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蒙 現任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安徽黃山山水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1990年,部隊期間被錄入中央美術學院專業證書班學習繪畫一年。作品多次入選參加國內外的一些重要展覽并有作品被國內美術館收藏,主要有:
2001年10月,作品《山韻》參加由安徽省美協、中山畫院等主辦的《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畫展》,獲得優秀獎;
2004年12月30日,作品《山水情》參加由安徽省美協、省書協、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等主辦的《首屆安徽省新聞工作者書畫作品展》,獲得二等獎;
2005年9月16日,作品《松風吟》參加由安徽省文聯、安徽省總工會主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安徽省職工書畫賽展》,獲得三等獎;
2005年9月,作品《雨過青山水云寬》、《江南煙云圖》入選安徽省文聯、省美協主辦的《徽墨百家》展覽,并入選大型畫冊;
2007年12月,作品《湖畔》參加由安徽省美協、安徽省書畫院主辦的《第2屆“當代安徽· 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0年10月,作品《松濤帶韻生》入選由安徽省文化廳主辦的“安徽省第九屆藝術節書畫展優秀作品獎;
2011年3月,作品《美哉黃山》、《群峰繞云變》兩幅入選參加安徽省美協組織的“中國新徽派美術走進俄羅斯畫展”;
2012年11月,作品《奇在松石美在峰云》參加《城市·藝痕——合肥與國內友好城市暨中部省會城市藝術聯展》;
2013年5月,作品《最愛雨歇探云海》參加由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美協聯合主辦的《2013江海交融——上海、南京、合肥美術作品交流展》;
2013年7月,國畫作品10幅參加在嶺南美術館舉辦的《新安墨韻——安徽畫家六人嶺南行畫展》,其中作品《雨過崖石生五色》被嶺南美術館收藏;
2014年5月,國畫《黟山攬勝》被寧波美術館收藏;
2014年,作品《峰巖千仞常聳翠》《勁松出危崖云波蕩群峰》入選參加由中國駐維也納聯合國外交結構、文化部中國畫學會、安徽省文聯主辦的《中國夢· 藝術中國——中國畫名家走進聯合國藝術大展》。
2014年6月,《黃岳風骨》入選參加第五屆安徽美術大展,獲安徽省中國畫優秀獎。
2015年9月,國畫作品《黃岳風骨》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夢•黃山魂”全國山水畫(中國畫)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2015年10月,綜合材料繪畫作品《窗》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2015首屆全國(寧波)綜合材料繪畫雙年展”。
2016年10月,國畫作品《路漫漫》(合作)入選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覽。
吳蒙寫生作品欣賞
查濟古橋60-40CM 2016年

