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北京圣之空間藝術中心舉辦的“1+4”唐承華工作室師生作品展將于2017年6月3日在北京798圣之空間開幕。
工作室課程是致力于培養具有創造思維能力與水平具有夯實的專業基礎和廣博理論知識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能夠熟練運用版畫媒介和繪畫手段,進行藝術創作和拓展研究。學生根據作品內容和表現形式的需要,通過對自己所學到的綜合表現技能和感知性,在造型、色彩、材料等元素中掌握其規則的基礎上,進行作品創作。
此次展覽以學生個人創作計劃,立足于媒介的形態和傳統文化屬性,以多元思維方式、表現手段多方面視覺的敏銳性,呈現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他們的創作和生存狀態。通過自身文化背景和知識結構,讓他們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性和獨創性精神。

唐承華
我在尋找時間和地域給人的感覺風景中的自然秩序,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似乎以再現外部世界為目的,因而與傳統的現實主義有了較遠的距離。不過,我并沒有因此陷入純粹的抽象。 將自然景象所感悟的意識方式在繪畫中呈現,表達上得以精神與自然合理新秩序的延續。

天邊的云彩系列 布面綜合媒介 390x195cm 2008
從繪畫框架和視覺語境里找到了另外一種文化架構,在我重讀傳統繪畫的過程中,得以思想核心,并重視價值觀應該如何表現,因此,不再將自己僅僅立足于現狀,而要去尋找多元文化審美意識的可能性,在不刻意表現情懷的同時,應該將自己回歸零的原始狀態,尋求外界的因素以彼此補充的視覺復合體,使作品存在的空間概念不斷向外延伸著, 將這感悟的系統來創造。

方建喜
方建喜的藝術創作并未將都市這些問題一一呈現,而是通過色彩斑斕碎片化的藝術處理,將都市街景以及都市人的生活狀態進行局部掃描。這種具有真實感、觸摸感的藝術表達,以及生存境遇的藝術轉換,將集體經驗和個體經驗合為一體,既符合當代人的思考邏輯和敘事線索,又滿足了藝術家的生命體驗訴求。

名稱:街角No.1 2017年 綜合材料 100x120cm
畫面中所呈現的陌生而又熟悉的場景,激發出觀者現實生活中不可言語的共鳴。或一群人集體吶喊,或獨自一人坐在咖啡廳一隅,更或者燈紅酒綠下的無人街景,而背后恰恰隱喻的是失控的都市。

韓藝
我將自己擺在一個產品制造著的角度,創作了“它”,一個發生在它身上黑色的怪誕趣味,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個體都會觸碰不同的敏感區,不同的小日記真實的記載著每一個小故事,自我的新娘,避孕套氣球,奇怪的毛發,對成人世界的窺視及對另一個世界的向往,屬于某一特定人群兒時的記憶,如乘時光機般穿梭著的童年。銅板的凹版印刷,這種繪畫方式,在制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嚴謹,及反復的制作過程,使我不斷的思考,由于干刻技法只能保持較少版數的印刷效果,正如抽象的記憶般變得更加珍貴,2017年《時光機》系列版畫被中國版畫博物館收藏。

名稱: 時光機二十號 時間:2012材料:銅板版畫尺寸:70x70CM

康繼徽
我常在想,山的那邊,河的對岸是什么。
在我的想象中,山的那邊是無邊的海,海水纖塵不染,水面波光粼粼,引人入眠。
可是,海再大,終究有邊緣,上了陸地有什么,我不敢多想。地球是個球體,兜兜轉轉一圈,又回到原地。
想到這里,看風景似乎也變成一件無意義的事。

Scenery No.1 收藏級紙上噴繪 100x100cm 2016
但這還是阻擋不了我對風景的向往,慢慢的,我知道,我所向往的風景并不存在,它們一個接一個的存放在我的意念里,我按著自己所愛的地方的模樣構建了那么多的風景,然后置身其中。如果是一片海,我就乘一支小舟,任憑洋流把我帶向未知的地方,如果是月光下的荒野,就向地平線上的孤燈一直前行。
杉本博司對優秀建筑師的評判標準是看其將圖紙傳化為實際建筑的能力,有些建筑注定只能存在于圖紙上,落成以后,也就意味著終結。我知道我意念中的景不可能成為現實,但我又有一種想把它呈現出來讓懂得人一起分享的企圖心,所以,我做了這一批作品。

劉穎
生命的喜悅
當我對藝術本身思考越多,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越感覺到去分享喜悅與愛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的喜悅”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對喜悅的生命非常憧憬。為了達到這種喜悅,我一直保持著與事物之間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就是生活與做藝術的過程,我對過程中的艱辛都親力親為,不斷地觀察自身的能量,練習、訓練、經驗,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聚集藝術質量的元素,然后,戰斗著。

綜合材料,生命的喜悅-彩虹,180x150cm 2017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