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照相機就是我的生活。”“相機比太太還重要。”“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真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美的作品’。”——郎靜山

郎靜山
郎靜山(1892-1995),浙江蘭溪人,14歲起即喜愛攝影,1926至1937年曾任上海《時報》新聞記者,是中國最早的新聞攝影記者之一。1926年,他發起成立了上海“中華攝影學社”,1930年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學開設攝影課,開創了我國攝影教育之先河。郎靜山從1921年起參加國際沙龍活動,入選作品千次,獲獎數百次,先後被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美國攝影學會接納為高級會士,并被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攝影組織聘為榮譽會員。1966年創辦亞洲影藝協會。從1939年開始,郎靜山將現代科學攝影技術與中國傳統繪畫相結合,創出一條“集錦攝影”的新路子,被評價為“最現代的、同時又是最中國化的藝術”。
郎靜山是一個有風骨的人物,他對傳統文化精神屬性的認同、延伸和再創造,構成了他作品的一種超然的氣度和個性。在20世紀30年代,郎靜山開創了一條“集錦攝影”的新路,以相機代替畫筆,重塑中國畫的山水意境,將繪畫的高超境界融入攝影藝術之中,并因之馳譽于世界藝壇。
郎靜山作品賞析

郎靜山 靜物

郎靜山 寒林風光

郎靜山 1964年作 煙波搖艇

郎靜山 1950年作 花好月圓

郎靜山 蕩舟柳塘

郎靜山 1943年作 溪山新霽圖 鏡心

郎靜山 風景

郎靜山 林間鹿群

郎靜山 1955年作 仙山樓閣

郎靜山 約1940年代作 黃山后海煙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