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清乾隆年間徐國搢生于長沙起,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這150年左右的時間,長沙城里喜歡書畫的愛好者和收藏家們,無人不知曉徐氏家族五代人在書畫界文物收藏鑒賞方面的聲譽及影響。
徐國搢七歲喪父,母親羅氏教其讀先賢經書,長大后建“綠草堂”于西郊,讀書學經博覽群書之余,栽梅種竹,彈琴賦詩恬淡自娛,尤其喜好收藏古代名人書畫。長沙人稱:“齊眉夫婦八旬壽,繞膝兒孫一品衣。”講的是他的兒孫個個有出息。徐國搢長子徐夔及長孫樹銘、樹峰,次子徐棻及孫樹錦、樹鈞,三子徐芲及孫樹鍔等,延續到樹銘、樹鈞的兒子“立”字輩及孫“本”字輩以及重孫“經”字輩,加起來五代有二、三十余人喜好書畫或以書畫成名。
徐國搢長子徐夔(1803-1879),字俞臣,平生多藏古彝器及鐘鼎原拓金石碑帖。徐夔的長子徐樹銘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進士授編修,徐樹銘為人低調不事積蓄,唯好收藏把玩金石鐘鼎及名人字畫,平時以著書習字為樂;徐國搢次子徐棻(1812-1896),字蕓渠,道光二十一年進士,工詩文,擅長書法。主講長沙岳麓書院、城南書院二十余年。徐棻后代中又以三子樹鈞(1842-1910)及他的七個兒子德立、漢立、博立、顯立、楨立、宏立最能書畫翰墨。特別是徐楨立(1890-1952)的山水花鳥獨樹一幟,曾任湖南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湖南大學文學系主任等職。
從徐國搢到徐恪本150年,先后有五代人從事文物收藏及書畫藝術,在長沙古玩收藏及字畫鑒定界有著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徐氏百余年以文傳宗興家,其家教家風值得探討研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