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 祖籍安徽歙縣人,生于浙江金華(1865年1月-1955年3月)。字樸存,號賓虹,曾用予向、大千、蕓人、同藝等筆名。擅中國畫、美術史論、美術教育。
1937年遷居北平,1946年任北平藝專教授,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國美協(xié)理事。全國政協(xié)委員。
黃賓虹的畫作雖然表面上看不漂亮,不工致,欣賞時還感覺有隔閡,而當我們穿越這道隔閡,會發(fā)現(xiàn)黃賓虹想要傳達的是中華民族的氣質,這個氣質就是他自己概括四個字:“渾厚華滋”。他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古老而智慧的民族,他熱愛這方土地,更熱愛這個土地上誕生的文化。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的一生著述頗豐,上海出版社曾經出版了6本黃賓虹文集,都是他對中國藝術,主要是書法、繪畫、篆刻、金石文字、書論、畫論、畫史的研究。在20世紀,像黃賓虹這樣有如此廣泛學養(yǎng)的藝術家不多,而且除這些,他還精通烹調、太極拳、圍棋、中醫(yī),堪稱繪畫界中的國學大家。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的筆墨究竟好在哪里?“筆墨在黃賓虹這里第一次以點子相積的獨特手法出現(xiàn),做到了筆墨徹底交融、難分彼此的氤氳渾融境界。到其75歲時,他的筆墨已達整體渾厚蒼茫而又筆筆清疏、墨象變幻極盡豐富之能事的地步。”林木舉例說,在黃賓虹的畫上,隨便拿一個水瓶蓋大小的面積去卡局部,每個局部都有極為豐富的筆法、墨法變化,是筆又是墨,是筆法又是墨法,這種復雜性前所未有。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黃賓虹書畫作品
學畫是個難度很大的工程,要博覽群書,走萬里路……得身體好,得長壽。黃賓虹說學山水畫,要學會舞劍。黃賓虹年輕時會騎馬,年紀大了又會舞劍,所以身體好,六十九歲高齡還爬四川峨眉山,一生畫了那么多的畫,取得輝煌的成就,成為中國畫的一代宗師,我們要學習他,也要有這種雄心壯志才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