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省油畫學會、嶺南畫院
承辦單位:嶺南美術館
協辦單位:湖南快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紙本藝術館、樂空間
策展人:楊小彥
展覽時間:2017年7月13日至23日
開幕時間:2017年7月13日下午16:00
展覽地點:嶺南美術館4、5號展廳

段江華簡介:
1963年出生于湖南;
198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
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油畫學會主席;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常務理事;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獲獎:
2014年《脊梁》獲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湖南省銀獎
2012年《國殤·文夕大火》獲湖南重大歷史題材金獎
2003年《重現的輝煌》獲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優秀作品獎
1999年《東方紅——1949》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
1995年《捆扎的王和后》獲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
1994年《王·后2號》獲第二屆中國油畫展金獎
意境的形狀——我看段江華的油畫實踐
楊小彥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語出自晚清民初古典學者王國維,是其詞學著作《人間詞話》的中心觀點,用以描述一種精神狀態與審美態度。自從王國維提出“意境”說以來,中國現代美學以此為發端,探討情感表達之復雜層次,其功效恍若佛洛依德提出之“人格分裂”理論,在超我之下還有一個原我,兩相沖突,方才形成現世之自我,并以此立于世界。
王國維原本說的是文學,是一種觀念與情思的升華與轉折,和純然的視覺藝術沒有太必然的關聯,至少沒有直接作用。我知道人們談論山水畫時,也會使用“意境”這樣一個詞去形容其中的精妙,但一旦落實到畫法與質地上,卻總是隔著一層。我們更愿意討論色層,討論質地,討論筆法的生動性,討論現代構成效果。可不知為什么,當我第一眼看到油畫家段江華幾個系列的作品時,跳出腦海的第一個詞竟是“意境”。
無疑,段江華的油畫是有“意境”的,這從他的經心構圖上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如果把這樣一種美學持論停留在古典層面,尤其是,當我們習慣于從傳統的角度去理解這樣一種美學原則時,總是覺得有點別扭。
首先,段江華的油畫是純然視覺的,是基于一種觀看的結果。其次,段江華試圖在尋找一種地道的油畫語言。在他看來,筆法的生動性是依靠結實的色層而達成的,而色層的審美意義又是信賴于畫面的一種嚴謹的幾何構成。甚至,排除他畫面上的母題,不管是京城的經典建筑,還是園林景致的精心選擇,他的作品有一種抽象性存在,這應該得益于藝術家對于層層堆疊的色層所造成的厚度,以及由這厚度所折射出來的力量感的特殊迷戀所造成的。
同時,段江華又把一種歷史性的思考通過對母題的精心選擇而呈現出來。也就是說,他不安心于表面的形式感,他必須通過形象去述說一種歷史的重量。他的堆疊的色層,以及塑這色層所形成的特殊筆法,并因表面質地之厚薄而造成的視覺對比,都一一加強了他對于觀念的執著與想象。
這似乎說明,段江華并不是從一般的角度,或者從普通美學所闡述的“意境”出發,去尋找自己。他本能地意識到油畫的力量與其重量是有關系的,所以,他的追求包含著對于畫面表面質地的理解,這質地是有厚度的,因而人們是要吧從視覺角度去感受其中的份量的。
但段江華的油畫的確是有意境的。而且,這意境是他塑造出來的。他是一個高明的造境者,其高明之處,或者說是獨特之處是,他用形去解釋了“意境”本身,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意境”是有形狀的,而不是虛無飄渺的,懸吊在半空中的。這里顯示了段江華的一種幾乎發自本能的對油畫當代性的理解。如果我們仍然輕率地遵從習以為常的話語去討論意境,也許我們就會變成云里霧里的夢游者。段江華所關注的“意境”,原來是有形狀的,而且是一個接一個結實的形態,它建立在色層、筆法與母題之上,發出低沉的轟鳴,用以回應當代社會對于人的生存的折磨與歷練。
落實到段江華的藝術中,意境的第一境界是構成,畫面是經歷過一種思考而達到了一種構圖的高度。第二境界是色層,讓筆法附著于這一色層之上,讓質地成為一種建構。第三境界則是畫中的母題,它是從容而獲得的,如同夢中回頭一般,突然之間,一種社會性和觀念性就在不間斷的構成實驗與色層堆疊中自動達成,一種屬于段江華的“意境”呼嘯而出,直逼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由衷體會到一種摸得著的、因而是有形狀的“意境觀”。
這可不是一般的“意境觀”。
2017年6月7日廣州祈福
作品欣賞

門 120x16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殿 120x16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墻 40x30cmx4 布面油畫 2011年

館 2010.11 120x150cm 布面油畫 2010年

園 2010.9 150x200cm 布面油畫 2010年

遺址NO.9 200×300cm 布面油畫 2007年

壇NO.8 120x150cm 布面油畫 2009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