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泊藝術簡介
馮泊,男,漢族,1968年生于甘肅秦安,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進修于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高研班和中央美院研究生同等學歷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寫意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員,天水市人大代表,秦州區人大代表,天水市美協理事,天水市青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秦州區美協副主席。

《吉祥山村》68X68cm
1996年
作品《驚》獲“紀念魯迅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孺子牛“全國書畫展”銅獎,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1997年
作品《隴原臘月喜迎歸》獲“當代中國工筆畫展”優秀獎,并入編畫集。(文化部社文司、中國美術館)
1997年
作品《祁連深處》入選“當代千名國畫家”作品展,被評為優秀國畫三百家,并入編畫集。(中國文聯)
1998年
作品《塬上人家》入選“中亨杯”全國中國畫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1999年
作品《隴塬回音》入選“99年迎澳門回歸”全國中囯畫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2000年
作品《雪鶴銀月》入選“世紀。中國風情”全國中國畫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2001年
作品《東進》獲“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展甘肅展區”三等獎。(甘肅省文化廳)
作品《山村小學》獲 “甘肅省政府”飛天獎 “。(甘肅省人民政府)
2002年
作品《秋染黃土層巒秀》入選“紀念毛澤東延安文藝坐談會講話發表六十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美協)
2005年
作品《昔日抗戰地,今天瓜果香》入選“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全國書畫大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中國書協)
作品《陽光》“第三屆全國青年中國畫年展”優秀獎,并入編畫集。(中國文聯文學藝術基金會丶中國美術館)
2006年
作品《關山神韻》獲“第六屆全國工筆畫大展”收藏獎,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玉關九轉一壺收》獲“黃河壺口贊”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優秀作品獎。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2007年
作品《寒林歸禽之二》入選“第二屆齊白石獎全國中國畫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北方十月》入選“紀念黃道周2007全國中國畫 ”提名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
作品《渭水人家》入選“紀念葉淺矛百年誕辰”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寒林歸禽》獲 “第五屆青年中國畫年展”銅獎,并入編畫集。(中國文聯文學藝術基金會丶中國美術館)
2008年
作品《暖冬思語》獲“2008造型藝術新人展”提名獎(銅獎),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寒林》入選 “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同一個世界》入選“第七屆全國工筆畫”大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和諧家園》入選“和諧家園”全國工筆畫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2009年
作品《寒林聚禽》入選“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 ”全國美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家鄉》入選 “第二屆全國工筆山水畫”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2010年
作品《棄巢》入選“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大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環保一廢棄的高碳》獲“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優秀作品獎,并入編畫集 。(中國美協)
2011年
作品《祥和的山村》入選“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木作品展”,并入編畫集。(中國文聯丶中國美協)
2012年
作品《生命贊歌》獲“全國第三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優秀作品獎。(中國美協)
作品《紅色韻律》入選 “全國第三屆工筆山水畫”展。(中國美協)
2013年
作品《盛世歡歌》參加“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館藏精品展。(中國美術館)
2014年
作品《贊歌》入選“紀念惲南田誕辰380周年”全國花鳥畫作品展,并入編畫集。(中國美協)
作品《初冬季節》入選“全國第四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中國美協)
出版有《甘肅省美術家優選畫庫 。馮泊山水畫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馮泊作品集》《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 。 馮泊工筆花鳥畫選》,《走進中國畫名家。 馮泊作品集》《中國畫壇九十家。馮泊》等專集,并在全國數十家專業報刊發表作品戓專版介紹。

《家住閑云流水間》68X86cm
馮泊筆下的花鳥山水情懷
作者:胡碧波
馮泊,天生就是一塊畫畫的料。生于斯的大地灣,給了他豐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和性靈。我國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繪畫作品——大地灣地畫,更是讓他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飛得那么的堅定和高遠。
馮泊是當代畫壇的后起之秀,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結識馮泊之前,我在《美術大觀》、《美術研究》、《中國書畫報》上品讀過其工筆畫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他的畫室。一幅充滿生機的工筆花鳥畫還躺在畫板上,畫中彰顯著“美”與“雅”。綜觀馮泊的作品,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他工筆畫的單純性特征。這種單純性不是簡單、簡率,而是形象塑造上的概括和符號性形象的重構。成就一幅作品不可僅僅滿足于個性化的圖式,還需“超然象外”與“遷想妙得”。

