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紅狗綠添新彩
周春芽從學生時期的褐色調走向綠狗、紅人、桃花、紫巖,信步而來幾度跨越顏色的維度,每次跨越都是對他人生步伐的呼應。而回顧色彩斑斕的履歷,周春芽沒有感到絲毫的滿足,更是直言:“始終是開始,只是時間不夠用。”
回歸故里,周春芽沒有回歸以往沉郁的褐色調,而開始屬于他的色彩贊歌。
1996年,一個奇思讓家中小狗黑根“變”成綠色,造就了綠狗系列,它如一夜春風般風靡中國當代藝術。“即興”成為經典,更成為周春芽的個人符號。周春芽說,“其實,‘綠狗’在某種程度上正象征著我自己,它的形象以及所處的場景實際上都是我文化性格及現實生存境遇的投射。”

周春芽 綠狗 1998 布面油畫 150x120cm
周春芽早在1997年用桃花襯托過綠狗;1998年開始“紅人”系列的創作,因為缺少和環境的互動而顯得單調。直至他與妻子在龍泉桃花樹下游玩時,周春芽如醍醐灌頂:何不如讓紅人、桃花同在春風之中共舞?這首紅色調的艷舞曲應運而生,它是周春芽對于“道法自然”的討論,對真誠而本能欲望的描繪。

周春芽 桃花春風 布面油畫 150x120cm
豫園香徑獨徘徊
周春芽《豫園》將亮相于華藝國際2017年春季拍賣會,尺幅為周春芽所有作品中的巨擘,重現中國經典園林文化。中國式的園林本來就是一種人改造自然呈現美的藝術,周春芽以西方表現形式對“藝術”再度刻畫,無疑是一種繪畫藝術的新呈現。
上海豫園,江南五大園林之首,原是明代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為侍奉至親而建的私人園林。豫園外圍自清代同治年以來是綜合性商業區,更有湖心亭和九曲橋相互輝映。園內大大小小掇石隨處可見,最為有名的江南三奇石之一——玉玲瓏亦在其列。走至深處,移步換景,曲徑通幽;百花含情,楊柳依依。

上海豫園實景

周春芽 豫園 2012 布面油畫 272x408cm 華藝國際2017年春季拍賣會拍品

周春芽 豫園局部
紫色對于藝術家來說是一種非常有魅力的色彩,本次拍品《豫園》以絢爛流淌的色彩、歡快率意的筆觸表現出人造的園林景色,其中的紫色調更是一大亮點。周春芽借著強烈而濃郁的色彩表達著自己對豫園鐘情萬分。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回顧周春芽的綠狗、桃花、山石系列,每一筆都是為了在刻畫豫園,這個更宏大的畫面做準備。綠狗的顏色切換、桃花的恣縱筆觸及生命律動的具象化表達、山石的中國水墨兼融新表現主義,直到豫園里如生命般生長著的紫色石頭,更兼前者的整合。

周春芽 上海豫園小景 2013 布面油畫 200x250cm

周春芽 瘦西湖春色 2015 布面油畫 250x200cm
2013年周春芽創作出豫園系列,同年一個新生的寶寶降生,取名周紫巖,粟憲庭出主意將之前的“言”易名為“巖”。“彤管分青瑣,瓊緘到紫巖。”周春芽在豫園系列中的石頭,堅固而漂亮,畫面中一張一翕呼吸著的紫色恰似生命之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