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對流層 Troposphère
第四代旅法華人青年藝術家聯展
策展人:崔保仲,巴黎當代藝術協會主席(VIA Paris) 。
學術主持:法蘭西學院華人院士程抱一(Francois CHENG), 法國哲學家、藝術評論家伊夫米修(Yves Michaud), 栗憲庭,島子。
展覽地點:巴黎塞納河畔6B藝術空間。
展覽時間:2017年1月26日至2017年2月26日。
前言
“對流層”旅法華人青年藝術家聯展,共有100位2000年后到達法國的藝術家(包括美院在讀學生)參展。展覽本身是為了呈現新一代旅法華人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狀態。隨著近期多元文化交流的不斷發生,這一代青年藝術家在經歷與藝術實踐上與之前的旅法華人藝術家有很大的不同。法國藝術媒體描述這個展覽為新一代旅法華人藝術家的“狀態梳理”(Etat des lieux)。法國哲學家、藝術評論家、前巴黎美院院長米修(Yves Michaud)說“展覽中的作品充滿著活力,在形式上比前幾代旅法華人藝術家更自由,尤其是裝置作品中的詩意是旅法華人藝術家獨有的”。除了作品本身外,法國觀眾也對這新一代旅法年輕藝術家的背景很感興趣,大多出生于80后,改革開放的初期,并且是獨生子女的一代。很多法國觀眾希望通過這些歷史背景來了解這一代藝術家如果在自身的生活經歷中獲得創作靈感。
旅法華人藝術家歷史由來已久。 一個世紀以前,常玉、林風眠、徐悲鴻來法勤工儉學,向西方學習代表“現代性”的油畫,以期打破中國傳統繪畫的瓶頸。隨后趙無極、朱德群、程抱一、吳冠中等前輩在40年代相繼來到法國,在中法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探索自己的藝術之路。要等到80年代改革開放后,才有新的一批中國藝術家到達法國,尤其是以參加1989年蓬皮杜中心“大地魔術師”展覽的黃永砯、楊詰蒼、顧德新為代表。1990年,旅法策展人費大為策劃了這一代藝術家的聯展:《為了昨天的中國明天(Chine demain pour hier)》。1995年法國藝術家協會“Itinérant”策劃了《里程95(Itinérant 95)》旅法華人藝術家聯展。
“對流層”,就如展覽的名字,旅法中國藝術家帶著自身母語文化和所接受的中西美術教育到達法國后,在他們的生活和創作中,在現實生活與內在精神上遇到不同層次的碰撞,然后再通過作品表達出來。進入21世紀后,大批中國年輕藝術生自費到法國各地美院留學,希望在大背景和差異性下突破自我,尋找創作之路。這一代留法的藝術家經歷著相似的背景,如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中法美院教育體制的差異,內在的個性與藝術系統的沖突等等。旅法藝術家在語言、文化、精神、藝術環境、現實生活等各個層面無不處于雙重或多重的影響之下。正如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先生在其所著 Dialogue (對話) 中所說,“來到法國是學習一種新的存在方式”。程院士在1月30號巴黎幸福樓舉行的華人院士(程抱一,法蘭西學院;趙無極,法蘭西藝術院;朱德群,法蘭西藝術院)展覽及學術交流活動上,通過講述他的兩位藝術家好友趙無極、朱德群的藝術之路,給新一代旅法藝術家指點迷津。
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首先邀請了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先生,他與趙無極、朱德群同為法蘭西學院的“三劍客”,同時在法國經歷了二十世紀后半期的文化藝術發展歷史。另外也邀請了曾經參與1990年《為了昨天的中國明天》的法國評論家米修做學術主持,他在1989至1997年間任巴黎美院院長,現為法國著名評論家。同時也邀請了了解近代中國藝術發展的栗憲庭和島子,共同在學術上對跨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狀態這一主題進行探索。
策展人崔保仲,寫于巴黎
參展藝術家(按拼音順序):
常潔, 陳昌浩, 陳俊愷, 陳旻, 陳倩, 陳秋朦, 陳冶, 陳奕丹, 成凡, 程一文, 鄧攀, 丁繼明, 董明皓, 范洪川, 樊哲, 付亮, 傅斯特, 傅玉, 高文謙, 葛峰, 顧蘇, 郭成東, 郭曉陽, 何海, 洪慧, 胡嘉興-趙斐-唐坤, 季松林, 江維文, 姜燕依, 李星緣, 李昊, 李和山, 李俊毅, 李林嬌, 李天成, 李瑋璇, 李文莉, 李浠, 李銀杉, 林苒, 劉夏, 劉巖, 盧昱翰 (臺灣), 魯向成, 路航, 馬國威, 馬蘭珂, 馬仲怡,茅昊楠, 孟娟, 龐凡,裴宇, 齊涵, 盛識伊, 宋威, 蔡劍超&蘇北, 唐麗霞, 唐志芳, 陶麗麗, 田德熙, 汪娜, 王靜, 王小思, 王曉燕, 王梓喬, 文芳, 吳念秋, 吳振華, 項楠, 邢紫薇, 楊晨, 楊意, 楊立(臺灣), 姚小菲, 伊可, 袁薇, 戰慧美, 張備, 張大川, 張可可, 張立宇, 張墨, 張培&宋衛杰, 張文玨, 章幸, 趙壁如, 趙端, 趙天一, 趙玉, 鐘樂文, 周雯靜, 周澤亮, 周子悅, 朱文玉
關于巴黎當代藝術協會(VIA Paris, www.viaparis.net)
巴黎當代藝術協會的宗旨在于通過藝術展覽和文化活動推廣青年藝術家。協會的名稱VIA在拉丁文里有道路的意思,在現代法語里有媒介的意思。協會由生活在巴黎的策展人,藝術家,文化媒介人共同創立。通過與其他藝術機構或學校的合作,我們規律性的組織一些藝術史論的講座或課程,藝術家,藝術愛好者或業內人士皆可參與。同時我們在博物館,公共空間或畫廊組織策劃年輕藝術家的展覽,通過展覽讓觀眾與藝術家直接相遇。
關于6B藝術空間 (Le six B, www.le6b.fr)
6B地處法國大巴黎地區圣德尼市(Saint Denis),是法國著名的藝術家工作室集聚地。6b所在建筑原本是即將廢棄的辦公樓,后來在創始人朱利安·貝萊(Julien Beller)的帶領下,來自各地的藝術家自發聚集于此設立工作室。目前有160個藝術家工作室,分別有油畫,版畫,音樂,舞蹈等。繼此,6B受到官方大力支持,致力于融入社區、參與社區文化及藝術項目,成為了城郊地區藝術與社區發展的成功模板。近些年邀請各國藝術群體互動并舉辦展覽,成為了法國最具活力的當代藝術創作與傳播的圣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