是赤子般通體透明的。
(本文作者系中國·香港《大公報》記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