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歡界弘的畫,她喜歡畫房子,我也喜歡,村宅、廟宇、街巷,“云淡風清”的冊子里,滿滿的都是這些景象,我很熟悉的景象,它們取自“圣域”,取自江南,亦取自異域,同且不同,有不同的色調,不同的結體,不同的情韻,這些都是我在相近亦或相同的面對時,經常思考或面臨的際遇,我們不是同代人,但活在共同的時代,這種相同亦或相近是不可避免的,可遇而且可求,但界弘比我細膩,她的筆下有我不能企及的溫潤和清怡,這來自一個女人的敏感和睿智,我不能攀附,不能潛越,性別的差異是絕對的,即使有同樣的追求,但終于是不同的呈現。

大地開霽凈萬家 200cm×200cm 2015年
界弘近期的畫更多了幾分朦朧,煙霞氤氳,云遮霧繞,是詩化的景致,與現實切近切遠,烘襯出界弘理想的關注與投入,彰顯著她更加個人化的意趣和氣象。

春光 130cm×60cm 2011年
女人究竟是女人,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一日不可或離的看去最為世俗的日常化的生活,其實可以更加敏銳地體味時勢的變遷,因此女人與時代更近,更多與時勢相擁的自覺,而作為女畫家則一定與時代最少隔膜,界弘的畫也在證明著這些。這個時代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最大的問題是與時代的疏離,筆墨當隨時代,一些人嘴上說,但其作品卻絕少時代的氣息,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種局面,還要維系多久。

春雨 130cm×60cm 2011年
知界弘欲在鄭州舉辦個展,寫了這幾句話,以為祝賀。

春月 130cm×60cm 2011年

春韻 130cm×60cm 2011年
——杜大愷 ( 著名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大地開霽凈萬家 200cm×200cm 2015年
賓虹先生以降,中國當代寫意山水畫多見通幅的大黑山。南方北方,皖籍黃家山水、蘇籍李家山水、贛籍黃家山水、遼籍張家山水、浙籍陸家山水??各家面目即成,就有趙錢孫李諸多傳人承接衣缽:黃氏、李氏、張氏、賈氏、龍氏?。幾十年來,普天之下人們所見,黑山黑水,黝黑一片。
黑得深沉。
那是中國水墨畫不肯對朗朗乾坤作淺薄的拘泥俯就,金木水火土之萬紫千紅在畫中一律鑄結成黑的一統天下。清一色的黑,特立獨行于人類文化史的東方繪畫氣象因而又見氤氳。
黑得豪華。
那是“墨分五色”,其實又何止于區區之“五”。諸多成色、階次的黑,排比聚輳之群力協奏,所得到的斑斕絢麗,堪比任何一種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雜燴亂燉。
黑得通透。

藍調系列—飛升 136cm×68cm 2016年
那是躍然紙上的大黑、小黑,深黑、淺黑,明黑、烏黑,清黑、濁黑,漆黑、油黑,諸黑坦蕩曝露,鋪列有序。唱和交融,鏗鏘齊鳴。直令讀畫人眾舒眉展眼,七竅頓成通衢。
黝黑一片的黃鐘大呂之中,人們看到了另樣的行走方向。

藍調系列—佛光 136cm×68cm 2016年
這邊廂,豫籍作畫人師界弘的淡墨民居,清雅的墨色點染,錯落的青瓦白墻,有如側身一旁的素衣淑女在黝黑一片之中淺吟低唱,一縷回音繚繞輕移,沁人心脾底處。
淡墨,也深沉。或許深沉得更為精微入勝。
這里,淡墨寫就了江南民居閭巷、春光四月毛毛細雨。讀畫人有如舉傘輕踱于石橋臺階之上,頻與鄉鄰叟媼回首含笑顧望。黝黑的大山大水之浩蕩氣勢,確曾使讀畫人心曠神怡于造化的雄壯揚奮,而此間得宜于師界弘淡墨渲染的民居,其微濕浸潤中的煙火親切、人間溫馨,也著實地尤能得見其心凈怡然,從容不迫。

藍調系列—開悟 136cm×68cm 2016年
淡墨,也豪華。或許豪華得更能捷步大雅。
這里,淡墨諸層墨色在微調中力見精妙,實現不止于“五”的層次,畫面之錯彩竟呈絲毫不讓那一片黝黑。卻也因其最深、最淺兩端幅差逼仄,水與墨的交融不及通常那么淋漓無羈、那么游刃有余,操作難度立時增大了不少。

