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zhèn),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魏唐人,生于1280年,卒于1354年,享年75歲。
一生貧寒,性曠簡孤高,雖權勢不能奪其志。工詩文,善畫山水、墨竹,也擅草書。他的墨竹筆意豪邁,有崢嶸勁直景象,是繼文同之后的畫竹大家。他的詩書畫三絕,對當時和后世也都有影響,明代的沈石田、文征明,清代的吳惲、羅聘等均從他的作品里得到很多借鑒。
吳鎮(zhèn)自稱畫竹五十年。在藝術上他首推文同,再宗蘇軾,其墨竹畫藝受到李衍、趙孟頫的影響。吳鎮(zhèn)通過題畫詩來使墨竹人格化。強調(diào)竹子的堅韌個性。他以“虛心抱節(jié)”來贊頌竹子既虛懷若谷、又堅守氣節(jié)的人格化的植物特性。
吳鎮(zhèn)畫墨竹自稱是“戲寫”,表現(xiàn)了他畫竹時怡然自得的心境,這必須做到“心手兩相忘,融化同造物”。要如同“與可(文同)畫竹不見竹,東坡作詩忘此詩”那樣,吳鎮(zhèn)常常“初畫不自知,忽忘筆在手”,全身心地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中。這是作者在熟知客觀對象后,能熟練地駕馭筆墨的結果。
《墨竹譜》共二十二頁,每頁縱40.3厘米,橫52厘米,紙本,墨筆,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前兩頁書蘇軾撰文同偃竹記,后二十幅畫各種姿態(tài)的墨竹,每幅都有圖有文。作于元至正十年(1350),時吳鎮(zhèn)71歲,是畫了給兒子佛奴的。從附圖觀之,圖繪筍、粗竿、新篁、折枝共七八竿,錯落有致。雖說吳鎮(zhèn)墨竹宗文同,但他的畫法與文同相比較,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變:文同畫竹,竹竿紆曲,竹葉密集,而以墨之濃、淡示葉面之正、反。吳鎮(zhèn)畫竹,卻以墨色的濃、淡示竹竿之前、后,新篁以淡墨畫枝,而以濃墨畫葉。葉之長、短,似隨意生發(fā),但疏落簡率,蒼勁挺拔。短枝疏葉,筆不連而意貫,一似其題款草書,縱橫跌宕,一氣呵成。筆鋒略禿,中鋒撇去,凝厲而厚重。
竹根植于土中,根畔短草叢生,前濃而遠淡,增強了畫面透視的縱深感。二十幅圖,分別畫新篁、嫩枝、老干、垂葉、雨竹、風竹、雪竹、坡地竹林、崖壁垂竹,或粗竿挺拔,竹葉清勁,或細枝臨風,搖曳生姿。每幅畫的構圖都有很大的區(qū)別,以畫譜而言,稱得上變化多端,諸法悉備,成為后之學者極好的借鑒。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