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賣會定于5月30日-6月4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舉行,5月30日-6月1日預展,6月2-4日拍賣。拍賣會將推出古代、近現代、當代書畫,寶聚集珍-寶聚齋中國書畫,古籍善本、油畫雕塑暨小雅觀心,紫甌凝香-紫砂藝術,繁華盛世-明清金銅器物,梵韻西來—古代金銅佛像,中國玉器,古董珍玩等專場,拍品約兩千件。
拍品預覽
古董珍玩之金銅佛像

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5月30日-6月1日
古董珍玩專場
拍賣時間:6月4日 下午1:30始
拍賣地點: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層宴會廳
注:古董珍玩專場 Lot2525-2540 為金銅佛像拍品

▲Lot 2540
明永樂 銅鎏金薩埵像
“大明永樂年施”楷書款
H 25 cm
估價: 4,000,000-5,000,000
明永樂佛像在西藏成熟的藝術風格基礎上,吸收漢地審美觀念、表現手法和工藝技術,將漢藏兩地造像風格完美融合。雍容而不失秀逸,渾厚之中透出溫文嫻雅,裝飾華麗又自然適度,毫不顯累贅。加之獨有的銅質和鎏金,令其熠熠生輝,獨樹一幟。
此尊菩薩頭戴寶冠,U字型寶繒飄拂在耳際。面容寧靜含笑,慈悲祥和,眉目俊朗,鼻梁高挺,嘴角微笑,雙目俯視,深情溫和,似乎只要觀瞻其圣像,便可得超度解脫。身形挺拔,寬肩細腰,為典型的永樂造像風格。體態微微左傾,右手舉金剛杵,左手結說法印,動作自然舒展,衣飾隨身姿翻卷飄拂。跏趺坐于蓮座上,仰覆蓮瓣細密飽滿。鎏金燦爛奪目,蓮座下部邊緣正中鏨刻“大明永樂年施”六字款,集中的體現了明永樂佛像的審美特征和工藝水平。

▲Lot 2534
清康熙 銅鎏金黃財神
H 13 cm
估價: 400,000-600,000
黃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財神之一,因身相金黃,故稱黃財神。修持黃財神,可消滅六道窮苦,增長福德、壽命、智能。此尊黃財神頭戴寶冠,面相方圓,眉間緊蹙,雙目圓睜,寬鼻闊口,神態威嚴。耳垂圓環,繒帶在耳際彎曲上揚。上身袒露,佩瓔珞釧環,手腕、上臂及腳踝處皆有釧飾;下身著短裙,衣緣鏨刻花紋,裙褶自然鋪于座面上;左手持吐寶鼠置于右膝上,象征消解窮困,增廣財源,舒展坐于雙層座墊上,神態生動。

▲Lot2539
15 世紀 銅鎏金文殊菩薩
H 23 cm
估價: 500,000-700,000
文殊菩薩面龐圓潤,神態沉靜。頭戴寶冠,冠葉雕刻精致。寬肩細腰,體態端莊優雅。雙手當胸結轉法輪印,各牽一株蓮花開于左右肩,其上分別置經函和短劍。神態自若,造型優美。緊貼肢體的天衣帛帶,于雙肩處飄逸,纏繞于身體兩側垂落。裙裳寬松,衣褶自然鋪開。耳飾、腕環與臂釧,寫實而精美,琳瑯滿目。整體比例勻稱,工藝精美,雍容華貴。
拍品預覽
梵韻西來-佛造像藝術專場
梵韻西來—佛造像藝術專場
拍賣時間:6月3日 下午1:30
拍賣地點: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層宴會廳
隨著佛教藝術品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藏家、學者的關注,收藏群體不斷增加,學術研究逐步深入,梵相精品已成為頗具潛力的投資熱點。翰海于2017春拍首次推出《梵韻西來》古代佛像藝術專場,拍品130余件,為收藏愛好者更深度了解“西天梵相”提供了可貴的機緣。

▲Lot 1827
元宮廷 綠度母造像
年代:元代
高19 厘米
估價 1,000,000-1,200,000
綠度母仙姿玉體面煥容光,豐美窈窕阿娜多姿,寶冠金珥身飾絡珠,蘭心慧德智顯金身,纖纖玉手化出寶蓮在玉肩盛開,嫻靜端莊自然坐于蓮臺之上,望顧生悲,安人心靈。
西天梵相
元代(公元1271-1368)是蒙古民族建立的歷史上疆土最大的王朝,也是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朝代,佛教在元代得到統治者的優待和提倡,尤其是藏傳佛教在皇權的推崇下大規模的傳播。公元1206 年,元世祖封八思巴為帝師,賜玉印,命管理天下釋教。此外,漢傳佛教也受到重視,元初漢傳佛教界人物如海云法師,耶律楚材、劉秉忠等在朝廷中身居要職,對漢傳佛教在元代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1、元代皇家佛教造像-主要為藏傳造像,少數為漢傳造像,出于元上都,元大都、五臺山等皇家直屬寺院。造像由元代將作院,諸色人匠總管府、下屬多種提舉司造辦。元代皇家造像的材質有;金、銀、黃銅、青銅、紅銅、石、木、干漆、泥等。
2、元代內地官方佛教造像-出于地方官府和佛教管理機構建造寺院的藏傳、漢傳造像。漢傳造像藝術受到元代皇家藏傳造像藝術的影響,延續宋金風格融入很多藏傳藝術。
3、元代民間寺廟造像-多數由社會募捐形式建造,財力物力等局限,多數是漢傳寺廟。留下來的造像數量不少,多數造像比例失調做工粗糙,造像也受到藏傳藝術的影響。
4、藏區各派寺院造像-藏區從10 世紀的宗教分治期各區域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元代薩迦政權的成立,藏區造像保持原有的風格,尼泊爾藝術加重,同時也受到元代宮廷佛教藝術的影響。存世地域主要為青藏,四川、寧夏、甘肅、云南等地。

