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關澤霈,1912年生于廣東陽江。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曾拜師“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1948年任廣州市藝專教授。1958年后,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院長,廣東藝術學校校長,廣東畫院院長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關山月
1939年,他以《漁民之劫》等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參加了在蘇聯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同年秋至1940年春,他首次于澳門、香港及湛江舉辦個人畫展,之后他自廣東出發,經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甘肅、青海、陜西等省區,深入生活,收集素材,邊寫生,邊創作,并沿途舉辦個人畫展,以賣畫維持生活和籌措資金,他在敦煌石窟臨摹過壁畫,研習傳統藝術。此次旅行寫生,為他后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1947年作南洋之行,先后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寫生,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描繪熱帶風光,并舉辦個人畫展,受到華僑的歡迎。翌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舉辦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寫生畫展,并出版《關山月紀游畫集》(2輯)。1949年春,在香港參加人間畫會的藝術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他先后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校外委員。他始終堅持深入生活,勤奮創作,其代表作有《新開發的公路》、《俏不爭春》、《綠色長城》、《天山牧歌》、《碧浪涌南天》、《祁連牧居》、《長河頌》及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香港回歸梅報春》等。此外,他還訪問過波蘭、法國、瑞士、荷蘭、蘇聯等國,并在日本、澳大利亞舉辦畫展,在美國講學和進行藝術交流。

綠色長城
關山月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追求畫面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他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干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他先后出版有《關山月畫集》、《關山月、傅抱石東北寫生選》、《關山月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選》、《井岡山》等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集。
.jpg)
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江山如此多嬌》巨幅國畫

江山如此多嬌
關山月作品欣賞

百步云梯

報春圖

晨練

仿敦煌壁畫圖

嘉陵江上

梅花

梅竹雙清

梅竹圖

南國山水

秋山行旅

雀喜圖

山村圖

山水

疏影橫斜

峽江帆影

巡邏

珠江風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