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桂湖 圖片提供/香港蘇富比(微博)
家族名片>>>
日本細川家族,自日本鐮倉時代開始延續至今近八百年,在日本社會極具影響力。細川家族收藏,具文化和藝術品位,亦具超凡的鑒賞視野,其藏品數量以數十萬計,國寶級的文物舉目皆是,是藝術品收藏界非同凡響的大家族

細川家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日本第79任首相細川護熙。他是永青文庫創立者細川護立的孫子,也是日本第一位非自民黨首相,以毫不含糊的語言承認侵華戰爭并道歉。細川護熙還是位陶藝家。
在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有一顯赫家族,維持近八百年繁榮,一直處于日本社會權力、財富和文化的上游,在日本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個家族就是細川家族。
近八百年榮光歷程,細川家族聚寶萃珍,藏品涵蓋古今,尤以中國、日本文物珍品為最,藏品數量之大和質量之高都驚為天人。2014年秋拍,香港蘇富比曾推出“逸韻相承:細川家族藏中國藝珍”30件,無論瓷器、書畫、刻本,還是家具,均為乃至在蘇富比的拍賣會上都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

細川家族藏 清乾隆十一年(1746) 《御筆畫秋山亭子》卷,2014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成交價2700萬港元
日本家族不同于中國,他們稱家族之大者為“氏”,支流為“家”,如細川氏,是以管領細川家為本家,此外又有野州細川家、阿波細川家、和泉細川家、奧州細川家等支流。日本家族保持古代傳統,不僅有族譜,有家紋(相當于家族圖騰),有著內部井然有序的傳承體系,甚至都有自己管轄的屬國。
細川家族,源于日本歷史上源遠流長的清和源氏,自日本鐮倉時代(約中國南宋)的細川義季和細川和氏時勃興,成為鐮倉幕府的大功臣。室町時代,細川賴之輔助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掃平四方、把持朝政,已是日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此后,在整個漫長的日本室町時代、戰國時代和江戶時代,細川家族武將輩出,在重要轉折時期都有天才式人物出現,使得細川家族成為每一個日本政權的主要政治軍事集團之一。在江戶時代,細川家族更統領一方,成為日本熊本藩藩主(相當于諸侯國)。
總之,日本家族有其特殊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不同于今日我們的家族觀念。在日本社會,細川家族屬于日本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武士家族(日本稱“武家”),這個家族近八百年一直作為日本朝政重臣綿延至今,其權力、財力以及對日本的影響力,均可見一斑。

細川家族藏 清道光 礬紅彩描金“趕珠云龍”圖太白尊,2014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成交價316萬港元
“戰國第一文化人”細川藤孝
細川家族中有兩個人物特別值得一提。
一個是日本戰國時代南征北戰的儒將細川藤孝(1534-1610),另外一個就是有著過人藝術鑒賞力的第16代家督細川護立(1883-1970)。
細川藤孝的特殊之處在于,他既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武將,又是一位能文善賦的和歌藝術家和茶道達人,是日本“戰國第一文化人”,以智慧見長的儒將。在細川藤孝崛起前,細川家族由于應仁之亂正走向衰弱,細川藤孝則于此時先后追隨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昭、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成為他們的肱股之臣,促使細川家族走向復興。
日本戰國是波詭云譎的亂世,下克上的反叛和軍閥之間的兼并戰爭此起彼伏,但細川藤孝卻能在這其中適應時局變化,不斷做出精確的判斷。足利義昭和織田信長的戰爭決定天下歸屬,細川藤孝原本是足利義昭陣營里的武將,卻折服于織田信長“天下人(意為當得天下的領袖)”的氣質,于是投靠織田信長;1582年本能寺之變,即將統一日本的織田信長被部下明智光秀發動兵變燒死,細川藤孝與明智光秀是兒女親家,但他卻聯合豐臣秀吉一起討伐光秀,幫助豐臣秀吉成為織田信長之后的日本霸主;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在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之間決定天下歸屬的關原之戰中,細川藤孝又正確地選擇了德川家康。
后來,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建立德川幕府,日本進入二百余年和平的江戶時代,而細川藤孝則憑借過人智慧,成功帶領細川家族走過衰弱和戰亂泥沼,使細川家族之后成為熊本藩藩主,自此又延續了四百余年的輝煌。日本熊本藩歷來盛行漢學,成為熊本藩藩主后的四百余年,正是細川家族醉心中國藝術和收藏浩瀚文物藝術品的歷史。

