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的歷史悠久。它最早伴隨著宗教誕生,擔負教化底層信眾的任務,后來逐漸成為各種典籍著作中生動的注腳。如英國著名小說家杜莫里耶所言:多數的文明人喜愛閱讀,而多數喜愛閱讀的人尤為喜愛書中的插畫。

【全本插畫圣經(出埃及記)】插圖 多雷
作為文字信息延伸的插畫藝術,在很長的時間里,卻總被主流藝術殿堂拒之門外,為什么呢?

【伊索寓言】插圖 拉克姆
我們可以聚焦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早期,在這一插畫藝術發展的黃金時代尋找答案。人類的印刷技術在19世紀取得了巨大進步,機械復印技術、石版畫技術的出現沖擊著傳統印刷業,而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階層變動,則將“閱讀”這一曾專屬貴族的文化活動推向了普羅大眾,以此為契機,插畫家、作家與出版商開始探索新的圖文聯系。這一合作模式要求插畫師的創作受文本信息的限制,并且得能經受市場的考驗。插畫成為了一種高度商品化的藝術形式,令傳統畫家嗤之以鼻。

【妖精市集(克里斯蒂娜·羅塞蒂著)】插圖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

【丁尼生詩集】插圖 米萊斯
迎合市場需求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19世紀的歐洲,一部圖文并茂的著作能讓職業插畫師收入不菲,而與此同時,許多受學院體系培養的正統畫家卻在追求個人藝術理念的道路上免不了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

【詩集(馬拉美著)】插圖 馬蒂斯
插畫藝術受市場追捧,傳統畫家則更愿意將插畫師歸為工匠行當。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值得人們深思。

【惡之花(夏爾·波德萊爾著)】插圖 羅丹
對插畫的成見是不合理的。實際上,諸如丟勒、小荷爾拜因等繪畫大師也曾位列插畫界的先驅,而后的德拉克洛瓦、高更、康定斯基、馬蒂斯等大師也都曾涉足這一領域。另外,插畫藝術高度商品化的特性使得插畫家樂于嘗試運用各種新手段,新技術進行創作,因此插畫師往往能夠成為開創某一時期藝術風尚的先行者。從新藝術運動,到先知派的創立,到以浮世繪版畫為代表的日本風格風靡歐陸,每一場藝術革命的幕后都活躍著插畫師的身影。

【都蘭趣話(巴爾扎克著)】插圖 羅比達

【烏鴉(愛倫·坡著)】插圖 馬奈
我們今天回顧插畫的發展歷程,更應該從中發掘出藝術家在平衡商業價值、審美表達與個性追求這三者時所表現出的執著與智慧。為插畫藝術正名,有助于啟發今天的藝術家在新媒體環境下產生新的創作思路。
作者:王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