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7月1日又是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上海嘉禾2017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7月1日晚上開槌。據了解,在7月1日晚上舉行的“禾風”夜場中,有一件陸儼少繪制井岡山的巨作《大井新貌》(高1.42米、寬3.66米,約47平方尺),美術評論家鄭竹三專門撰文,從藝術風范、學術視角和史學地位幾方面深度解析了陸儼少的這件《大井新貌》。鄭竹三在文中高度評價:“品評一件書畫大師之作,總關乎著三個藝術要素。一為一流的技巧,二為一流的思想,三為一流的風格。作為中國最后一位傳統文人畫大師,陸儼少的巨作《大井新貌》正是具備著、養器著、廣德著這三個藝術要素,具有標桿性指向。”

關于這件《大井新貌》,背后隱藏著一段40年前的往事。在《陸儼少自敘》第四十六中有這樣的記述:“1977年5月我到井岡山寫生。井岡山當時正在南山頂上籌建革命紀念館,需要幾幅大型布置畫,要我執筆,于是向上海畫院調來郁文華等二人協助工作。”1977年陸儼少在井岡山,著手創作的第一天,感覺僅憑傳統技法是不能把井岡山的精神面貌和特征反映出來的,于是在接下來的兩天里,他又到井岡山的幾個景點仔細觀察。他反復領悟傳統各家各派的技法,并將井岡山的面貌特征和它獨有的靈氣結合起來,在傳統的技法上進行革新。
這幅描繪井岡山新貌的大型布置畫,是由幾位畫家共同醞釀、構思、設計,最后由陸儼少獨自執筆完成的。對于這個過程,畫作落款上的合作人之一徐志文曾寫過回憶文章《大井新貌創作始末》,他在文章中特別提及陸儼少獨自執筆一事:“……以陸儼少為主,我們開始醞釀討論構思布局,作為實體上的山水畫,以大井的具象環境寫生為主,配以各種大生產勞動的人物場面,幾易其稿(我至今還保存著當時的兩幅小稿),先作了一幅小尺宣的彩墨稿,送呈有關領導審閱后,再由陸儼少畫師執筆,畫了數天時間,完成了一張丈二匹宣的巨幅作品。最后由陸儼少題詞:‘大井新貌,一九七七年八月郁文華、徐志文、陸儼少合作’。”
陸儼少兒子陸亨面對著《大井新貌》向記者介紹說,父親運用并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皴點,又根據群山在烏云遮蔽和陽光照射下不同的光影變幻,創造了大小濃淡不一的墨塊和精妙至極的留白。糅合以上幾點,以他靈變的筆墨和高古的格調創造了紅色題材“井岡山畫法”,填補了我國傳統繪畫技法的空白。“可以說,創造‘井岡山畫法’是他藝術生涯中重要的轉折點。之后,井岡山也是家父畫得最多的題材。他從井岡山只見樹木不見山石的高山大嶺里,創造了以畫叢樹密林覆蓋岡嶺而見洼隆起伏的技法,更顯‘嵐翠空青,晦明開闔,氣象萬千’。”陸亨說,“父親生前經常感嘆:‘巍巍井岡山,成就了我繪畫技法的諸多創新,成就了我藝術的新突破,讓我流連忘返,終生難以忘卻。’家父為紅色題材井岡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幅絢麗偉大的井岡山畫作,令我深感自豪!”
另悉,上海嘉禾2017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7月1日晚上至2日在上海浦西洲際酒店舉行,6月30日和7月1日在同一地點預展。(附圖為此次拍賣的陸儼少《大井新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