藍調系列—如煙 136cm×68cm 2016年
這里的所謂“操作難度”,得自作畫人個人曠日持久的刻苦磨練,是別人不便輕易復制、模仿的。高質量的形色筆墨、以及章法布局,既是手指的操作,也是腦仁的操作。操作難度,是專業作畫人日常畫面操作中經意不經意的必然顯露,也是專業作畫人展卷讀畫時每每潛于心底的第一層尺度。聲名顯赫的名家、明星時有涂鴉輕率出示人前,不珍惜自家羽毛,縱有江湖阿諛,也一定不會為同道者心悅誠服視為珍品。師界弘追尋并持守這種手腦并施、并重的淡墨難度,是她為人自尊、作畫自信的印記。

藍調系列—釋放 136cm×68cm 2016年
淡墨,也通透。或許通透得更見疏闊致遠。
這里,淡墨風景鋪排的主體圖形并非常見的大山大水,而是鱗次櫛比的民間普通房舍,是潤澤可人的淅瀝春雨,以及潛滋其中的入世歸真之情。 在眾多大山大水的黝黑之中,偏鋒指向人所不顧的淡墨民居,用別人未曾之法畫別人之未曾之景,是師界弘腦仁中的原創意識使然。

圣域—蒼茫云靄溢清澄 200cm×200cm 2014年
這里的所謂“原創意識”,可體現于繪畫作品中的所有元素和繪畫創作中的所有階段——素材擇取、立意構思、章法布局、造形設色、勾染皴擦、肌理制作??。原創意識執著的作畫人,可在任何一個因素中、任何一個階段中,尋求并實現原創。有價值的原創行為,通常都受益于傳統法度的支持,或順向延續,或逆向回坐;四不靠邊的憑空杜撰,難臻畫事的真諦三昧。師界弘的淡墨民居,得自順逆雙向的滋養和激揚,所實現的通透不只在畫境的彌高、彌闊,還至畫理的趨深、趨遠。

炫·彩系列之一68cm×68cm 2013年
——張世彥(中央美術學院(微博)教授、中國壁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炫彩系列之三 68cm×68cm 2015年
界弘是一個悟性極高、藝術感受力很強的女畫家,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滋養了她的畫。從她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她研讀了古人的山水畫精髓。她的作品吸收了龔賢的幽靜、渾然整體,石濤的豪放率真,沈周的平靜蒼茫。她將傳統筆墨技法運用到作品中,作品風格日趨成熟;她對大千世界細心體察、感悟,幾年期間通過大量的寫生,完成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山水作品。她筆下的高山峻嶺、深谷幽泉、長河飛瀑、山村民居,質樸、凝重、自然,給人以很強的藝術震撼和感染,畫面整體靜溢、清雅、構圖嚴謹、刻畫精微、層次分明、虛實相間、單純空靈,很有生活氣息;求完整、抒情與寓意的統一,力求將豐富多變的筆墨形式與自然的情景有機的結合起來。

炫彩夢影系列之一50cm×50cm
界弘以其堅強的毅力和聰慧在學習的道路上突飛猛進。藝海無涯,尤其是中國山水畫更是博大精深,每一個從事這門藝術的人無不為之奉獻一生。她今后的道路會很漫長,但是只要走得穩健、走得扎實,終會有所成就。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她在藝術的道路上會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的。我對界弘寄予厚望。

炫·彩系列之三68cm×68cm 2013年
——何家安(著名山水畫家,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南省國畫院副院長)

炫·彩系列之二68cm×68cm 2013年
我們從師界弘的山水畫作品中看到,她的畫是對山水的感喟,是心靈的軌跡,她擺脫了“五色障目”的困擾,而直接進入了一個純粹、圓融、寧靜的境界。在她的筆下,淋漓盡致的水墨形式與山川的或蒼潤、或明秀、或深幽、或靜謐的意象結合在一起,山川奇、變、幻化之妙境油然而生。顯然,師界弘更多地著力于筆墨形式語言和景物的和諧統一,表現出迥異于宋元古典意境的新語言、新意境。進入忘我狀態的畫家筆致是自由的,甚至是隨意的,但又有著與生俱來的形式感和視覺張力,在那白山黑水的后面是畫家的真性情,是畫家心靈棲息的精神家園。

