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留念
(北京,2017年5月12日)董雪“錦云遮——絹本水墨作品展”于2017年5月4日至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展覽共呈現藝術家近兩年創作的30幅作品,展覽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著名藝術家高毅擔任策展,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黃華三擔任學術主持。展覽于5月11日下午3點30分舉行酒會順利閉幕,本次展覽吸引大批觀眾前往參觀,取得了圓滿成功。

黃華三、雷子人與董雪和學生們交談

藝術家與觀眾交流
策展人高毅指出:“這批具有迷人氣質的作品通過對易逝的、流動的、具有不確定性的浩瀚云天進行細致入微的具象描繪,一方面可以讓我們從中看到董雪沉靜、精微、細膩的內心;而另一方面,在我們與董雪所描繪的蒼茫云海對視的過程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她作品中隱秘的古典情懷與詩意。董雪的作品讓我們不僅可以從她層層染就于絹本的浩渺云天之中,看到她打磨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所傾注的心力與耗費的大量時光,同時,透過這些以云海為主題的作品,我們可以在云間起滅變幻的瞬間觀看這個我們自身無從把握的世界,透過這些作品,讓我們清晰感知到這個世界的瞬息萬變與無常。”

展覽閉幕現場

展廳圖
策展人助理王洋星月談到:“董雪畫作的另一引人之處就在于其能指與所指在一定程度上的錯位。久立于她的作品前,我們會追問“云”是否就是她描繪的唯一母題。在《萬里》系列中,那旋轉翻騰的留白就好似郭熙《早春圖》中躁動的巨巖。這兩者間的聯系也影射出中國水墨畫以至中國哲學中轉換的力量——“虛”則“實”,筆墨稀疏之處亦能如筆墨充盈般表現自然之妙。”
藝術家董雪表示:中國哲學講“氣化宇宙”,萬物因氣而生,得氣而存,有形和無形中無不表達著一種生命感。而云也是這種生命感的物化。像云遮不住月光,絹也一樣。作為一種重要的中國傳統繪畫材料,絹中絲絲交錯的織孔成為了作品中的“氣孔”,和我共同呼吸于今天這片天空。
部分作品

董雪 ,萬里1,38×38cm 絹本設色 2016

董雪 ,萬里5,38×38cm 絹本設色 2016

董雪 ,萬里9,38×38cm 絹本設色 2016

董雪,橫空2,21×84cm 絹本設色 2016

董雪,橫空8,21×84cm 絹本設色 2017

董雪,界1,85×85cm,絹本設色,2016

董雪,界2,85×85cm,絹本設色,2016

藝術家工作照
簡介
董雪
1991 生于北京
2014 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國書畫專業,獲學士學位
免試攻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學術碩士研究生,導師高毅
現生活工作于北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