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雪濤
“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展”將于2017年5月21日 15:00在榮寶齋大廈二層多功能廳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展出王雪濤先生近百余幅作品,囊括了王雪濤先生各個時期的精品,分別有榮寶齋舊藏、社會征集、畫家家屬提供,實屬難逢之品賞機遇。

王雪濤創作照
王雪濤先生(1903—1982),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河北成安人,自幼喜繪畫,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先后受教于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齊白石愛其才華,奉師命改名雪濤,六十余年潛心研習花鳥畫藝術,不斷探索,上溯宋元,涉獵明清,融匯古今中西,以革新的意識創作了大量畫作,終集大成而獨樹一幟。著有《王雪濤畫集》、《王雪濤畫輯》、《王雪濤畫譜》、《王雪濤的花鳥畫》等。

1956年王雪濤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歐洲,在法國與畢加索相唔,王雪濤(左一)向畢加索介紹贈送齊白石木版水印畫集
王雪濤善于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尤善于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為畫面增添韻律。他筆下的花鳥蟲魚,刻畫細致入微,鮮活多姿,情趣盎然。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

青年時期的王雪濤與夫人徐佩蕸
提及王雪濤的繪畫風格,人們馬上會想到“小寫意”這個概念。這個標簽貼在他的作品上,確實很貼切。尤其是在民國之后的畫壇上,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一種風格和面貌去畫畫,而且豐富和升華了前人的筆墨和色彩,這在繪畫史上的確是少見的。準確地說,王雪濤的繪畫立足于宋元以來的傳統,尤其是他對徐青藤、陳白陽、石濤、八大的參悟,奠定了他筆墨的高古與沉厚。之后,陳師曾、齊白石、王夢白、陳半丁對他的影響可謂是點睛式的里程。陳的文氣、齊的率氣、王的靜氣、陳的清氣,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加之他的勤勉與謹嚴的天性,成就了他身前身后姹紫嫣紅般的燦爛聲名。在他與齊白石交往的幾十年中,老人家不止一次地盛贊他的繪畫,或帶溢美,但更多還是由衷。如1933年,題其書畫合璧冊道:吾賢下筆如人意,羨汝成名鬢未絲。次年又題作:藍已青矣。可見在白石老人心里,青年王雪濤已是位置高標了。王雪濤的繪畫取材豐富,筆墨沉著又飄逸,設色秾艷卻和諧,兼工帶寫,時常也借鑒西畫之圖式與手段,但卻毫無刻露之習。這也正是他的繪畫一直受人愛待、雅俗共賞的重要秘笈。王雪濤從二十年代始便以鬻畫為生計,他了解市場、更了解他們的需求,他作品中明麗清新的格調正是在此過程中漸至形成的。如果說齊白石在大寫意花鳥上開拓了新的境界的話,那么,無疑,王雪濤在小寫意花鳥的營造中確定了自己的話語。在此,我將之稱作“精微的寫意”。王雪濤一生與榮寶齋的淵源有自,緣分甚深,這是一段特別的佳話。而今天,北京榮寶拍賣薈萃他各個時期的精品于一處,有榮寶齋舊藏、有社會征集、有家人提供。旨在弘揚、流布王雪濤繪畫的人文傳統。這或許是他身后與榮寶齋的又一次因緣邂逅。
王雪濤花鳥作品展部分作品賞析:

百花齊放 115cm×179cm

牽牛雙雞 83cm×50cm

詠梅 121.8cm×68cm

藤蘿群鴨 110cm×80.3cm

玉龍山即景 96.5cm×79.8cm

柱頂紅 79cm×38.5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