炫·彩系列之五68cm×68cm 2013年

炫·彩系列之八68cm×68cm 2013年
師界弘的水墨山水是下了不少功夫。滇西系列、湘西采風都是值得一讀的。近日,師界弘從皖南歸來,所作煙雨民居圖應該說是動了腦子的,黑瓦白墻、磚雕石坊,畫現腕底筆下。尤為難得的是界弘弟感悟江南,畫出迷蒙細雨、蒸騰水霧,紙潤心潤、筆墨滋潤,可以細讀,可以慢品。恰如清茗入口,余味悠長,沁人心肺,養目怡情。

霧鄉 130cm×60cm 2011年
——范揚 (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南京書畫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畫家)

幽憶系列之一 136cm×68cm 2016年
認識師界弘很多年了,她曾經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的高研班學習,我在給這個班上課時她的勤學好問給我留下了印象,后來他到中央美術學院來學習,我又教過她,這樣就比較熟悉了。我記得她在美院學習時比較注重對傳統的學習,在傳統的繪畫語言,在對古代山水畫的技法的學習吸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由于她悟性比較好,學習努力、投入,進步很快,當時給我的印象她應該是一個很有潛力、很有發展前途的畫家,這樣我對她也比較關注,后來也看到一些她陸續發表的作品,她有時也拿她的作品給我看,她是很勤奮的,前兩年我去洛陽參加全國美協一個畫展的評選,見到了她的一幅創作,用了很多顏色,畫的非常好,讓我感到驚喜,感覺她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一個很大的跨越,最近我看到了她的新作品“炫·彩系列”, 比她過去的作品更加凝練,單純,她將自然造化和自己的內心很好的融為一體,溫潤,清幽,還有點神秘,給人帶入畫面中童話般的意境。

幽憶系列之二 136cm×68cm 2016年
師界弘有很好的專業基礎和繪畫感覺,目前已經形成了自己很獨特的面貌,我想在這條路上不斷深化,加強對作品的錘煉,沉下心來繼續向前走,一定會畫出更好的畫來。我對她抱著很大的期待,盼望她不斷有好作品出現。

幽憶系列之三 136cm×68cm 2016年
——崔曉東(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炎黃藝術館館長)

幽憶系列之四 136cm×68cm 2016年
師界弘近幾年在繪畫下了大功夫,我每次與她聯系,她不是在辦畫展,就是在大山溝里寫生,不分日夜,不管在畫室里還是在大自然的生活中,她都在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創作,并創作出一大批不同尋常的作品。如炫·彩系列、古鎮系列、古民居系列、大行寫生系列、禪·境系列及盛世家園等等,都畫如其人,灑脫、質樸、自然、醇厚。她的畫設色講究,色與墨融洽為一。以墨為主,再以淡彩稍事渲染,若以淡彩鋪陳畫中的主體形象,墨有其深度而色不失其光彩,真正做到了墨不礙色,色不礙墨,虛虛實實,朦朦朧朧,墨韻精妙,氣勢渾厚,古樸秀美,賞心悅目。師界弘不論是畫大山大水,還是畫古民居,她既有傳統筆墨,又有現代審美意識,打破常規,獨創新意,其作品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貌。

幽憶系列之五136cm×68cm 2016年
“筆墨當隨時代” 。作為一個中國畫畫家來說,這是永恒研究的課題。吳冠中先生曾對我說過:“一個畫家有了筆墨,不能為自己創作所用,畫的是別人,是古人,你說是不是等于零,有些人斷章取義,不理解我的意思,搞不懂”。吳先生這翻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不但要繼承傳統,更重要的是創造傳統,不能讓后人研究這個時期是空白的,我們就是傳統。談起傳統,中國繪畫傳統其實主要就是線,線條的質量、趣味很重要,因此我們要多練書法,古人云:“書畫同源”,也就是繪畫的基本功。線的運用看你如何理解,例如李可染先生、黃胄先生都是近代大師,一個畫山水,一個畫人物,假如把李可染的畫用線放在黃胄的畫上肯定不協調,反過來把黃胄的線放在李可染的畫上也不對,所以繪畫講協調和風格的統一。我說的意思是師界弘的畫面正在向和諧統一中完善,在向藝術的學術高層邁進。我相信她充滿激情,熱愛生活,刻苦勤奮,不斷追求和創新,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塑造一個輕松明快,寧靜而又率真的藝術世界。
——孔奇(著名畫家,湖北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