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時間:3月27日下午2:30
展覽地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美術館(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 南大星云樓一樓)

民生映像
陸慶龍繪畫作品展前言
懷 鄉
文 | 聶危谷
在中國大踏步邁向城市化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農民工晝夜辛勞的身影無處不見,以此為選題的美術作品也屢見面世。然而與那些庸常畫者筆下矯情的訕笑或者陰霾的呆萌全然不同,陸慶龍油畫筆下的農民工充溢著春暖大地般的正能量——晴朗藍天下厚實的身影抵御著刺骨的北風,發自內心的燦爛正在消融著三九的冰寒,與他們腳下那片在陽光照耀下化出縷縷蒸氣的凍土親密無間。甘苦而自得其樂,卑微而不失尊嚴,尤其是那立于天地間的人格自信,通過畫中人物體語和表情的塑造,以及被賦予了畫家真實情感的果斷筆觸——表現出動人心魄的真率樸實。
已過不惑之年的陸慶龍老師先后在鹽城工學院、南京大學兩所高校從教多年,但江蘇射陽農村的童年生活卻是其銘心刻骨的深層記憶,深深眷念著的鄉土情懷持續發酵,成就了陸慶龍油畫藝術中揮之不去的“懷鄉”情緣。他筆下的農民工也就是那些可親可敬的父老鄉親,汗濕的面龐滲透著血濃于水的人間親情。與這些“民生映像”的人物畫相得益彰,其“故土家園”的風景畫也非今日畫家們趨之若鶩的異域山水風情和園林幽情美景,而是他從小摸爬滾打其中,如今依舊流連忘返于采風途中的泥濘的鄉野小道、村邊雜樹、土丘和池塘。
陸慶龍一步一個腳印攀登人生和藝術旅程,從自我生活經歷釀就的“懷鄉”之情,升華到對于整個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懷鄉”之情。“黃土溝壑”遠紹中原文化的濫觴與崛起之地,近距新中國前夜的紅色革命根據地;“邊陲風情”則在仰觀巍巍中華壯麗山川之際,緊密關注著祖國這個凝重稱號的尊嚴地理峰值和崇高精神象征。兩大系列構成了主旋律的和諧伴奏,于潛移默化中增強著多維度的民族自信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個系列板塊概觀了陸慶龍老師的創作歷程與藝術成就。如果說,前兩個系列畫風篤實而素樸,情感醇厚且真摯,引領觀者進入了溫馨的詩境;那么近年來他的后兩個系列風景油畫,則又可見馳騁的筆觸肌理與澎湃的色域結構交互構成大快朵頤的抽象魅力語言,在形式與內容相互博弈之中,展現出人的精神內涵與文化意蘊,呈現出獨特的視覺張力。
這是陸慶龍老師在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任教以來首次舉辦校內個展。籍此次為畫家和主辦方共賀展覽成功舉辦之際,預祝陸老師在中國油畫事業中繼續擎起引領高標的藝術旗幟。
(聶危谷,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教授、副院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雕塑家協會主席)

陸慶龍
江蘇射陽人,出生于1964年,1987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在中央美術學院(微博)進修。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委員;現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鹽城市文聯副主席、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藝術成就:水粉畫分別獲首屆“中國美術獎·創作獎”水彩粉畫金獎、首屆“全國水粉畫大展”藝委會提名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第九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覽”優秀獎、“全國第二屆小幅水彩畫展”優秀獎、“第十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優秀獎;油畫分別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并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提名獎。作品先后參加“‘農民·農民’藏品展暨邀請展”、四次參加“中國百家金陵油畫展”、參加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浩瀚草原--中國美術作品展”、“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油畫藝術與當代社會——中國油畫展”、“中國夢——塑造中國新形象美術作品展”、“七彩云南·多彩貴州——中國美術作品展”、“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作為水彩、粉畫評委作品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作品欣賞:

故土家園

故土家園

邊陲風情

黃土塬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