阿尼哥自幼聰明好學,博聞強記、過目不忘之能;精通佛經,梵文、畫塑《尺寸經》、擅長建造設計、雕塑繪畫。1260 年元世祖命八思巴在薩迦寺建造金塔。聞波羅國多出良匠,下旨發詔征召,阿尼哥等80 位尼泊爾工匠來應征,金塔之事無人敢領隊,年僅17 歲的阿尼哥自請任之,來到西藏受命督造金塔。次年金塔建成,請歸國。八思巴見難得奇才,勸阿尼哥入朝,收入弟子,并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
“西天梵像”之名應為元代宮廷對阿尼哥所造佛像之稱呼。“西天”一詞是古代對印度的稱謂,古印度古稱天竺,在中國西南,故稱西天。“梵”的釋義為印度古代語言。“相”就是佛造像。尼泊爾藍毗尼園又是釋迦摩尼出生地,公元13 世紀,從印度北方來的瑪拉人擊敗了李查維王朝。阿尼哥親手制作的佛像被稱為“西天梵相"完全符合邏輯。
“西天梵相”藝術分析;阿尼哥尼泊爾人,造像藝術風格定是13 世紀尼泊爾藝術風格,應具備內地造像鑄造,銅質、等內地工藝特點,工藝精美絕倫,富麗堂皇,元代皇家造像頂級作品。

▼Lot 1742
文殊菩薩
年代:明宣德- 正統
高35 厘米
估價:550,000-650,000
明代中原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系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是明代世間崇奉的常見造像題材。此尊造像游戲坐姿坐于雄獅背上,左臂肘部支于左側花幾上,右手自然搭于右膝,閑情逸致。面相方圓端正,神態安詳,現慈悲祥和之女相。上眼簾較寬,這是明早期漢地造像的特征。頭戴寶冠,胸前飾有多個“U”形連珠式瓔珞,左肩披絡腋,下身著長裙,飾有連珠式瓔珞,富有裝飾情趣。衣緣鏨刻有花紋帶,裙褶自然流暢鋪于蓮花座上,生動自如,采用了漢地造像的寫實性表現手法。全身衣飾繁縟得當,衣紋飄逸流暢,裝飾自然。

坐騎雄獅姿態威猛,回首昂望作吼叫狀,造型生動。下承單層覆式蓮花座,蓮花瓣飽滿圓潤,端頭飾有云頭紋,制作精致,頗具永宣造像之遺風。整體造型端莊優美,泥金處理,皮殼呈古銅色,做工精美,線條流暢,雕塑美學視覺強烈,品相完整,流傳有序,乃明代漢傳佛教造像中的佳作精品。

▲Lot 1770
銅鎏金 喜金剛
年代:明宣德
高19.5 厘米
估價 580,000-680,000
喜金剛是密宗無上瑜伽部母續尊奉的重要本尊,也是薩迦派道果修法尊奉的主要本尊。主尊八面十六臂,每面三目,獠牙交錯,頭戴人骷髏冠,黃發束髻,項戴五十人頭項鏈。每只手都托著一只骷髏碗,碗中分別站立不同的神獸。右手碗里依次是:白象、青鹿、青驢、紅牛、灰駝、紅人、青獅、赤貓、天魔和紅角各是里面的一種動物;左邊碗里依次是:黃天地、白水神、紅火神、青風神、白日天、青骸帝、黃施財等,每種人物和動物在此都有一定的象征含義。本尊左腿屈,右腿伸,抱著黃發三目、頭骨為珞、右手持月刀、左手持顱碗的明妃(金剛無我佛母),威立于蓮花寶座上,腳下踩二仰臥外道神,表示降服邪惡和無明。整尊造像法器俱全,保存完整,鎏金厚重華美,瓔珞、蓮瓣具有典型的明早期內地宮廷風格,品相完整,金水厚重,十分稀少,為難得的收藏上品。

▼Lot 1829
佛教護法一對
年代:明代
高 38.3 厘米 38.9 厘米
估價 550,000-650,000

此兩尊造型都以青銅材質鑄造而成,表面在刷以泥金,面目稍年輕的是韋陀菩薩,五縷墨髯的中年是伽藍菩薩(道教稱關圣帝群關羽)他們二位都是佛教寺廟的主要護法神,韋陀菩薩一般供奉在天王殿菩薩像后,西北站立,身著甲胄,手握金剛杵,全副武裝,威風凜凜,佛經中尊稱他“護法韋陀尊天菩薩”。伽藍菩薩則供奉在寺廟內的伽藍殿中,倆尊造像皆為明代中原地區鑄造,具有明顯萬歷時期造像特點,通體施泥金,頭戴方冠,面形方正威嚴,金甲裹身,披帶臨風揚起,足踏半馬蹄形山岳臺座,造像奇偉、威嚴、神武。
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賣會
Beijing Hanhai 2017 Spring Auctions
預展:5月30日-6月1日
Preview: 30. May - 1.June
拍賣:6月2-4日
Auction: 2-4 June
地點:北京嘉里大酒店
Venue: Kerry Hotel Beijing
專場安排
6月2日
寶聚集珍-寶聚齋中國書畫 上午9:30
中國近現代書畫 下午1:30
中國古代書畫 下午3:00
紫甌凝香—紫砂藝術 下午1:30
古籍善本 下午3:00
6月3日
中國當代書畫 上午9:30
油畫雕塑暨小雅觀心 下午1:30
梵韻西來—佛造像藝術 下午1:30
繁華盛世—明清金銅器物 下午3:00
6月4日
中國玉器 上午9:30
古董珍玩 下午1:3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