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董珍玩部分的《靜觀——歷代造像》專場即將迎來第七期拍賣,一路走來,《靜觀》專場成績斐然,目前已成為了國內佛造像拍賣市場的風向標之一,感恩海內外各界藏友的認可與支持!
本期《靜觀》專場將推出五十余件佛造像、法器精品。這批造像跨越千年的歷史,包含佛、菩薩、上師、密教本尊、護法等多個類別,具有印度、尼泊爾、西藏、蒙古、漢地等多地造像風格。西藏地區造像一直是喜馬拉雅藝術中的重要版塊,本次《靜觀》專場將推出一批極具特色和收藏價值的西藏佛像。其中的一尊銅鎏金上樂金剛像體量碩大,工藝極為精湛,為現藏家十余年前購自廣州市文物總店,作品有出版,來源十分可靠,值得重點關注。

15世紀 銅鎏金上樂金剛
H:29cm
來源:國營文物商店舊藏
出版:《廣州市文物總店藏品集》,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51頁。
華藝國際2017春季拍賣會拍品
上樂金剛又稱勝樂金剛,藏語稱“登巧”,蒙古語稱“德穆欽格”,是藏密無上瑜伽部母續的本尊,是三世諸佛的金剛身、語、意所依,是諸佛功德的總集代表,也是藏密無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大威德金剛、上樂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和密集金剛)之一。勝樂金剛的教法為藏傳佛教各教派所信奉,特別為噶舉派所信奉,是修習密法大手印法的本尊,在藏區噶舉派的密宗殿皆主供上樂金剛佛像。


此尊上樂金剛四面十二臂,四面分別代表息、增、懷、誅四種事業與功德。十二只手臂,代表十二真理,克服十二種緣起的羈絆。每面具三眼,象征了達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不舍一切有情眾生。發束髻于頂,頂髻正面有十字金剛杵,象征智能與方便,其上有火焰摩尼寶為莊嚴,左邊有一彎新月為裝飾。頂戴五骷髏冠,象征具足五方佛智遍知一切。身上佩戴瓔珞,以及骷髏和鮮人首鬘,代表清凈五十一心所,及降伏貪瞋癡。

上樂金剛正二手施金剛吽伽羅印,分持鈴杵,擁抱明妃金剛亥母。明妃持鉞刀和嘎巴拉碗,抱主尊。這種形象的上樂金剛也稱為吉祥輪上樂金剛。主尊手臂向兩側展開,持物十分清晰,除正二手的鈴杵和上二手持象皮外,余右手持嘎巴拉鼓、鉞刀、長把斧、三叉戟;余左手持喀章嘎、嘎巴拉碗、金剛索、鮮梵天首。上樂金剛的骷髏和鮮人首長項蔓垂至雙腿間。足底鑄插釬,以便固定于蓮臺之上。金剛亥母左展立姿,右腿勾住主尊的腰部,面朝上仰望,似與上樂金剛有表情交流,腰部的U形連珠瓔珞十分華麗精美。蓮座蓮瓣飽滿舒展,仰覆蓮瓣錯落排列。

整像造型比例準確,形象生動優美,面容身軀十分飽滿,飾物細節刻畫精致,并鑲嵌綠松石,工藝細膩精湛,金剛足下所踏異教神皆生動鮮活,顯示出高超的工藝水平。造像紅銅鎏金,分體澆鑄,銅質精純沉重,工藝卓越,富有藝術感染力,明顯表現出尼泊爾造像的藝術風格,不失為十五世紀西藏地區造像中的精品。


上樂金剛造型復雜,鑄造難度極大,因而流傳下來的精品并不多見。該像來源清晰,為現藏家十余年前購自廣州市文物店,并有出版,體量碩大,極為少見。同類造像可以比較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洛杉磯亞洲藝術博物館和西藏直貢寺的藏品。這類結構復雜、工藝精細的密宗雙身本尊造像一直受到藏家的青睞,是喜馬拉雅藝術中永恒的主題。

出版:《廣州市文物總店藏品集》,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51頁。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品

洛杉磯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品

上樂金剛,15世紀,高34.8厘米,西藏直貢寺藏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