細川家族藏 清乾隆 紫檀纏枝洋花收腿式六方幾,201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成交價1654萬港元
中國通細川護立和他的永青文庫
細川護立是細川家族第16代家督,他一生似乎只做一件事,就是游走世界,尋找最優秀的藝術品,尤其是中國藝術品。
細川護立是個中國通,據他的孫子,第79任日本首相細川護熙回憶,學習漢典是細川家傳統,細川護立五歲就開始閱讀中國古典文學,通讀《論語》《史記》《十八史略》等經典,晚年還能背誦《唐詩選》。18歲時,細川護立通過同為熊本縣出身、當時在北京公使館工作的內田康哉來到中國,游離紫禁城和萬壽山。自1926年始,細川護立在歐洲住過一年半,在巴黎從一位中國古董商手中購買了“金彩鳥獸云文銅盤”等文物。

外觀樸素的永青文庫,細川護立于1950年創立
細川護立后來大部分時間游走海外,與重要古董商和收藏家交流,其中包括盧芹齋、喬治·歐默福普洛斯、霍布森等著名古董商。自此,細川護立經過幾十年經營,收藏了大量中國書畫作品以及六朝至唐朝時期的佛像,其中包括黃庭堅的《經伏波神祠》和武則天時期長安寶慶寺的雕像“浮雕十一面觀音龕”。后來,細川護立又將其所藏大部分佛像捐贈給了東京國立博物館。

細川家族藏 西周青銅雙獸耳棱形蓋壺,2016年保利香港拍賣估價200-300萬港元
1950年,細川護立在東京建立了永青文庫。這座建筑名為“文庫”,實則是一座外觀樸素但價值連城的博物館。里面所展覽的,有細川家族四百多年來十幾代人收藏的各式武士刀、盔甲、古文書籍、茶道具和日本能劇服飾,包羅萬象,另外還有細川護立收集的日本本土美術品八萬件,其中包括8件國寶和32件重要文化財產。此外,源于我國的戰國時期“金銀錯狩獵文鏡”(國際收藏界稱為“細川鏡”)、三彩寶相花紋三足盤、乾隆琺瑯彩西洋人物瓶以及趙孟頫的《漢汲黯傳》等無數藝術珍品,也均赫然列在其中。
難以超越的傳奇
2014年10月8日,香港蘇富比秋拍“逸韻相承:細川家族藏中國藝珍”專場舉行,共拍出細川家族藏中國藝珍30件。其中,包括乾隆朝造辦處中西匠人攜手合作的“紫檀纏枝洋花收腿式六方幾”、“乾隆御筆畫秋山亭子卷”、“乾隆粉彩墨書御制詩圓筆筒”,以及康熙二十七年惲壽平的《四時花卉圖》卷等,均屬難得一見的珍品。

細川家族藏 清紫檀 浮雕山水圖竹節圍子床,2014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成交價604萬港元
這場拍賣的主要征集者之一,日本蘇富比副董事總經理、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國際資深專家平野龍一說:“細川家族收藏中國藝術品以兩大哲學概念為重心。一是藏品必須展現中國藝術品層疊交織的純粹永恒之美,二是未受時代與技法等學術性標準框框的規限。”
概而言之,作為近八百年日本華族,細川氏的收藏洋洋乎大觀,既有雄厚的財力支撐,又有卓越的藝術品鑒能力和獨具一格的收藏哲學,向全世界展示了細川氏源遠流長的家族傳承和深厚的文化涵養,是藝術品收藏界的一段難以超越的傳奇。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