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現(xiàn)場
2017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徐州市尚城國際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個大展“蘇山雅集”——老洗,王沖,寧向英,陳超群,李南辰五人作品聯(lián)展,展覽共展出了五位藝術家近段時間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精品36件。

開幕嘉賓
筆墨和弦,凈調(diào)心靈,於有形無形之間,息和身靈。既能閉觀默照,又能于情逸興。觀他們的作品,一直以來他們對于傳統(tǒng)一脈相承的探索也讓他們的繪畫中體現(xiàn)出了一種意境。
策展人李南辰在展覽前言中提到,人心思古,千載文脈愈彰愈顯。淵博好古,有識志之士,常用心雅集。物以文和,發(fā)心集腋成裘,正欣慰人心之事也。或以歲時節(jié)令為由,或以詩書翰墨為樂,或焚香,掛畫,飲酒,禮茶,撫琴吟詠,所謂“以文會友”。結會盟者,“或十日一會,或月一尋盟”游山玩水,唱和遺興,品鑒文藝,隨意且適意。道義相契合。有名垂千古的藝文佳作,后人望之彌親。

現(xiàn)場表演
西漢梁孝王劉武召集當時名士枚乘,司馬相如,公孫乘等,游于商丘梁園,乃有漢一代文化盛事。《酒賦》《子虛賦》都出其此會。唐孟浩然曾詠梁苑之游:“冠蓋趨梁苑,江湘失楚材。”后西晉權臣石崇,于洛陽北邙山金谷澗造園,宴飲詠吟于此。時結“金谷二十四友”。而永和九年,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召集,著名文士謝安,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等四十余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曲水流觴,詩文敘懷。俯仰之間,觀宇宙之大,品物類之眾,斯感人之生死,暢敘幽情。乘興揮毫,寫下文辭與書法并絕的《蘭亭集序》。

共同舉杯
宋元豐期間的文人駙馬都尉王詵府邸西園進行了一場聚會,成為一時之盛況。今后世文壇墨人欽羨追慕不已的李公鱗作《西園雅集圖》,米芾作記。時集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米芾,李公鱗等,會及僧人圓通,道士陳碧虛。

現(xiàn)場交流
元末昆山顧瑛玉山草堂內(nèi),楊維楨主盟。一時“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間者十之八九”其賓客之佳,文詞之富,則未有過于是集者,文采風流,照映一世,數(shù)百年后,猶想見之。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昔時白石老人曾有“借山吟館”,大抵之意,取山非己有,借來娛目爾。精神自立,妙造自然。今中原后學,仰先賢雅韻風致,結社名“借山”。好山水,不趨時俗,妙機其微,俱道適往。始于商丘國立美術館初會,繼而羨錢塘繁華,作集《湖上》。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吳山獨攬形勝。平湖秋月,卷窗引風。人文廣大,西冷瞻仰。吳缶腕底通鬼神,賓虹若寫棲霞山。發(fā)心中風月,展筆墨于商丘西陂,鄭州玩美藝館兩處。后轉游京華,《相見乘意》。和香插花,調(diào)弦撫琴,品茗問道。托其莊嚴,點閣儒雅。在場嘉賓愉快安適,怡情聯(lián)想。次日西山乘興,于潭柘,戒臺二寺臨境。夜宿山寺下,客食山酒,觀千疊山,風自東來,隱隱有鐘聲。逃禪紅塵,身意清涼。

現(xiàn)場交流
丁酉新歲彭城思白召集,借山社友老洗,王沖,向英,左一,南辰相攜齊詠,與琴人海鵬和雅赴會。筆墨和弦,凈調(diào)心靈,於有形無形之間,息和身靈。既能閉觀默照,又能于情逸興。“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春曉席群英”傳載中國文人生活方式,是當下社會形態(tài)的一種精神追求方式。隨性合意,賓主風雅,際會風云。衣著得體,舉止斯文。動靜自然,落落大方。嗟乎,人間清曠之樂,不過如此。與諸君會聚,欣喜美妙。相攜儀態(tài),接引安詳。微微一笑,心似拈花。


展覽現(xiàn)場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1月13日。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