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北京東視圣軒美術館 宋莊藝術論壇
承辦單位:北京東視圣軒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上上國際美術館 北京忠東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中海奧祥有限責任公司 NL恩來美術館 梅地亞藝術中心 天宇空間(北京)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學術顧問:楊衛、王小箭、朱青生、高天民、李廣明、牧野
學術主持:楊毅達
藝術總監:趙珈杰
策展人:冷述早
媒體統籌:海東、郁文、徐高棟
前言
“后宋莊“時代孵化推廣計劃-【對等發聲】面鏡ART 王江東/陳遠波雙個展采取對話與面鏡的形式,通過對等的表達自我內心述求和對作品所思所想所繪,在同一空間同一個場域,進行一場不同語境不同形式的對話與交流,真實的面對本我,呈現內在的自我,自由地發聲,自由的表達心境。
本次展出的兩位藝術家一位是王江東,他熱衷于德國抽象表現主義題材與東方本土人文精神有機的結合,把客觀事物與現象通過主體深層次的思索與實踐,以極簡的筆觸,把色彩、線條、和點,以及意象性符號等,多層次的融合、拼貼、截取、打碎、塑造、重組以及重建,在作品中營造出一種具有當代詩性和具有道法精神的哲思性氛圍,藝術家通過對人文向度方面賦予情境,在“移步換景”般的沖擊力下,日日思量和感悟身處繁亂的當下,什么樣的夢想和信仰是“無公害的”,在人生終極問題上和未來方向、人文精神、多重信仰以及社會問題等方面,又別有所悟!所以,此次展出的《吾忄》系列作品就是他對社會、人生、生活、人文、教育、宗教等的一個綜合考量。他是一位執著于藝術、關重于生命,是在不斷思索與思辨的藝術家。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陳遠波,他展出的作品《何去何從》系列,是近些年來在奔波中,對周遭社會現象、景觀、生活事態等各方面的萃取與提煉,是對當下繁忙生活行走狀態下的人們片影的一個寫照,以及在站轉地劃破時空的碎片,也是從另一視角觀察生活的忙碌、分離與支碎的狀態,是晃動、切割、抽片、流逝等幾個系列作品的最初瞬間靈感的撲捉和對客觀社會現象的感悟,在主體自我內心訴求中,達成吻合,也是個人情愫與集體記憶歷數當下生活必然的一種情感表達。
冷述早 2017/05/22

藝術家:王江東
出生于重慶萬州,旅德藝術家。畢業于陳和西教授全國油畫風景創作高研班。
參展履歷
2016年5月《貴州遵義1964文化創意園全國油畫風景寫生名家邀請展》
2016年6月《走進自然陳和西教授高研班油畫風景作品展》
2016年6月《新當代一2016年藝術家聯展》
2016年9月《第四屆江山如畫全國油畫寫生作品展》
2016年9月《德國漢堡Elektrohaus大型群展》
2016年10月《詩性中國藝術展(第一回)》
2016年11月《秋水八荒—潮白河油畫展》
2017.1 獨立精神第一回
2017.2 詩性中國當代水墨三十人專題研究展
2017.3 中國當代藝術聯盟2017 年度大展
2017.3 “格魯吉亞文化風情節”中國藝術家群展
2017.3 “般若華庭心靈色宴”明珠藝術展

《吾忄》17
布面油畫
100X80cm
2017

《沒有永恒II》2
70X70cm
2016

《吾忄》8

《吾忄》3

《吾忄》6
60X80cm

《吾忄》7
綜合材料

《吾忄》9

《吾忄》10

《吾忄》12

職業藝術家,現居南京揚州
1985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南湘西懷化,瑤族
2008年畢業于江漢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
2017年 遠波油畫藝術品鑒展(揚州)大偉威士忌酒吧
圈里圈外(南京)新城市當代藝術中心
2016年 奕·境(南京)圈外藝術館
空凡現當代藝術展(無錫)程及美術館
新當代2016藝術聯展(蕪湖)蕪湖美術館
新騎士當代藝術展(上海)M50雅巢畫廊
藝術南京(南京)愛丁堡酒店
寫生中國(南京)三江學院美術館
新當代海南環島采風展(海口)國新書院藝術館
2015年藝術南昌國際博覽會(南昌)國際博覽中心
新騎士聯盟展(南京)圈外藝術館
揚州首屆雕塑作品展 揚州市文化館
揚州建城2500周年歷史工程題材創作展 揚州市美術館
<<緣創*藝術作品展>> (揚州)
《和聲*不異而同》南京國際美展即鳳凰山藝術園簽約藝術家全國巡展,南京鳳凰山美術館
長沙美廬美術館
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
2014年陳遠波繪畫印象展 揚州雙博館藝術文化中心
南京國際美術展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北京798藝術工廠
中國新銳繪畫獎邀請展 北京Hi藝術中心
江蘇省中青年美展 南京江蘇省美術館
泰山美術作品展 山東泰山美術館
揚州市中青年優秀作品展 揚州市美術館
龍川畫派書畫展 江都博物館
2013年印象揚州個人畫展(揚州)
2009年武漢漢陽造青年藝術展(武漢)
2008年武漢漢陽造藝術展(武漢)

何去何從~10月15號
50X70cm
2015

何去何從~3月30號
120X150cm

何去何從~4月9號2
150X200cm

何去何從~5月15號

何去何從~9月23號之二
65X65cm

何去何從~11月19號
60X120cm

何去何從~3月24號
50X150cm

何去何從~3月25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