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戰國時期玉器被改造成玉帶鉤,劉賀的肛塞也是戰國時期的古玉
自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墓發掘以來,墓主劉賀“土豪”的身份聲名遠播,在劉賀隨葬的物品中,不僅有漢代的精美玉飾,更有他收藏的一批珍貴文物。在劉賀腰部,發現一枚龍形帶鉤便是由不同時代、不同質地的玉器拼接而成。然而,考古人員還發現,劉賀的肛塞竟然是一件戰國時期的古董。
劉賀改制古董組成玉帶鉤
在劉賀的棺柩內,考古人員發現了大大小小十幾枚精美的玉璧,這些玉璧皆呈綠色,玉質上乘。
其中,在劉賀腰部的位置發現了一枚龍形玉帶鉤,玉帶鉤上有卷云紋飾,十分精美。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玉帶鉤的一端器形顯現著戰國時期玉器的特質,而在玉帶鉤中間部位,白凈溫潤,由一截瑪瑙制成,鉤部與掛紐為和田白玉,這是一件多種材料的復合體。專家表示,喜歡收藏古董的劉賀應該還有改制古董的嗜好。
專家介紹,古人之所以要在死者身邊放這些玉璧,其實有兩種作用,一是保存尸體不朽。第二,吸引靈魂不致遠去。在漢代,王侯死,身上身下滿置玉璧,然后裹上衣服,這與漢代的修仙思想緊密相關。
玉璧有一種復生的觀念,漢代人認為,人之所以死,是靈魂脫離了肉體,只要讓靈魂不遠去,使肉體不腐敗。一旦時機成熟,靈魂和肉體重新結合,就能復活進入到生命的一個更高階段,成為仙人。
劉賀肛塞為戰國時期古董
令所有人感到驚詫的是,在劉賀襠部的位置上也有一塊玉璧。經過考證,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玉璧,這是一個肛塞。
在漢代,兩耳、雙眼、兩個鼻孔、嘴、肛門和生殖器稱為九竅,帝王下葬要以玉阻斷九竅。在清理玉璧下的殘留物時,發現了一枚有穿孔的玉管。專家介紹,在墓主人的下方,本應有玉罩的部分目前沒有發現玉罩,但卻在下端發現了一枚灰綠色的玉管,這應是劉賀的玉肛塞。與普通的肛塞不同,劉賀當時使用了其他的玉來代替這個肛塞,這塊玉并不像普通的玉竅塞一樣是素面的,而是雕琢著谷紋,這是個戰國時期的老物件。專家推斷,這枚肛塞并非為劉賀肛塞專用,應是劉賀生前樂于收集古董,死后將先輩的把玩物件用作了肛塞。
到目前為止,在劉賀墓葬中,還發現了兩顆瑪瑙珠形成的鼻塞,兩枚素面玉片形成的眼罩。為了保存牙齒,劉賀上下頜部分未打開,口含物是什么還未知。
劉賀生前喜歡搗鼓古董 肛塞竟是戰國時期古董
劉賀生前喜歡搗鼓古董 肛塞竟是戰國時期古董
劉賀生前喜歡搗鼓古董 肛塞竟是戰國時期古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