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和莞城美術館主辦的“永恒的樸素——余本作品展”,將于2017年4月14日陜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這股來自南國的藝術之風將吹拂在黃土高原厚重的藝術土地上,帶來別樣的生機。
第一代留洋油畫家——余本
余本,別名余建本,1905年生,廣東臺山人,著名油畫家,曾就讀于加拿大安德里奧藝術學院,與徐悲鴻、李鐵夫、馮鋼百等同屬國內第一代留洋油畫家,先后創作畫作千余幅。1935年回香港從事創作及授徒,是香港西畫藝術發展的先驅。1956年應國家邀請,居家回內地定居。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展覽,歷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美協理事、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美協副主席、廣東畫院副院長、藝術顧問等。他的作品情感、題材上體現出對普通勞動人民的深深關注和同情,在他不同題材的作品中,既可看到倫勃朗的明暗色彩光影,也可看到印象派的筆觸效果,還有塞尚般的色彩和結構力度,并在此基礎上融入了個人的理念,使作品傳達出深刻的“本土精神”。
余本先生沉浸于藝術創作而始終不忘初心,回國后的作品更是體現了一位藝術大家的社會人文關懷。潘鶴稱贊其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關山月、郁風、王璜生等都曾撰文褒揚其人其藝。
全面展示余本的藝術面貌
本次展覽展出余本先生各時期作品200幅,展覽以時間和題材為線索分為四個部分:悲辛與浪漫、南粵風情、山河情重、北國風光,涵蓋了他一生主要創作階段。“悲辛與浪漫”是余本先生早年在海外及香港創作的作品,“南粵風情”是1956年后在廣東各地的寫生作品,“山河情重”是余本先生1962年至1976年應邀在延安、韶山、北京以及長江、黃河流域采風創作的作品,而“北國風光”則是1962年至1965年在東北等地的實地寫生。從國外到國內,又從南至北,無論是南方的?;~塘,還是北國廣袤天地,余本先生的作品不僅呈現了他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亦使人從這創作中體會一種自然的勃勃生機和樸素的審美情懷。
推進二十世紀早期油畫研究,促進南北藝術交流
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在各種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可見一斑,文化、藝術的傳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莞城美術館曾于2012年舉辦“本質·本色——余本寫生作品展”,2013——2015年我們沿著余本先生曾經的寫生路線,策劃“大地之美——余本寫生作品全國巡回展”,先后在北京、武漢、哈爾濱、常熟、杭州等地展出;2014年9月莞城美術館還專題舉辦“藝即人生——余本經典作品展”,并榮獲文化部“2013-2014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進一步促進了對余本先生藝術的研究。陜西是余本先生曾經寫生駐足的重要一站,他在這里飽含深情地創作了不少有關革命圣地——延安的作品。此次 “永恒的樸素——余本作品展”沿著余本先生曾經的寫生路線來到陜西,對促進兩種鮮明而獨特的文化藝術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將產生積極作用。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是目前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專業美術博物館,還是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此次展覽是莞城美術館開館九年以來與陜西省美術博物館的首次合作,也是東莞市的文化機構策劃的美術作品展覽首次到西部地區的國家大型美術館展出,使得此次巡展更加具有特殊的意義。
展覽將展出至5月4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