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 1974 年 4 月拍攝的資料圖片,顯示了帕爾米拉城內古老的古羅馬劇場波斯拉 (Bosra)

圖為 1974 年 4 月拍攝的資料圖片,顯示了帕爾米拉城內古老的古羅馬劇場波斯拉 (Bosra)
上周五(1 月 20 日),聯合國強烈譴責伊斯蘭圣戰主義者對敘利亞帕爾米拉 (Palmyra) 古城內兩處遺址發動的武裝攻擊,稱該破壞行為是“文化清洗”,等同于犯下“戰爭罪”。
在一份聲明中,巴黎聯合國文化機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Irina Bokova) 稱此次遺址摧毀行徑是“新的戰爭犯罪,給敘利亞人民及全人類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伊琳娜表示:“極端組織再次炸毀巴爾米拉文化遺址……是暴力極端分子實施的文化清洗,他們妄圖通過破壞人類生活和摧毀歷史古跡的方式剝奪敘利亞人民的過去和未來。”
去年 12 月 11 日,伊斯蘭國集團在被趕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址九個月后,從政府武裝手中重新奪回帕爾米拉古城。
本月早些時候,相關媒體報道了該極端組織發動的新破壞攻擊。
敘利亞古跡負責人馬蒙?阿卜杜勒卡里姆 (MaamounAbdulkarim) 于上周五早些時候在大馬士革 (Damascus) 接受了法新社的采訪,并表示當地消息人士稱伊斯蘭國集團摧毀了巴爾米拉四柱殿 (Tetrapylon) 遺跡,同時衛星圖像顯示古城內地標性建筑、古羅馬時期露天競技場慘遭破壞。
據悉,四柱殿建于三世紀古羅馬皇帝戴克里先 (Diocletian) 統治時期,由四組四根支撐大規模石制飛檐的石柱組成。
幾個世紀以來,該標志性古跡遭受了相當大的破壞。在16 根石柱中,僅有一根仍然矗立在其原始古埃及粉紅花崗巖上。其余石柱基座均為 1963 年建造的水泥復制品。
此外,古羅馬時期露天競技場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紀,在 2015 年 5 月至 2016 年 3 月伊斯蘭國集團占領期間被其用作公開處決的場所。
去年三月,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軍方支持下經過激烈交戰,從圣戰組織手中收復了巴爾米拉。但十二月份,極端分子再次攻占了這座古城,并在隨后的九個月內進行大肆破壞活動。
俄羅斯政府在上周五強烈譴責了伊斯蘭國集團實施的新摧毀行徑,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 發言人德姆特里?巴斯科夫 (Dmitry Peskov) 稱“從文化和歷史遺產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真正的悲劇”。
在被問到俄羅斯軍方是否可能介入第二次奪回巴爾米拉古城的行動中時,巴斯科夫只說道:“俄羅斯軍方繼續支持敘利亞打擊恐怖分子。”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 (Sergei Lavrov) 稱那些毀壞世界珍寶的恐怖分子為“野蠻人”,并表示:“現代文明不會容忍這種思想意識和犯罪暴行。”
法國外交部長讓?馬克?艾羅 (Jean-Marc Ayrault) 稱遺跡破壞行徑“進一步證明恐怖組織想要否認中東地區的千年歷史文明和文化多樣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上周五稱,敘利亞多年戰亂沖突已經造成 1986 年被列入世界遺址名錄的歷史古城阿勒頗 (Aleppo)城內30% 的古跡“完全被毀”,另外 60% 的遺址“慘遭嚴重破壞”。
特派觀察團報告稱可追溯至公元前一世紀的阿勒頗城堡 (first millennium) 與該古城內最大和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阿勒頗大清真寺 (Great Mosque) 遭到廣泛的破壞。
據了解,阿勒頗東部失守是對敘利亞近六年沖突期間反叛運動的最大打擊,目前已經造成超過 31 萬人喪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