《空谷回聲》68X68cm
他獲“2008造型藝術新人展”提名獎的《暖冬思語》繪寒冬的夕陽下,一群小鳥與樹木低語的情景,訴說著自然與生命的哲思,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這恰好吻合這次展覽的主題——“探索·創新——造型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的民族性與地域性”。有一年他回老家過年,天寒地凍,行人稀少,只有落葉飄零、寒鴉鳴啼。一片白云悄悄越過蒼茫的山坡,漸漸地如一股清泉,無聲地漫入心扉。眼前的景物,讓他凝神靜思。往日零碎的構思慢慢成形,一幅圖畫浮現在腦中。他把昔日鋪天蓋地、掩映無數雀鳥的綠葉演繹為葉兒落盡、鳥兒在枝頭竊竊私語。這由點、線、面組成的單純的畫面,于純凈中透出溫暖,他因此叫它“暖冬思語”。他的另一幅以鳥為題材的作品《北方十月》描繪了深秋的北方雪景。畫面上,雪花還在簌簌地飄著,河中的鵝卵石已經鋪上層層雪花,野草堅韌地飄搖在小河旁,幾只禽鳥在雪地里悠閑地踱著步子。整幅畫自然、單純,有生活情趣,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作品體現了作者與自然界中生命的感情交流。有生命的事物,首先是以外在的樸素美感而喚起他的關注。它們內在的、具有“人格化”的深層美感,構成他與事物的感情上的共鳴,從而產生創作欲望和藝術靈感。

《隴山雪霽》68X68cm
從馮泊獲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優秀獎的作品《環保——廢棄的高碳》中不難看出,他并不是畫匠,而是有頭腦、有思想的畫家。他觀照現實生活、文化生態與人文情境,在追求美中進行創新,表現屬于自己的東西。他長于他人之處是有思想、敢于挑戰、善于發現美的事物。該作取材于醫院的太平間。在“低碳”、“環保”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的背景下,馮泊力求通過畫面向我們營造一個低碳的生活環境。低碳減排,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造福后代。馮泊用繪畫語言來詮釋這一環保理念。這也是他作為一位優秀青年畫家,有社會責任感、對現代社會有人文關懷精神的一種體現。這幅畫無論造型藝術與審美價值,還是題材的取向及藝術語言、形式與技法,都反映出畫家的精神風貌、創新活力和藝術表現力。這幅作品在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中因關注生態而受到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北京工筆重彩畫會秘書長金沙為:“這是對當代生活最直接的表達和識。”在這次展覽上,除了獲獎作品外,還有近30幅花鳥、山水畫小品,那種田園詩式的山水情懷,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以及身臨其境的感覺。昔日的馮泊,多重筆墨,今日卻多參色彩,這種風格的微變,也許是他近年多次深入生活的所想和所思。《聞賞清秋》、《溪山幽水》、《空山雪意》等等,或空山孤亭、或秋壑云起,那種寧靜與淡泊,蕩滌著他的心胸,喚起他的精神漫游和創造激情,這都是他“實象”和“心象”相交融的絕妙畫面。

《溪山幽水》68X68cm
馮泊的花鳥、山水畫作品,強調自然花鳥山水的體驗與感受,其形式、筆墨、意象與章法,幾乎都有現實生活為依據,這使他的作品鮮活而生動。比如他的《冬趣》,畫面呈現的是我們生活環境中最熟悉,也是許多畫家遺忘而未撲捉到的景象,冬天掉落葉片的洋槐樹枝,稀疏地掛著莢果,一只麻雀棲息在樹枝上,在冬日暖陽里舒展羽毛。一種和諧、清幽的場景,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大美和對生命的敬畏。馮泊的《清溪曉色》、《無聲的風》、《山居圖》等山水畫,都是他生活中取景取意,深入大自然實地觀察寫生,在寫生中進行取舍與創作,使得作品具有生命力。這也是他遵循古訓“師法自然”的結果,表現出他對畫面意境營造的非凡功力。

《無聲的風》68x68cm
我很喜歡畫家馮泊的作品,無論他的花鳥還是山水,其中流露出的那種靜謐、安詳、溫馨的意境,讓人陶醉,使人聯想。在傳統的根系中汲取著營養,又從西方繪畫中借鑒了形式、構成、色彩等諸多因素,正在慢慢重塑著自己特有的畫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馮泊對繪畫的1執著精神和謙虛好學的態度令我嘆服。在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難能可貴的藝術真實感。
作品欣賞:

《落日清風》68X68cm

《秋水瀟瀟》68X68cm

《無風的早晨》68X68cm

《小河從我家門過》68x68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