巢湖岸邊小景60-40CM 2016年

巢湖岸邊小景之二60-40CM 2016年

梵凈山寫生60-40CM 2015年

甘南紅石崖寫生60-40CM 2016年

光明頂遠眺40-60CM 2015年

湖畔45-68CM 2015年

湖畔清幽 45-68CM 2015年

黃麓人家(之二) 68-68CM 2015年

徽鄉人家 40-40CM 2016年

家在云山中 40-40CM 2016年

井岡山下 40-60CM 2015年

老宅 67-45CM 2016年

劉家峽炳靈寺石窟寫生之二 45-67CM 2016年

劉家峽炳靈寺石窟寫生之一 40-60CM 2016年

龍溪人家68-68CM 2015年

千年谷城郭村之韻 45-60CM 2015年

山居圖 45-45CM 2016年

山嵐秀色 45-67CM 2016年

深山藏古宅 68-68CM 2016年

石潭小景 68-68CM 2016年

四姑娘山雙橋溝 40-60CM 2016年

湯劉古韻 68-68CM 2015年

唐模古韻 68-68CM 2015年

唐模小西湖一角 68-68CM 2015年

天都高峰在心中 45-60 2015年

天山牧場 68-68CM 2016年

天柱凌霄松 40-40CM 2016年

銅仁大峽谷一隅 68-68CM 2016年

西域山水 68-68CM 2016年

溪畔 69-68CM2016年

黟鄉山居 96-178CM 2014年

云來云去嶺上峰 122-61CM 2016年
徽風入畫 黃岳傳神
——品讀吳蒙的中國畫 潘欣信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明清以來,伴隨著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余年,徽州人文文化與秀美風光名揚天下。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交通條件改善,黃山、白岳(齊云山)的旅游大開發,徽州境內群峰屏列,嶺谷交錯,波流清沏,溪水回環,處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的美景,與粉墻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組成一幅幅風景優美的畫圖,令文人墨客念慕流連,丹青妙手鐘愛有加。安徽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館長吳蒙,在繁重的業務工作之余,鐘情書畫,他的主要以徽鄉風韻、黃山白岳為題材的中國畫,或畫小橋流水,山村民居,清雅優美;或畫蒼松群峰,云海茫茫,雄偉大氣。其筆下的皖南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以山水草木之形,傳徽州自然與人文的藝術神韻。
自中國畫產生起,自然山水就是藝術家描繪的對象。而對于江南山水,早在五代兩宋之際,就有“荊關董巨”四大家,荊浩、關仝兩人屬北方畫派,作品沉郁雄渾,氣勢宏大,表達北方山河的雄奇;董源、巨然屬南方畫派,筆法細膩,描繪江南風景的秀美。對于徽州文化、江淮風情,吳蒙可謂生于斯,長于斯,學于斯,徽州民俗風情、黃白山水神韻,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賦予了他藝術創作的靈感。看他的畫,能感覺得到畫中那種對于皖南風景的感情,成為藝術家創作時心態的自然流露。
當代中國畫創作中,皖南因為風情風物、山水風光的獨特,而常常被藝術家們作為“采風”的對象,也有許多的藝術家以此為題材進行不同藝術形式的創作,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水粉等不一而足,但與安徽籍貫的畫家相比,往往得其貌而難以體會其神,沒有渾然天成的美感。采風藝術家們可能要花幾年時間去把握的皖南風情神韻,在安徽的畫家那里,可以說是天然的情感。所以,畫皖南風光、山水,對于吳蒙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順其自然而不是刻意地去雕琢,這正是藝術創作的最好境界。畫自己生長的土地和熟悉的情感世界,也是吳蒙所追求的藝術感覺。吳蒙早年繪畫創作以花鳥入手,其水墨寫意花鳥多作傳統題材,墨彩交融,水汽淋漓,亦別有特色,尤其擅長畫葡萄。在進入藝術創作門徑之后,他開始尋找新的適合于自我的圖式與表現對象。到美術館工作后,吳蒙開始真正進入美術圈,經常與在安徽美術界擅長表現皖南風光、黃山山水的賴少其、師松齡、郭公達、劉有成等畫家的作品接觸,受其影響啟發,他以超凡的自我感悟力,開始明確藝術方向,逐漸轉向主要針對皖南山水自然、徽州風情民居的描繪。對于這個表現母題,吳蒙是得天獨厚的,真正從感情、技法表現上抓住了“徽州”的神韻。
吳蒙的作品如《唐模古韻》《龍溪人家》《黃岳風骨》《勁松出危崖》《峰石千仞常聳翠》等,用傳統筆墨,以現代寫生方式,通過水墨渲染,來營造皖南恬靜優美的民居和壯觀雄偉的黃山,“徽鄉”情結直抒胸臆。從他的畫面上可以看出,無論山村古鎮,還是高峰云海,在用筆、用墨上都表現舒暢自然。在物象風景造型的帶動下,追求墨色的變化和水色的滲化,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變幻,來表現自然的氣勢和神韻,于水墨淋漓之中見秀麗,于勾畫點染之間蘊深情。吳蒙的中國畫,依托于皖南山水、徽州大地,憑借宣筆、徽墨、宣紙,創造出了一個墨韻情深的“鄉情”世界。
(作者系《美術報》副總編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吳蒙創作作品賞析

峰巖千仞常聳翠 96-178CM 2014年

峰巖千仞常聳翠 136-69CM 2014年

觀松圖 136-68CM 2015年

湖畔 69-136CM 2007年

黃嶽風骨 96-178CM 2014年

黃嶽松云圖 122-244CM 2014年

借來梅清一池墨 68-68CM 2014年

勁松出危崖122-122CM 2014年

勁松出危崖 69-136CM 2014年

巨石太古色 70-69CM 2013年

墨潑黃山 68-68CM 2014年

黟山攬勝 69-69CM 2014年

長松郁郁靜無塵 69-103CM 2016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