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落槌的中國嘉德2017春拍不負眾望打破僵局,總成交額達到29.4億元,特別是中國書畫大觀夜場創造出全亞洲拍賣史最大成交金額專場,有3件拍品超過億元。其中,黃賓虹絕筆巨制《黃山湯口》以3.45億元成交,創造了今年以來全球最貴中國書畫作品紀錄,此前默默無聞的山東雷丁新能源汽車集團一躍成為今年春拍的最大買家。業內人士在感受到書畫市場絲絲春意的同時,也表示精品才是當下春拍的主導,警惕市場泡沫的再度泛濫。
天價黃賓虹帶來的效應
3.45億的黃賓虹《黃山湯口》在2011年瀚海春拍時,成交價是4772.5萬元,短短6年時間,黃賓虹的作品漲了7倍多,其背后是藝術價值、市場規律以及收藏大環境等因素的連鎖效應。
黃賓虹一生九上黃山,《黃山湯口》繪于1955年,這年黃賓虹92歲,患有嚴重的眼疾,他憑著記憶勾勒出了“黃山湯口”,是其繪畫生涯中的絕筆巨制。曾為黃賓虹知交陳叔通舊藏。
在黃賓虹生前,他的繪畫并不被多數人認可。他把自己的畫拿出來送給來訪的人,卻被來訪的人拒絕了,說你的畫黑乎乎的,看不懂。黃賓虹只好對自己的學生說,50年后把他的畫拿出來裱一下,那個時候人們有可能看得懂他的畫。恰好在他去世50年后的2005年,浙江博物館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大型展覽和系列活動,紀念黃賓虹,由此確立了黃賓虹繪畫的學術地位。
黃賓虹與齊白石并稱“南黃北齊”,但是黃賓虹作品進入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20多年來,價格始終未突破億元,此前最高價格為2014年中國嘉德春拍中以6267.5萬元成交的《南高峰小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價值一直被低估,此次拍賣則對黃賓虹作品價值進行了重新確定。
國內有一些收藏家逐漸發現并認可黃賓虹作品的藝術價值,近幾年開始關注收藏其作品。此次天價黃賓虹作品的買家是山東濰坊一家電動車企業,據資料顯示總資產約有16億元,但是對于從現金流中拿出3.45億來付拍賣款,業內人士表示也是一項不小的考驗。
據媒體報道,進入2017年以來,濰坊很多有魄力的民營企業家紛紛進入收藏界,先后不惜斥巨資打造美術館,包括此番天價購買黃賓虹的雷丁汽車也建有美術館。
藝術市場評論人周峰認為,黃賓虹《黃山湯口》賣了3.45億,不只意味著作品的價值,還會產生對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激活”效應,在藝術品市場深度調整時期,每一幅“天價”藝術品的誕生,都能引發一系列的市場波動,也會鼓勵更多的資本投入藝術品拍賣市場。
精品成市場絕對主導
在嘉德春拍的書畫拍品總額中,78%是靠大觀夜場140件書畫作品的16.65億元支撐和構成的,而其它上拍的1360件書畫只占全部書畫成交額22%的比例。業內人士認為,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書畫精品主導市場的春天。
嘉德“大觀之夜”中國近現代書畫部分,除黃賓虹《黃山湯口》、潘天壽《耕罷》兩件億元作品外,李可染、傅抱石、張大千、徐悲鴻等名家作品也成交穩定,精品佳作展現出非常旺盛的價格爆發力。吸引了許多海外的新老藏家現身拍場,從吉隆坡到馬尼拉,從奧克蘭到溫哥華,他們在現場的表現還是比較踴躍的,顯示了書畫市場相對旺盛的人氣。
“大觀之夜”古代書畫部分成交額總計5.1382億元,宋高宗領銜的《四朝宸翰》拍得1.495億元,此前在2012年紐約蘇富比(微博)亞洲藝術周上,該作以568.25萬美元成交。
嘉德古代書畫負責人表示,整個春拍的古代書畫部分,總體都在預料之中。古代書畫市場相對于近現代書畫比較平穩,一方面是受眾人群比較小,另一方面是古代書畫收藏領域新買家比較少,老藏家對市場的價格很嚴謹,出售的時候會不舍,底價定得比較高,所以買的時候也會有些吃力。
采取減量增質策略的北京誠軒春拍中,此季共推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郵品四個項目,共計七個專場,其中中國書畫兩個專場總成交率88%,成交額一億多元。黃賓虹、謝稚柳、張大千、傅抱石等名家精品紛紛掀起競價高潮。
藝術市場專家齊建秋發文稱,這還是一個精品主導市場的春天,不是什么平庸畫都好賣,即使你手里有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的畫也未必能夠賣到類似像《黃山湯口》、《耕罷》和《雄關漫道》那樣的價位,書畫拍品高價位的形成是有著極其復雜因素的。在感受到書畫市場絲絲春意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不是什么平庸畫都好賣,說明人們對這個市場已保持足夠清醒的頭腦,警惕市場泡沫的再度泛濫。
回歸傳統藝術能否帶來繁榮
今年嘉德春拍中書畫行情的逆勢上揚,被認為是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中國傳統藝術回歸的一個標志。
此次嘉德大觀之夜中有一幅嶺南畫派代表畫家之一關山月的作品,尺幅達73平尺的巨制《風雨千秋泰岳松》,估價為5000萬-6000萬元,這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60周年而作的作品,在叫至4950萬元時,因未到底價遺憾流拍,這也成為當晚近現代書畫部分唯一一個高估價流拍的作品。
另外古代書畫部分,董其昌行書葉向高《龍神感應記》以及《仿大癡山水》也因未到底價遭遇流拍,雖然這兩件董其昌重要作品是其代表作。
嘉德大觀書畫珍品之夜被視為內地書畫拍賣市場的風向標,回顧市場歷程發現其也存在曲線波動:2011年度春秋兩季大觀拍賣成交額均超過10億元,2012年開始進入到深度調整期,一直到2015年秋拍,大觀書畫珍品之夜的單場成交總額在5億-6億元上下浮動,一直到2016年春拍作品數量較之往年增加了20%,單場成交總額才得以突破11.14億元,最終在2017年春拍中,達到歷年最高的16.69億元總成交額。
據法國數據庫Artprice統計,中國現代主義畫家張大千的作品,去年創下了3.55億美元的拍賣成交額,比排名第二的畢加索多出3100萬美元。
在內地藝術品市場,拍賣高價越來越向寡頭集合,付款的壓力和風險無疑會加大。根據今年3月一份由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委托的報告,從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中國拍賣的拒付率達到41%。
另外,今年以來,在印象派和現代藝術的“西方主場”,亞洲藏家已經成為重要的力量,中國超級藏家對于海外拍賣的貢獻率超過30%,并持有某些海外藝術大師的拍賣紀錄。并且收藏西方藝術的中國藏家梯隊還在不斷擴充。
內地藝術品市場面臨的壓力并未減少,周峰認為畢竟傳統書畫精品很難釋出,而對于新入場買家而言,古代書畫相對的門檻比較高,在缺少諸如超高價億元拍品,抑或是沒有公認絕對的精品打前陣,如何對作品價格進行調整,在藏家培養上進行開拓等等,這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